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

《大宋宫词》剧中,刘娥来到大相国寺祈福,当地百姓得知消息后纷纷赶来庙中,都想一睹皇后娘娘的风采。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1)

大宋宫词剧照

刘娥不愿意扫百姓们的兴,就欣然接见了他们,并安排随从们为百姓们做好了七宝五味粥。一个民妇为刘娥奉上了所谓的“保胎甘露”,声称自己凭着甘露的护佑,已平安生育了八个儿子。

刘娥深感她的好意,又对其全无戒备,于是接过来一饮而尽。谁知这个妇人却是潘良安排的内线,她所谓的“甘露”,也并非什么保胎良方,而是堕胎之药。

刘娥回宫后,突感腹中疼痛,出血不止,不幸滑胎。宋真宗赵恒得知此事后,如五雷轰顶,痛苦不堪。

在他心目中,只有刘娥才有资格抚养皇嗣长大。奶娘将自己的计谋娓娓道来,赵恒闻言眼前一亮。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公案,至此悄然展开。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2)

大宋宫词剧照

看到这里,观众不免心生疑问:《大宋宫词》版的“狸猫换太子”,符合历史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历史上,将李婉儿的孩子交给刘娥抚养其实真的就是宋真宗的旨意。若非如此,刘娥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办法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偷天换日。

而赵恒不惜以伤害李婉儿为代价,一力扶植刘娥上位的主要原因,则应该是刘娥具有机敏睿智的过人天分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超凡能力。

赵恒可能对自己健康情况早有预感,他清醒地认识到,一旦有什么不测,一个孱弱昏愦的太后是决没有能力对付那些强横而恣睢的权臣的。

因此,扶植一个能力出众,而且深得自己信赖的女人登上皇后之位,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3)

大宋宫词剧照

在赵恒的坚持下,刘娥终于成功登上了皇后之位,而李婉儿和她的孩子,也成了赵恒巩固刘娥地位的牺牲品。

历史的事实表明,刘娥并没有辜负赵恒的期望。赵恒去世后,刘娥成功地稳定住了朝局。她既有果决干练的手段,又有睿智机敏的明察。很快就结束了真宗晚年那种,主昏愦错乱于上,臣因循欺瞒于下的混乱局面。那么,刘娥又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据北宋王铚的《默记》记载,赵恒去世后,仁宗尚在幼年,刘娥便以太后身份开始垂帘听政。当时的宰相和枢密使分别是丁谓和曹利用。两人自恃拥立之功,都有独揽大权,把持朝政的野心。

有一次朝会中,刘娥故意对丁谓和曹利用说:“国家多难,多亏了你们全力扶持,才免于倾覆之祸。现在先帝的陵寝顺利竣工,我想借此机会对你们的亲属,尽数推恩加赏,以答谢你们的大功!”

丁谓和曹利用不知是计,就不厌其烦地把自己亲朋故旧全都列成名单,交了上去。谁知刘娥所谓的封赏只是幌子,真实用意其实是要摸清两人党羽的底细。

从此以后,每当他们推荐人升官时,刘娥都会拿出那份名单进行对照,凡是名单中的人员,都不予批准。这样就有效遏制了两人培植党羽的野心,避免了他们势力的坐大。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4)

大宋宫词剧照

待政局稳定后,刘娥一举削夺了丁谓和曹利用的权力,将他们贬斥出京。赵恒去世的第一场权力之争,以刘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驱逐丁谓和曹利用后,刘娥又亲手提拔和任命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一大批以才能卓异,品德端正而著称的贤德之士,朝局开始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看到刘娥大批的任命官员,有些人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盘。有一次,负责漕运的大臣刘绰上书说自己家中有三千石余粮,想要捐献给朝廷。

刘娥召见了刘绰,当着朝臣的面对他说:“你认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吗?他们中哪一个是因为向朝廷行贿而升官的呢?”

除了不贪财贿,明辩是非之外,刘娥对权力边界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没有被手中掌控着的绝对的权力冲昏头脑。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5)

大宋宫词剧照

刘娥贬逐丁谓和曹利用后,声望和美誉都达到了顶峰。此时,又有人开始阿谀逢迎,想借拥立之功捞取好处。

有一个小官方仲弓上书说:“太后功盖天下,应该仿照前朝武则天的样子,建立刘氏祖庙。”而另一个小官程琳则借机献上《武后临朝图》,怂恿刘娥登基称帝。

谁知刘娥看了奏疏后,却一把将其扔在地上,大声说:“我才不会做这种有负于祖宗的事情呢!”。

刘娥的侄子刘从德死后,为表慰籍之情,刘娥将其亲朋故旧,门人厮役等数十人都封了官。另外,宦官罗崇勋、江德明也因为常替刘娥出宫打探消息而权势滔天。这些人平时常借着刘娥的名声狐假虎威,胡作非为。

御史曹脩古、杨偕、段少连等人上书弹劾,刘娥查明实情后,就把他们全部免官并驱逐出了京城。

刘娥执政后,能驱逐权奸,选贤任能,又能约束自己对权利的欲望,及时制约为非作歹的“身边人”,这一点在古代统治者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6)

大宋宫词剧照

另外,刘娥还有一件轶事,也颇有可观。有一年元日,内外宫眷命妇都来进宫祝贺。刘娥看到宋太宗的两位公主仍然按照礼制扎着发髻。她们年龄已经很老了,头发稀疏,发髻扎起来很难看。

刘娥见状便下令赐给每人一个珠帕,用来包裹头发,这在后宫中,是非常荣耀的恩典。命妇中有位安国夫人李氏看了很是眼红,便以自己也已老迈为由,请求赐给同样的珠帕。

这位安国夫人,就是《大宋宫词》中那位冀王王妃的历史原型。不过,在历史上她可并不像《大宋宫词》剧中那么恭顺善良。

据《宋史》记载,李氏嫁入王府后,既悍且妒,不仅经常毒打王府中的婢女致死,还曾有过虐待赵元份的行为。

赵元份病死后,宋真宗一纸诏书削夺了她的王妃封号,降为安国夫人,将其赶出王府去,另外安置。

对于这么一个女人,刘娥的表现令人感到非常解气,她对李氏说:“两位公主是太宗皇帝的女儿,先帝的妹妹,才有这样的荣耀。你不过是赵家的一个老妇,怎么配和她们相比呢?”刘娥虽然权势地位直逼当年的吕后和武则天,私德方面却不像吕武那么糟糕。她洁身自好,三观极正,还能够激浊扬清,扶善抑恶,对得起赵恒对她感情和信任。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7)

大宋宫词剧照

平心而论,宋真宗到了晚年,朝政上任凭“五鬼”横行,局势混乱不堪。他迷信天书,东封西禅,不恤民力,到处折腾,国家财富几乎被他挥霍殆尽。

而刘娥则不同,她机敏睿智,头醒清醒,当政之后驱除权臣,任人唯贤,明辩是非,不恤私情,还能激浊扬清,扶善抑恶。大宋在她的治理下,政治清明,朝局稳定,经济也逐渐走向繁荣。

回到前面的问题,《大宋宫词》版的“狸猫换太子”的公案基本符合历史真实!而宋真宗策划这一公案的根本原因,是他认为刘娥的治国才能要比自己要强得多!而刘娥则用成就证明,自己没有辜负刘恒的期望!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涑水纪闻》《默记》

注:本文由闲人历史故事原创,未经授权谢绝抄袭和转载,请文抄公远离

大宋宫词战前赵恒宠幸刘娥(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8)

大宋宫词剧照

《大宋宫词》中的冀王是谁?娶了个“母老虎”,苦不堪言

《大宋宫词》里的璎珞是谁?曾瞒着刘娥,偷偷给宋仁宗吃虾蟹解馋

《大宋宫词》:刘娥并非皇帝的最爱,她才是和宋真宗感情最深的人

《大宋宫词》:潘玉姝历史上的结局如何?原来她才是刘恒的原配

《大宋宫词》:寇准为何下场那么惨?只因得罪了这三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