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

你可以不读哈佛,却不能不读日本医生吉田穗波的哈佛求学记。

因为这本书告诉你,正是因为没有时间,才什么都能做到!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2)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讲述了日本妇产科医师吉田惠波半年考上哈佛博士、带着三个年幼的女儿去美国读书、两年取得博士学位、留学后期还怀了第四胎的励志故事。

不仅励志,作者在书中还给出了时间管理的33个要诀,让你看到一个凡人妈妈是怎么通过一步步的自我激励和行动,变成超人妈妈的。

虽然哈佛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书中总结的时间管理秘诀以及人生困局突围之道,却是人人适用。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3)

01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作者将郁闷的情绪变为助燃剂,“甩动发车”,备考复习、临床医生和怀孕第三胎,三管齐下的心路历程;

第二部分讲作者摒弃固定思维,如何把时间的密度提高到最大;

最后一部分讲作者“用金钱购买时间”、积极请求外援突破人生困局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位职场妈妈,可能经常觉得手忙脚乱、分身乏力,有时候还会因为工作和育儿无法兼顾而自责,吉田医生一开始,也和女超人的形象截然相反。

她曾经是爱睡懒觉的冒失医生,也因为打针时找不着血管被病人要求换人,还因为女儿生病住院自己无法亲身陪伴而内疚,每天忙到爆炸,工作依然低迷。是不是和我们的日常状态挺像的?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4)

那么是什么打开了普通女医生的另一面,让她在超人之路上狂奔了呢?

02

有一天,正被生活和工作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吉田读到了直刺心底的一句话:“不是因为困难而不去做,而是因为不去做,才困难”。这句话咔哒一声开启了她内心深处的一处开关,她决定排除万难实现留学梦。

在行动之前,她又做了哪些心理建设呢?

首先,认知突围,把选择题全都并列起来,同时做,全做到。

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疯了吧?本来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怎么还要做加法呢?可是往往越忙碌的时候,反而越想做一些自己心底深处渴望的事情,比如想读书,想去旅行,想找朋友聚会等等。

当作者认识到自己心里也爆发了各种想做事的能量之后,她不是用现实去浇灭心底的小火苗,而是把它们当做助燃剂,让这种开拓人生的能量迸发出来,统统一起来吧!

“因为你所认为的墙壁,实质上只是带有把手的门罢了”;还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一件一件做来不及。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5)

很多女性怕结婚太晚成“剩女”,怕生孩子太晚错过“最佳生育年龄”,怕孩子太小不能离开妈妈而在家带孩子,唯独自己的梦想被遗忘到了最深的角落,等孩子大了,梦想早已模糊不清,无迹可寻。

其实人生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一个经历就能勾连起过去和未来的所有经历,就像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所以,想做的事用合并法立即去做,不要等到来不及。

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人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6)

当作者确定了要哈佛留学的目标后,就变成了被梦想点燃的“自燃型”的人,自我驱动力开始爆发。

当作者想去留学的想法被上司以“人手紧张”为由拒绝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放弃,而是想到何不利用产假和育儿假去留学?既不影响工作,也不耽误生娃。于是备考、怀孕、工作三管齐下,一件都没落下。

03

享受“乱成一团”,不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作为女性,我们时常面对来自社会偏见的人生选择题,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女性,也经常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成功男士根本不会被问到的。

罗辑思维的CEO,得到联合创始人脱不花,同事问她要怎么平衡孩子和工作,她的回答很真实:没有平衡,就是取舍。

作者说,“同时顺利进行多个想做的事情的秘诀,就是不要把什么都分得很清楚”,“享受乱成一团”,把工作和学习融入生活。

比如,作者经常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做家务一边思考工作上的问题,一边跑步一边听英语等等。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7)

04

条件不成熟也要立刻行动,人生只有做和不做。

就像火车、公车等因满员而甩下乘客开走一样,作者在备考学习方面也是用了“甩客发车(条件不成熟便做出决定)”式的思维方式。然后她发现,当试着开始做,就产生了时间。不管怎样,踏出尽管微小但具体的第一步。

一旦有了期限,行动就会加速,效率就会提高,自行车持续运转就不会倒。

作者备考哈佛的时间只有6个月,要准备的事情却很多,每一样都不简单,比如写留学申请书、考托福、写小论文、准备三封推荐信等等。有压力之后,作者反而更加有干劲儿,获得人生加速的爽快感。

而一旦开始,就要双脚用力踩踏板,不到自己的极限,不要放弃。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8)

05

在这半年时间里,作者时间管理的秘诀就在于把每一分钟的价值提升到最大。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伟人能把一分钟过成两分钟,提高时间密度,提升时间价值。

想明白了时间不能节约,只能创造的道理之后,作者就开始提高时间生产率。

时间管理的经典书籍《吃掉那只青蛙》的核心观点认为,要想摆脱“穷忙族”的命运,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比喻最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事情。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9)

吉田医生很快把自己的时间表进行了调整,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习到6点钟,高效利用好清晨没有打扰的三个小时进行备考,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青蛙。

然后利用上下班路上、吃饭前后等碎片时间完成不那么重要的任务。

碎片时间中其实有很多自己没有留意过的“暗时间”,比如作者就听说自己小时候,父亲就是一边整理尿布一边看论文的。

备考哈佛的时候,她还常常带着女儿们去图书馆边学习边看孩子,孩子们各种需求和干扰,学习只能断断续续,等有时机时再迅速开始学习。

作者觉得能取得一点点进展就不错了,时断时续也是理所当然的。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0)

荀子说:能积微者,速成。作者就是这样一天天实践着这样朴素的道理,很快能够在碎片时间里迅速集中精力做事,并迅速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

06

除了节流,开源更重要,能不能在已经占用的时间里挖掘出一部分用来学习备考呢?作者的做法是,打破固有观念,降低家务的标准,放弃追求满分。

比如,从每天都要给孩子洗澡改为三天一次,用方便食品或者剩饭来满足孩子的基本饮食需求,不拘泥于一次完成一件事情,可以不彻底,不充分。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1)

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因为凡事都想亲力亲为、追求做一个完美的的妈妈反而经常陷入自己不够完美的愧疚心理呢?

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却因为心里总想着工作中、生活中还没做完的事情而焦虑,那不如全心全意陪孩子半小时,高质量地陪伴;

费尽心力和时间做出来步骤复杂精致摆盘的食物,孩子却不爱吃,惹得自己一肚子火,还不如用简单多样的食物搭配出充足的营养,同时控制孩子的零食;

想专门抽出时间去健身房或者瑜伽馆,却总也没有机会,不如选择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运动,就算达不到想要的运动效果,也总好过一点都不运动。

作者举了自己去参加读书会的例子。两个小时的读书会,即便自己只能听四十分钟,也觉得有收获。如果总是想等自己有两个小时再去参加,那这个机会可能永远不会到来,就没有任何收获。

还有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一般人的做法可能是专门空出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彻底打扫干净屋子、准备充足的饭菜或者茶点,才愿意让客人进门。

但是这样的话,可能一个月也召集不起来一次聚会。如果能换一种思路,认识到聚会的最关键要素只是人,只要把人聚在了一起。

哪怕屋子凌乱一些、食物简单一些或者买现成的食物来招待客人,大家一样可以度过一段快乐的聚会时光,这样简单的聚会反而能够减轻双方的负担,一个月多举行几次。

只要克服完美主义的心态,不执着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接受不彻底和不充分,就大大降低了迈出第一步的阻碍力,找到了开始行动的金钥匙。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2)

勇敢迈出第一步,甩开袖子开始干,最大程度提高时间密度和价值,是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和行动力,“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07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很多事情上,单打独斗不如团队合作。作者在母亲的建议下,开始积极寻求外援,减轻自己的家务负担。

这些年,“丧偶式育儿”这个词扎痛了很多宝妈的心。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还要应付没完没了的家务,如果自己的付出还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就真是一把辛酸泪了。这个时候,很容易把怨气转移给不主动分担家务的丈夫,导致夫妻关系紧张。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3)

当作者开始不自觉因为自己比丈夫承担更多的家务而滋生不满和焦虑时,她知道必须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了,于是就找了家政人员承担十分之四的家务,还找有经验的人帮忙解决了孩子的看护饮食问题,这样夫妻双方的负担都减轻了,压力得到缓解。

能用金钱解决的就不浪费时间,尽量把家务分包出去,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在美国期间,吉田医生也在生活和学业上遇到不少麻烦,有些甚至是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解决的大麻烦,作者都通过求助于他人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4)

08

除了最大限度利用时间和外包家务的方法之外,作者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考试心得:即集中一本练习册彻底练习。

读书学习中,我们很多人不自觉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贪多嚼不烂,在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中换来换去,最后没有一本真正做透的。

当把复习范围缩小到一本书时,不会再因为没有完成别的练习册而焦虑,不会再因为别人的练习册看起来很好而分心,就能把精力放在知识点本身,通过反复练习,透彻掌握,最终达到一本抵十本的效果。

这个方法很简单朴素,却很有效。因为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我们接受信息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形成肌肉记忆,把所学的知识百分之百地掌握,把握住自己能够把握的点滴,进步就是必然的。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5)

比如在阅读领域,我们可以很勤奋,每年阅读100本书,但这么多书和自己有关系吗?如果只是读了,没有输出,没有深入思考,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和行动,那么书里读过的内容,很快就会忘记,这本书,也就和自己再无关系。

如果能够使用各种阅读方法读透一本书,并去践行,那么这本书的意义就大于十本书。

比如在写作领域,我们可以产量很高,做到日更,但是如果今天写明星,明天写情感,后天写自律,大后天写职场,我们很难在一个领域持续耕耘聚焦,就很难有深刻的领悟和洞见,我们所写的东西,又有多大价值呢?

不如删简去繁,在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打造核心优势和无可替代的能力。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6)

09

吉田医生,一个凡人妈妈,很多时候面临着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的窘境和弱点:

生活中懒散,值班时睡着;

工作中业务不精,被病人嫌弃;

照顾不好家人,女儿生病住院时自己不能亲自去照顾;

在被哈佛录取前,曾被许多学校拒绝过;

不是学霸,刚买来GRE习题集时,什么都不懂;

普通工薪阶层,留学期间花光积蓄,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等等……

后来,这个凡人妈妈通过打通思维、调整心态、积极行动、时间管理等等方法,小步慢跑、持续前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哈佛梦,修炼成了带娃、工作、学习两不误的超人妈妈。

我们常常感叹:我就是没时间去做这件事,有时间的话肯定也能做好。时间似乎成了我们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但反过来想想,如果真有了自由自在的时间,失去了截止日期的制约,我们确定自己能过得更有意义吗?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7)

每一个较长的假期,我们的头几天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是否睡到自然醒也不愿意起床,然后开始葛优躺着刷手机,再点个外卖或者出去下个馆子,就又困了,睡个午觉,五六点了,吃完晚饭溜达一圈消化一下,差不多九点时点了,想起来新追的剧又有更新了,熬夜看起……

这样的一天,看起来好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被动地输入很多垃圾信息,对我们的精力和意志都是很大的损耗,身体反而更容易觉得疲惫。

“只有这个时间”,反而更能激发我们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提高我们的斗志和专注力,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8)

还有钱的问题,大家都渴望财务自由,渴望不再受钱的束缚,“如果有钱了,我就去环游世界”,“如果有钱了,我就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等等,是我们随口就能说出来的话。

但是人生只有一次,大概率我们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能达到财务自由,那些自己渴望去做的事,难道要拖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吗?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19)

看过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撰写的《向前一步》的听众可能会发现,虽然吉田穗波医生和桑德伯格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两位优秀女性具有极为相似的精神内核,那就是遇到问题不做选择题,而是直面怎么解决它。

我们是凡人,有凡人的困境要突破,有凡人的酸甜苦辣要去品尝,要永远对自己抱有最远大的期望,Make a difference, 这就是我们此生的使命。

想让孩子上哈佛怎么培养(带仨娃读哈佛妈妈力爆发)(20)

只要我们持续敲击,终有一天,那面看起来牢固的挡路墙会松动,世界会为我们打开一扇门和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作者简介:我是贞贞,相信成长能解决人生绝大部分问题,如果不能,那就继续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