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

导语: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一次教学中,曾问学生为什么人们常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此题一出,众人皆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忽有一个10岁小孩一语说破,他究竟说了什么呢?

东西的含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的发展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曾有人统计汉语不易学的成因,原因大多是发音困难,以及汉字结构复杂。

汉语的文字并非单由字母或者字符组成,而是由不同的笔划构成,单独的笔划没有任何意义,但笔划的构成方式又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形成的汉字也比较难记。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1)

一个汉字往往有多种读音,不同的读音所表达的意思往往各不同,一个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之下所表达的意思往往也是不同的。

除去汉字的发展之外,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也包含不少词意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多是来自民间传说和祖辈传诵还有一些历史古籍,一些词语在人们的不断交流中,词意也随之不断发展,丰富了其本身的含义。

很多时候,人们说到一个词语,会产生两种以上的解释。但是通常的说法会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一是这个词语的意思;二是这个词语的来历;三是这个词语所指代的人、事、物。

就“东西”这个词语为例,它的解释就有很多,如用来指代方位;也有从东到西的意思;亦或指具体或抽象的人、事、物。

说到“东西”,我们经常会联想到“买东西”,那么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一次授课时就提出了这一问题。

二、巧妙问与答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其学主要承自程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因以理为核心,被称作理学。又因强调道,故称道学。朱熹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学说在南宋后期被钦定官方哲学。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2)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为中国正统官方思想,其中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认识方法上则强调格物致知。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熹不仅在政治上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不仅著书立说,还倡导建立书院教育体系,将教育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朱熹还致力于在书院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到各个书院讲学,传播理学。据传朱熹早年在岳麓书院讲学时,门庭若市,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者更是不计其数,就连院落旁池塘的水都被喝干了。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3)

但当时南宋正值战火纷飞,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奸臣当道,战事不断。南宋淳熙八年(1181),朱熹辞官回乡,创办书院广招学生以传播理学。

在一次讲学中,朱熹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他讲的书本上,而是左顾右盼,窃窃私语,他便顺着学生的目光望去,原来刚才有一位妙龄少女提着竹篮从窗外经过。人已走远,屋内的声音却并未停下,朱熹便咳嗽了一声,这时学生们回神,忙低下头,不敢看向夫子。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4)

却不想并没有听见夫子训斥的声音,只听朱熹问学生们:“你们猜刚刚那女子是去干什么”?学生们虽不解为何夫子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好在并没有训斥他们读书不专心,便也踊跃回答朱熹的问题。

有人说道:“她可能是上山采药”。也有人说:“她可能是回家”。还有的同学说:“你们看,她手里提着篮子,很可能是去买东西”。这时,朱熹便开口问道:“为何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

这个问题一出,学生们却不知该如何作答,个个抓耳挠腮。朱熹见学生们终于安静下来,心思也已然在思索问题之中,屋内浮躁之气减半,想着学生们终于可以专心听课了,便拿起书本,正欲从刚才停顿之处重新讲起。

“夫子,学生有一想法”。忽听屋内有一稚嫩的声音响起,朱熹抬头一看,有一个10岁孩童举手,他便示意孩童可以说,只听得那孩童说:“五行里讲究“金木水火土”,而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

这位女子手提竹篮,竹作为一种植物,遇火则烧,盛水则流,装土则漏,唯有木和金可装,故而只能言“买东西”。

这个解释一出,瞬间引得屋内所有学生的赞叹,一时间掌声雷动。朱熹看着这个最小的孩子,虽然这样的理由有些牵强,但却可以想到用“五行”来解释,朱熹不禁也有些欣慰,真是“孺子可教也”。因此关于“东西”一词的五行说解释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5)

三、东西的由来

说到“买东西”,这样一句日常俗语,大家已经习惯这样说,但究其本质,究竟为何只能说“买东西”而不能说“买南北”,这还要从坊市制度开始说起。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6)

坊市制至迟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便已开始形成。魏晋以降坊市制度进一步发展,北魏时期,洛阳已经形成了棋盘式的格局。隋朝末年,坊市遭到战争的破坏,到唐初仅有200余万户。为稳定国家秩序,恢复发展经济,唐朝的统治者在城市大力推行坊市制。

唐代城市执行严格的坊市制度管理,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划分,严禁商人在居住区内行商。宋代则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允许商人经商,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7)

坊市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千年之久,它的最大作用是创设了一个法治的城市商业空间。它将居民区的坊和商业区的市的严格划分,并对“市”进行设官管理,施以监控后,一个封闭式的市制就形成了。

这种市制也被称为“坊市”或“里市”。坊市制度作为古代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秩序。

诗人白居易曾用诗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的面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长安是一个棋盘式结构,这座城市从南到北分别是东市、西市、北市和南市。坊市制度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市和坊严格划分且居民区被围墙圈起来隔开,并且每个市所出售的东西也各不相同。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8)

正如《木兰辞》中所言:“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各个市之间严格区分,所出售的东西也是严格区分的,这样即便于市场管理又有利于商人交易。

唐朝的长安城内以朱雀大街为分割线,划分为东西二市。东市主要出售各种绸缎珠宝之类的奢侈品,用来满足达官贵族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进行国内外的经济交易;西市则更便向于百姓日常所需且有大量胡商聚集,出售一些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故而又称为“金市”。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9)

因此在东西二市划分之初,百姓买东西常以“买东”或“买西”来代替,但随着时间推移,并且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百姓常需要往返于东西两市去采买货物,因此渐渐演变为“买东西”。

当然关于“东西市”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还有人说“东西市”并非指的市集,而是指的洛阳和长安这两个东,西城市。

据康熙、乾隆年间的学者龚伟考证:东汉时,商人大都集中于洛阳和长安,因此人们买卖货物常常需要往返于“东京”和“西京”。

久而久之,“东西”一词便应运而生,“东西”这个词也被用来指代购买的货物,百姓也常将来往于“东京”和“西京”之间的采买行为称为“买东西”。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10)

除去古代坊市制度和“东京”,“西京”两个地方,也有很多学者曾解释过“东西”一词的来源。

《辞源》中写到:“货物产于四方,言之谓东西,犹如记四季而约言春秋”,春秋是对一年四季的概称,是指代称谓,而东西则犹如春秋一般,是对购买的货物的指代称谓。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11)

陈望道先生也曾在著作《修辞学发凡》中说到:“东西”一词实际上是语文中的借代修辞,天下货物来自“东西南北中”四面八方,便只取前两个字“东西”用作指代,以避免繁琐复杂。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12)

还有从形声说解释的。据今文字学家考据“东”字本义为“橐”,义为“两头开口,需以绳系扎的口袋。”今有人说“东(橐)以绳系之乃纳百物”故“橐系”渐演变为“东系”,音变为“东西”。关于“东西”的种种说法,各有其理解和说法,正因如此,才充分的展现出汉语的博大精深。

朱熹论教育

从朱熹问学生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的事件中,朱熹循循善诱的做法便可以看出朱熹的教育观点。

朱熹将个人教学经验和开办学院的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着手,编撰了诸多有关儿童教育的教材,并将学生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基本阶段。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方式上,朱熹主张通过生活习惯和行事规矩,以生动形象的,能够激发每个人读书兴趣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树立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是单纯的认字,更应该重视儿童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能力。所以朱熹在看到学生们不专心听讲时,并无严厉训斥,而是借由女子的竹篮和去向,向学生提问,进而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在“大学”阶段,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得到朝廷重用,以报效国家为己任。朱熹认为在“大学”阶段,学生们更应该注重自学能力。

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去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要使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君子”品行,并具备“君子”能力的人才。

朱熹曾说过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朱熹问学生为何叫)(13)

朱熹此生致力于传承并发扬理学,为此他曾著书立说并开设学堂,广泛传播理学。与此同时,理学中的另一派“心学”与他分歧甚大且双方争论不休。

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为调和朱陆分歧,邀请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辩论,在辩论中双方各执一词。

朱熹强调要格物致知,累计递进,以求融会贯通;陆九渊则主张由内开始,发现本心,追求彻悟,因此不必认识外界事物,而是经由自身反省、以自我的感受达到修养的目的。

在理的作用方面,陆九渊则主张心性无别,理心一体,由内向外贯诸事物;朱熹则主张理兼体用,是由客观所外生的,并体现于万物。心本身不是理,心之性才是理。故而要“存天理,灭人欲”。

朱陆双方针锋相对,最终还是朱熹以一句话收尾:“天地之大,非谓有独其有者”。天地之大,是万物的共同;而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鹅湖之会虽然没有统一学术观点,但是明确了朱陆的分歧,也更了解朱熹的理学主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