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威科技深度分析(专访成都申威科技)

作者:DIGITIMES黄子非

申威科技深度分析(专访成都申威科技)(1)

图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自2016年开始,国产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连续两年在世界超算大会上获得第一名,而助力“神威·太湖之光”夺得第一的便是国产处理器的翘楚——申威处理器。在“神威-太湖之光”上,有超过四万颗申威众核处理器并行运算。历经15年的打磨与沉淀,申威科技的“中国芯”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初步成果。

那么,申威处理器有什么优势?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哪?中国“强芯”之路未来方向在哪?带着这些疑问,DIGITIMES对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威”)副总经理柯红星进行专访,了解申威十五年如一日的探索钻研,使得申威处理器今日得以为世人所熟知。

尽管走得不是最快的 却是要最稳的

时隔多年,中兴通讯一场关于中国“芯”的探讨再次引发国人的集体深思,申威处理器的成功无疑是国产化替代战略的典范。

环顾占据了半层楼的申威产品展示厅,柯红星表示,申威处理器从立项开始,便得到了国家“核高基”专项、“863”计划的支持,经过了十几年的持续开发,已经形成了单核、双核、四核、十六核、众核(4 256核)系列化多种产品,并成功应用在国产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太湖之光”中,申威处理器的稳定性和先进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此外,除了在超算中应用的众核处理器,其通用处理器也在嵌入式、桌面、服务器等领域得到商业化应用。

谈及申威目前的成绩,“厚积薄发”与“自主可控”是柯红星提到最多的两个词。柯红星认为,不管是企业还是产品、运营以及技术团队,“都需要自主创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核心的高科技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申威科技深度分析(专访成都申威科技)(2)

图说:申威服务器芯片升级路线(来自官网)

根据申威的规划,将在桌面CPU、服务器CPU、超算CPU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计划在2019年,完成第四代申威核心与申威432的研发,主频的设计指标是2.2—2.5GHz,综合性能预期可以达到同期国际主流水平的60%。

同样也是展望2019年,申威预计完成32核通用处理器——申威3232服务器处理器,综合性能预期可以达到国际同期英特尔主流服务器处理器性能的60—70%,主要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支持四路直连,单芯片最大支持主存容量达到2TB。

正因为十五年如一日的探索钻研,使得申威处理器得以被世人所熟知,同时,申威处理器也将逐步从军用领域推广到民用领域。虽不是走得最快的,但是要“走得最稳的”。

申威科技深度分析(专访成都申威科技)(3)

图说:成都申威科技办公楼

建立产业生态把国产CPU用起来

然而,尽管芯片认知步入全民化以及背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要完全实现国产化替代的过程仍极其漫长。

柯红星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某几个技术节点的差距,而是整个生态环境的差距。原因在于,国内应用软件生态体系尚待培育和国产CPU缺乏具体的应用场景,产品仍需打磨。”

他进一步坦言当前仍面临多重的挑战:第一,国内应用软件的生态环境建设很不理想。处理器上层是需要应用软件的支撑。但国内的软件生态环境尚未健全,导致欠缺相应的的软件,所以需要去移植客户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

其次是在设计方面。超算与普通的CPU在设计理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市场来改进设计CPU。而且,国内厂商以及消费者对于国产CPU的态度虽有好转,但接受度仍太低。他说“应该给我们一个试错的机会,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需要一代一代进步的。”

柯红星总结道,国内集成电路环境从人才、资金、企业、商业链,甚至是意识,还没有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一个好的产品需要一个市场生态,说直白就是只有卖出去、只有赚到钱才是真的好产品。”国产芯片仍须接受市场最终的考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