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去哪了(知道和氏璧和玉玺的由来吗)

一、玉玺的由来

在过去,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音:喜)。

春秋战国时期,印章都被称为“玺”,分为官玺和私玺,秦始皇统一后,决定制作一套国玺,由自己亲自执掌,他规定天子之印才能叫“玺”,群臣官印及百姓印章只能叫“印”,又规定用当时贵重的玉作为“玺”的专用材料,官印和百姓印都不能用玉,从那时开始,玉玺便成为皇帝的专利,据说,最原始的玉玺是由“和氏璧”做成的。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去哪了(知道和氏璧和玉玺的由来吗)(1)

《韩非子》里面记载:楚国人卞和,得到了一块玉璧,他把玉壁献给了楚国的厉王,楚厉王找来普通雕琢玉器的人鉴别,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

楚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楚国的武王即位后,卞和又把玉璧献给了武王,楚武王让普通雕琢玉器的人鉴别玉壁,得到的回答又是:这是石头。

楚武王也认为卞和在说谎,又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楚武王去世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璧在楚山下哭了3天3夜,楚文王听到后派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卞和说:我不是因为被砍去的双脚哭泣,我是因为宝玉被当作石头,忠心的人被当作说谎的人而哭泣。

楚文王于是找来雕琢玉器的能工巧匠,剖开了玉璧,发现里面果然是一块价值连城、罕见的宝玉,于是用卞和的名字命名为“和氏璧”。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帝”,他命令宰相李斯用“和氏璧”作了一块皇帝玉玺,并且让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形同龙凤鸟之状。

“和氏璧”由咸阳 玉工 王孙寿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从那时开始把由“和氏璧”做成的玉玺称为“传国玺”。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去哪了(知道和氏璧和玉玺的由来吗)(2)

二、“和氏璧”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1.最有价值的事物或人的外观往往很普通

“和氏璧”明明是一块罕见的玉,在很多人的眼里都被当成了石头,正是因为这些不经过认真思考、动手、实践、草率下结论的人,卞和失去了双脚,如果他们能够认真的去研磨,早就可以发现这块宝玉,卞和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双脚。

石头变为“宝玉”,只经过了一个很简单的过程,把外面的石头磨去,里面的宝玉就见了天日,这个过程就是“返璞归真”的过程,石头有这样的奇遇,普通的人也因为遇到了“伯乐”而“一步登天”。

传说商朝末期,姜太公隐居在渭水边上,他很想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经常在皤溪钓鱼,等着有缘人的到来。

姜太公钓鱼的方法与众不同,别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他钓鱼的鱼钩是直的,他把鱼竿放在离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鱼钩上也没有鱼饵。

看见的人都暗暗发笑:你这样能钓到鱼吗?姜太公却一本正经地说:”愿者上钩来”。后来,周文王打猎来到渭水边,跟姜太公谈得很投机,就请他做了军师,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建立了在当时繁荣昌盛的周朝。

姜子牙就好比是没有经过雕琢的“宝玉”,如果不被周文王发现,他的才华一辈子都会被埋没,因为遇到了爱才的周文王,姜子牙才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和氏璧”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做人做事都不能只看表面,看人也不能以貌取人,也许普通的外面下面就是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材。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去哪了(知道和氏璧和玉玺的由来吗)(3)

2.去伪存真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历程

“和氏璧”本来是一块罕见的玉,在不识货的人看来就是石头,卞和因为献宝玉,先后失去了自己的双脚,他的痛苦经历就是一部艰难困苦、让后人思考的“血泪史”。

因为没有人识货,玉才被埋没,没有出头之日,遇到了认真做事的人,才得以见天日。

“和氏璧”去伪存真的过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执着的信念,终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刻。

3.换位思考的观念价值连城

卞和发现了玉,一门心思只想献给识货的人,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找人打磨玉石,如果他这么做了,早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也不用遭受失去双脚的痛苦过程,可是他偏偏一根筋,只想着“献宝”,却没有想到把宝“据为己有”,“和氏璧”被发现的过程也是卞和:“循规蹈矩”、“不思变通”、“墨守成规”的悲剧所在。

卞和的悲剧告诉我们:做事要思考,要懂得“融会贯通”、不能只看见事物的一方面,却忽视了事物最重要的一面,有时一个闪光点也许就是人生的转机。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去哪了(知道和氏璧和玉玺的由来吗)(4)

4.痛苦的经历往往更有价值

卞和因为“和氏璧”失去了自己宝贵的身体健康,虽然他因此而名扬四海,可是他却不能走路,不能高兴的奔跑,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卞和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却因此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不说谎、讲究诚信的人,诚信的价值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石,没有了诚信,就失去了一切,与卞和失去的双脚比起来,一个人诚信名满天下的好名声更有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严重、财力匮乏,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发布了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赏给他十两黄金。

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商鞅又写了布告说:有能搬动的就给他五十两黄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下令给他五十两黄金。

商鞅“立木为信”、“一诺千金”的做法,表明了“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的决心,让秦国变法取得了成功,为秦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为秦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去哪了(知道和氏璧和玉玺的由来吗)(5)

三、结论

“和氏璧”成为玉玺的过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讲究诚信,即使付出惨痛的代价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当初的信念,为了保全自己、人云亦云、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就会失去一辈子的好名声。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每个人都是“一清二白”的来到世界上,长大后,有的人让人热爱,有的人让人厌烦;有的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人默默无闻的奉献,不为名不为利;有的人光明磊落,有的人寡廉鲜耻;有的人一辈子做好事、善事,有的人做的都是恶事、坏事,留下千古的骂名。

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他的诗《有的人》里写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的“活着”说的是人的精神、名声,一个让人敬仰、钦佩、崇敬的威名,才会不朽,才会万古流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