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五大趋势(汽车行业会出现)

有网友向中国网汽车提问:汽车行业是否会像手机行业一样,最后只剩4-5个头部品牌,呈现“赢家通吃”的现象呢?

中国网特约汽车评论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汽车行业会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行业,蔚来的意思其实就是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现象。然而,何小鹏、雷军以及李想则都表示了相反的观点,他们都认为汽车行业最后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其实,我们也是更同意汽车行业最终会“赢家通吃”。

首先,汽车行业可以做出明显的高低差异化,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之前我们也说过,智能驾驶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模型,也就是说车企需要通过大量的车辆来收集数据,进而运用海量的车主驾驶数据来训练其视觉神经网络,最终不断完善算法、覆盖更多的用车场景,推动智能驾驶越来越成熟。尽管最后行业即便无法实现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但哪怕是同样的L2级的辅助驾驶功能,各车企最后呈现给消费者的实际体验也是参差不齐。无疑,最终谁家的智能驾驶更智能、更“聪明”、更能满足驾驶者的需求,谁家的销量就会更好,谁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弱者就会被淘汰。

汽车行业的五大趋势(汽车行业会出现)(1)

问:但是,传统汽车行业却并未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这是为什么?

中国网特约汽车评论员:实际上,传统汽车行业也出现了“赢家通吃”的局面。就以国内汽车市场为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高峰时期合计销量达到了约400万辆,这意味着大众品牌彼时在国内的市占率即高达20%左右,这个市占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再以BBA的豪华车市场为例,BBA三家合计销量约占据国内豪车60%-70%的市占率。

另外,我们看到的众多的小品牌,实际上很多归入大厂麾下。比如,大众就拥有保时捷、奥迪、大众、斯柯达、兰博基尼、宾利等等品牌。另外,MINI、劳斯莱斯等实际上都属于宝马。因此,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智能汽车时代,汽车行业一直都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只是汽车行业“优胜劣汰”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手机行业更加漫长。毕竟,汽车的复杂度远高于手机,车企的产能提升速度显然不会像手机那么快,但难改汽车行业最终“赢家通吃”的大趋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