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各个年代结婚三大件(从老三件到车和房)

“骑着‘永久’牌接新娘,幸福生活长长久久。”42年前,陈光勋花三个月工资买了一台娶亲用的自行车。车身被擦得锃亮,车座罩着红布,陈光勋身后载着美丽的新娘,留下一路“叮铃铃”的脆铃声,引来一片艳羡的目光。

时光流转,从“三转一响”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收录机,再到有房有车,“三大件”的内容不断发生着迭代。40年来,结婚时置办的“三大件”婚嫁用品,不仅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也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意义,是佛山经济飞速发展的缩影的写照。

“三转一响”是主流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少不了

1978年,在国营工厂工作的陈光勋幸运地拿到了购买自行车的分配指标。即将和心仪的姑娘结婚,陈光勋想着可以骑自行车接新娘,心里抑制不住地喜悦,“当时自行车是紧俏的家庭用品,谁家能买到,左邻右舍都会来一饱眼福。”

70年代末,改革开放春风刚刚吹起,凭票购物的时代开始远去,但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高档家庭用品还未完全放开,“三转一响”成了当时最抢手的婚嫁用品。

一台26寸的“永久”牌自行车和一台缝纫机,这是陈光勋凑了几个月工资为结婚而置办的大件,虽然凑不齐当时流行的“三大件”,但陈光勋仍然尽全力给爱人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手表用‘上海’牌,自行车是‘永久’牌,缝纫机要用‘蝴蝶牌’,收音机是佛山无线电厂本土生产。”回忆起当时的婚嫁用品,老佛山伍旭强一一细数了当时结婚首选的大件牌子,笑着说,“以前戴手表喜欢卷起袖子,将手腕抬高看表,生怕别人看不到。”

彼时,电视机还极为罕见,收音机是了解外界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也是“三转一响”中唯一的家用电器。“如果把这四大件凑齐了,在当时来说也算是桩很富足的婚姻了。”

回顾各个年代结婚三大件(从老三件到车和房)(1)

1988年,梁彩凤结婚时,不少邻居家门口停着自行车,“三大件”定义更加宽泛。(受访者供图)

回顾各个年代结婚三大件(从老三件到车和房)(2)

1988年,梁彩凤结婚当天和爱人乘坐皇冠轿车走过佛山传统嫁娶线路。(受访者供图)

回顾各个年代结婚三大件(从老三件到车和房)(3)

1988年,梁彩凤结婚时身着粉红色婚纱。(受访者供图)

“三大件”定义更宽泛 市民消费能力水涨船高

“走上快子路,寓意‘早生贵子’;经过福禄路,代表‘福禄绵延’;来到锦华路,荣华又富贵。”1988年,梁彩凤穿上粉红色的婚纱走出家门后,在爱人的陪伴下,乘坐小轿车慢悠悠地走过了佛山人传统的娶亲路线——福延路、福禄路、锦华路、快子路再到祖庙路。

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佛山市民收入明显增加,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这些让一代人倍感骄傲的“老三件”变得不稀奇。结婚“三大件”逐渐变成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娶亲工具也从自行车升级到轿车。

“当时祖庙有一间华侨商店,就在如今兴华商场对面,很多街坊嫁女娶媳妇都在那购置大件商品。”伍旭强说。

岁月变迁,来到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色电视机代替了黑白电视机,音响也逐渐受到市民热捧。彼时的佛山街头,不少店铺门口摆放着一台星河音响,新闻播报声和歌曲声响彻整条街。

“佛山无线八厂出产的音响,五厂出产的的彩电是供不应求,甚至录像机、空调、电脑都是婚嫁购置清单里的大件,三大件逐渐变成了四大件、五大件。”伍旭强说,随着佛山市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提高,“三大件“说法逐渐被淡化,越来越多的高级家电被列入到婚嫁用品清单中。

进入21世纪,“有房有车“似乎成为了婚姻的标配。“我结婚时没有三大件的说法,父母送了我一辆车做嫁妆,男方则准备了婚房,两个人共同添置了必备的家电。”90后的黄璐觉得,新世纪长大的年轻人消费观更个性化,市场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印记。“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三转一响’,八、九十年代高级家电,21世纪有车有房。”改革开放以来,婚嫁用品的变迁见证了老百姓物质、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折射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