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

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1)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4月4日版面图

策划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编者按

昔日,疍民嬉笑怒骂皆由歌出。如今,渔歌登上舞台唱响时代新声。

今天,大型音乐剧《渔家》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近两小时的演绎,淋漓尽致地展现传唱千年的渔歌之美。

这不禁引发了人们对于渔歌的好奇。惠东渔歌,始于宋代,传唱千年。早在20世纪,惠东渔歌已逐渐走出沿海小渔村,走向广阔的艺术舞台。1956年,“渔歌艺术团”受到周总理的接见,成为一段佳话;2008年,“惠东渔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以惠东渔歌为素材的文艺作品迭出,文化影响深远……(李海婵)

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2)

渔家婚嫁唱渔歌

文/林立 林慧文

图/惠东县文化馆供

民间自己创作并且世代相传、用自己方言演唱的歌谓之“民歌”。在惠州,“惠州话民歌”“客家山歌”和“惠东渔歌”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歌,成为文化符号。

其中,惠东渔歌是惠州这三大民歌中的佼佼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多姿的艺术风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粤东海疍民俗文化的活化石风格,成为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最珍贵的一颗璀璨明珠。

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3)

村民围坐热闹对歌 周胜金 摄

始于宋代并形成规模

惠东渔歌又称“鮜船歌”或“城歌”,是惠州地域东部沿海“福佬”渔民(也称“海疍”)的民歌,属浅海渔歌,是我国东部沿海渔民民歌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渔歌种类,自古流传。

刘桂儒著的《惠东风语》指出,惠东渔歌“主要在沿海渔村日常的织网、摆渡、操持家务中,或是节庆、祭祀、婚嫁等特别场合里流传。出海时,渔夫唱《出海歌》,以歌引航,以歌鼓劲;织网时渔妇吟《织网歌》,以歌解闷,抒发情感;遇到风雨交加的时刻,渔妇们面对大海,唱《思君歌》,祈求亲人平安归来……”。

这种古老的福佬渔歌,由于最早在惠东县平海古镇发现,且渔歌在这一带的流传和普及程度,在惠州东部沿海一带的渔歌中最具代表性,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将平海、港口、巽寮、大亚湾一带风格、旋律相近的“福佬”疍家渔歌,统称为“惠东渔歌”。

那么,惠东渔歌始于何时?新编《惠东县志》记录为“始于宋代”,这是有一定根据的。例如,史学界就有不少专家认为,中国古代比较著名的五次民族大迁徙,与福佬民系的形成有着直接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唐代的第二次大迁徙,“对客家民系的形成影响是比较大的,但它与闽海系即福佬民系的形成关系更大(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

特别是自南宋以后,闽南人大批成板块状地移民到粤东的韩江流域、榕江流域和练江流域,由此大致形成了今天“福佬”的分布格局。惠州作为福佬民系的后迁徙地,因地理因素成为后到者。

同时,惠东渔歌是七声音调旋律,其中有明显的戏剧元素,浸润着惠州东部沿海所流行的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等的地方风格。中国古典音乐的五声音调,即著名的“宫”“商”“角”“徽”“羽”,用当代常使用的简谱表示即“1”“2”“3”“5”“6”,与七声音调(即当代最常用的“1”“2”“3”“4”“5”“6”“7”)相比,后者更接近现代音乐。所以,惠东渔歌虽源自域外,却是经过明、清以及近现代惠州文化风格改造的地方民歌。

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4)

渔歌成为渔民生活的一部分

近三十种调式较罕见

民俗在异地流传,会受到当地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产生变异,惠东渔歌也不例外。相比于其他东部浅海渔歌,惠东渔歌显示出独有的沿海风格,在多种文化形态共存的惠州脱颖而出,成为最主要的民歌之一。

惠东渔歌出自惠东渔民之口,主要是唱出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真切感情,叙述渔民生活的艰辛,咏叹命运的悲欢离合。歌词深入浅出,通过叙事、叙人、叙物、叙情来表达人与人的情感,语言淳朴、修辞简练,源于生活,均为渔民对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传统曲目中,以《斗歌》流传范围最广。此曲目描述的是打鱼丰收的场景,把大海中各种鱼类名称编成歌词,采用对唱形式,一问一答,既有丰富的海洋知识,又富有情调。其余传统曲目还有如《娶新娘》《织网歌》《渔家四季春》等,内容大都反映了渔民的风俗习惯、渔业生产、渔民海上生活等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表达渔民对海洋的情感、对生活的态度。可以说,渔歌就是渔区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在表现形式上,惠东渔歌是岭南所有民歌中,旋律变化最大、调种最多的一种民歌类别。惠东渔歌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歌词的多种结构和变化的转换形式,如“七言四句”式,或杂以三字句、五字句,或上下句一呼一应,或以“赋、比、兴”手法,辅以隐喻、谐音的变化等;二是调式变化多样,或4/4拍子转入2/4拍子又转入3/4拍子等,目前已发现有贤弟调、妹仔调、阿阿香调、阮介嬷调、唉哟调、啊啊央调、哎哎调、咦唉唉调、嬷喂调、阿嗳嗳嗳调、唉唉唉哟调、哪呀调、无尾的哪调等近30种调式,这在国内其他民歌类中很罕见。

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5)

渔民随心而歌

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浓厚

“福佬”海疍在惠州沿海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底蕴,广东沿海区域的文化风气和民俗特性,都为惠东渔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其展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

经分析,惠东渔歌有着以下鲜明的风格特征:

惠东渔歌没有高亢嘶叫,但富有抒情性和咏叹性,婉转而带淡淡忧伤。其咏叹性的音调接近语言,无需很大的起伏。节奏平稳而舒展,好像是在划船摆渡,又好似驰骋于辽阔的海疆,深情和悠扬,稳健扎实。惠东渔歌的抒情性和咏叹性风格,展示了惠东“福佬”疍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深沉感受,也深深地表达了坦然的生活态度。

惠东渔歌的旋律一般平缓富于节奏,具有很强的唱颂性风格,让人感到有很强烈的庙堂音乐成分。这实质上与整个福佬民系的文化信仰、民俗习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福佬民系,尤其是福佬渔民,其所处的环境相对其他民系更为恶劣:当男人们为生计顶风出海,命悬一线时,那些抱着婴孩、织着渔网的女人,则渴望着神灵的保护。因此,福佬民系信奉神灵的程度之深,相对而言要大于其他民系。正因为如此,福佬民系,特别是福佬海疍对神灵特有的崇拜,使渔歌的庙堂音乐分量陡然加重。

不少专家认为,惠东渔歌最具色彩的艺术风格,就是它与生俱来的戏曲性风格。作为一种民歌,戏曲性风格浸润其间的是较为少见的。惠东渔歌的戏曲性表现风格,其表现形式是戏曲形式的拖腔与行腔中结构的变化。如“啦打啼嘟啼”调,拖腔与板腔相配,与戏曲中的板腔变化如出一辙。许多调式中,往往不是单一的4/4拍子,在4/4、2/4、3/4等拍子中变化游离,如“阿阿香调”的《听着 歌应蔺来》,短短两段,每段7个小节的歌,就有3种拍子变化,听来戏味十足,这是惠东渔歌戏剧性风格的一大魅力。这种风格特性,完全是惠东沿海的福佬渔民热衷于传统戏剧的民俗民风所造成。

大量田野调查发现,惠州东部渔歌流行的区域,正是民间戏曲相当流行的区域,盛行的主要有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等。一年大凡农闲或重大节庆,往往搭台唱戏,数日大戏连台,百姓老小阖家随剧情同台同唱,已成为这些海疍们最重要的文化庆典,一直延续至当代。渔歌文化与戏曲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互补,在渔民传唱渔歌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这就是惠东渔歌戏曲风格的文化根源。

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6)

惠东渔歌被改编创作成众多文艺演出精品

【文脉链接】

外国画家作品《疍家女》引发关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日前,广东省博物馆年度重磅展览《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落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一幅大约作于1852年的《疍家女》,引得人们驻足观看。

在《疍家女》画中,渔女头戴斗笠,面带微笑,脸颊绯红,看起来柔美大方、恬静朴实、体态匀称,充满天然美。

广东惠东渔歌代代传(粤东海疍民俗活化石)(7)

画作《疍家女》 潘玮倩 摄

据悉,此画藏于香港艺术馆。作者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1774—1852年)是19世纪在中国华南沿海居住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国画家,也是将英国学院派绘画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出具有独特中国情调的“钱纳利风”,被誉为英国远东最后一位浪漫主义艺术家。

记者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钱纳利特别关注疍家女,经常邀请她们作为模特,这也是钱纳利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中国女性。

这一现象也折射出,近现代以来,疍家人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西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尤其是疍家女们,会为外国商船领航,或接载商旅船员来往,见多识广,能里能外,因此在族内一般地位较高。

【文脉漫谈】

渔歌,真实生活的优美旋律

文/苗理洁

平海港口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会唱渔歌。那些与风浪搏击的渔民们,追逐鱼群时是那样齐心协力、全神贯注,然而,当歇下来的时候,他们就会朝着大海喊上几嗓子:“啊哩啰咧,啊哩啰!海蓝蓝,水悠悠,声声渔歌唱艇头,日暮青山秀……”

往往一人唱罢,又有人接上:“船上桅杆硬啊直咧,阿弟一身豪气嗳金不换。撑得起远航的风帆,经得起压顶的考验,亲够了太阳,晒出个黑脸,踩惯了波涛,练就了斗胆。嘿,嘿,嘿,渔家壮汉哦嘿!出海归来鱼满仓!”歌罢,大伙哈哈大笑。说来也奇,渔歌就是解乏的神器。

不要以为渔歌只为打鱼男人所钟爱,在家的女子悠悠唱着的旋律更加醉人。听着她们一边织网一边唱歌,那梭子跟随渔歌上下左右越发灵动地穿行:“南海水来(哦)波(阿里)连(阿里)波,(阿里)渔家姑娘(咧)爱唱歌”。

这是渔歌中的哦哦香调,女子们唱来尤其温婉动听。

从遥远年代积累和沉淀的平海渔歌,每个调有其独特的音韵。过去,渔民都是在方寸之地的瓯船(凹型小艇)上作业和生活,瓯船就是他们的全部。渔歌是他们生活情感的宣泄,是代代渔民的生存缩影。

在平海,渔民唱渔歌犹如“天上下雨地下流”那样的合理又合情。男人出海唱渔歌,女子在家唱渔歌,甚至哄宝宝睡觉也唱渔歌,渔歌融入渔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慰藉他们精神世界的食粮。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平海港口渔村的渔歌演唱会在古老的祠堂如期举行。灯火通明的祠堂,男女老少鱼贯涌入,挤得祠堂水泄不通。乐师就位,民乐齐全,上台演唱渔歌的演员清一色是女性。她们当中,有少年时就到北京演唱、曾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的苏德妹。还有唱渔歌的老艺人苏容妹、李十七、徐初三、郭细兰、苏段等人。她们穿着渔家女别具韵味的盛装,一展亮丽的歌喉:“天蓝蓝啊咧,海蓝蓝啊咧,晨光洒满金沙滩啰喂,海鸥长啊哩翅戏浪啊哩花,渔啊哩歌阵啊哩阵海湾啊咧。”

她们身后站着女儿,还有孙女,年轻的一代用新的方式接力传承古老的渔歌。她们无比虔诚、无比深情的歌声在祠堂回荡:“南海水面(哦)映(啊哟)霞光,海风阵阵(哩)掀起浪。站在船头(哦)深(啊哟)拉网,渔家世代(哩)向海洋……”

唱歌的人相信,她们的歌声会传送给祠堂的祖先听,会传送给海龙王听,会随海风传到很远很远……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