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流传千年的春节,到现代仍然红红火火地继续着。

跨过除夕,守岁结束,我们迎来了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

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充满了年味。

国家法定假期是大年三十到初六,打工者初五初六就陆陆续续踏上了返程。

可是年还在继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还会再热闹一把,年就正式过完了。

那么在年里的又是假期里的初一到初六,我们都应该如何度过呢?要注意哪些呢?我们来盘点一下。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2)

大年初一

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大年初一,万象更新。

虽然除夕夜熬夜守岁,但是大年初一还是要精神抖擞,不能睡懒觉。

新年新气象,大早上起来给父母请安问候,一起吃顿团圆的饺子餐。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3)

吃完早饭,全家出门走一走,搜索一下,虎年初一的喜神方向是西北

出门之后,全家往西北方向散散步,迎接喜神,迎接惊喜和幸运。

大年初一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给压岁钱,热热闹闹,一年开始。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4)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这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是女儿带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这一天买了礼物,回家看望父母。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5)

北方在正月初二会祭财神,财神作为百姓最喜欢的神仙前几名。

大年初二是各路神仙纷纷下凡开始一年的工作的日子,也是财神开始新一年工作的时间。

所以人们祭拜财神,大家都会在家里上柱香、扣个头,而做生意的人还会燃放鞭炮及吃水饺来寓意财源滚滚。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6)

俗话说“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

发糕用米粉、面粉等发酵做出,可以做成花朵,也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鱼。寓意花开富贵,年年有鱼。

大年初二吃发糕寓这一年大发好运。祝大家好运亨通!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7)

注意事项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因为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在大年初二这一天讨要债务,或者是别人催要债务,都是一件很倒霉的事情。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8)

初二这一天,在大白天不可以午睡,如果午睡了,会感觉一年都没邋邋遢遢,没有精神。

忌被他人从口袋掏东西出去,这样表示整年的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大年初三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所以初三不能吃猪肉。

大年初三,是赤狗日。是一个不是十分吉利的日子,不能外出拜年,要待在家里,好好休息。防止发生争执或者口角是非。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9)

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老鼠了,也没有关于老鼠的说法了,早早休息是流传了下来,这也是因为初一初二的忙碌,初三要好好休息一下。

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0)

在北方一些地方,称初三为“扫帚日”。在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一、初二不动不扫地,不倒垃圾,寓意钱财满满。到了初三,得打扫卫生了。

但是,打扫卫生还有讲究。垃圾表示钱财,在初三打扫时,讲究要从外往里扫,寓意还美好。表示钱财往家里扫,预示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1)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

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2)

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据说:在民间,从大年初一到初六,是六畜之日,分别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

什么意思呢?是说正月初一是鸡日,到了正月初二是狗日。以此类推…,到了大年初四就是羊日了。因此,在正月初四这一天,是羊日,坚决不能杀羊。

在过去,春节期间,有“占岁”的传统习俗。据说,可以通过年初这几天,根据当天代表的六畜进行“占岁”。

如果初四羊日,天气晴朗,那就预示着今年养羊比较好,会健康成长。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3)

大年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4)

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

《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

《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大年初六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5)

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中国人民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大年初七

大年初七上班啦,预祝上班的工作者工作顺利,财运亨通!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习俗(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民俗风俗)(16)

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用的过年民俗汇总,建议收藏哦!我是秋一,祝大家新年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