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端午假期时光(我们的节日端午佳节)

今天,迎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

家家年年过端午,今年内涵有不同。

端午节期间,我市不少家庭、公益组织、社区开展了和睦邻里、助老助困活动,并将爱国元素融入其中。孩子包粽子送长辈、邻里互助献爱心、社区活动颂祖国、“金陵吟”端午吟诵快闪……博爱之都金陵正书写着一个别样的“有爱”端午。

我们的端午假期时光(我们的节日端午佳节)(1)

近日,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丁家桥社区的40多名居民前往江苏省军区司令部大院与部队官兵一同包粽子,迎接端午佳节的到来。 通讯员 师琪 殷丽江 记者 徐琦 摄

我们的端午假期时光(我们的节日端午佳节)(2)

5日,石鼓路小学学生学习传统技艺,迎接端午节。 通讯员 曾文君 记者 徐琦摄

爱国情怀处处在 市民由衷颂祖国

有关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各地、各界民众过端午节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则是最普遍的共识,爱国是千百年来端午节最鲜亮的元素。

这种爱国情愫如今显得尤为厚重。这个端午,大量社区通过一个个活动表达爱国情怀。活动中,党员、群众通过唱爱国歌曲等形式表达了深深的爱国之心、爱国之情。

6月4日,雨花台区景明佳园社区联合雨花鹤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我的祖国我的家——弘扬端午文化,传我景明精神”主题活动。社区久久重阳舞蹈队表演《共圆中国梦》、景明佳园社区白局宣讲团带来白局表演《花开四季》、鹤颜老年大学阿姨们穿着旗袍走秀《国色天香》……看着这些节目,居民们感叹:“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幸福!”

6月5日,以“党建引领和谐社区,同心共筑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鼓楼区睿城社区首届邻里文化节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开场。该社区耆睿学堂学员们自主排演了功夫扇、旗袍秀、柔力球和歌伴舞《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一幕幕精彩的表演、一段段酣畅淋漓的歌舞给了居民群众精神上的艺术享受,表演者们热情洋溢的演出,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

6月6日,雨花台区翠竹园社区举办“民族和睦共庆佳节”联欢会暨中外传统文化交流分享活动。作为南京市首批国际社区之一,翠竹园社区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积极提升社区居民国际视野,促进中外居民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共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当天,该社区邀请社区回族居民、侨胞侨眷和国际友人参加联欢会,大家在包粽子,制香囊,观看传统文化表演,品尝馕饼、牛肉面等美食的同时,进行了亲切交流。

据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今年的端午节活动,众社区除了走访慰问困难户、送“爱心粽”,还有超过一半的社区与辖区共建单位、部队、学校联合,组织了端午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并将爱国元素贯穿始终。

本报记者 马道军

文化抒怀

“金陵吟”吟诵快闪迎端午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一声声韵味悠长的吟诵,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篇,在飞檐斗拱、古意盎然的朝天宫回荡。端午节前夕,为纪念诗人屈原,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南京通过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诗词吟诵,举办了一场“金陵吟”端午吟诵快闪。

我们的端午假期时光(我们的节日端午佳节)(3)

“金陵吟”端午吟诵快闪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天,当代中华诗词界名家、93岁的俞律老先生,出现在朝天宫棂星门外。非遗古琴艺术金陵琴派国家级传承人桂世民轻抚琴弦,在古曲《平沙落雁》的悠悠琴声中,俞律声情并茂的吟诵,拉开了“金陵吟”快闪帷幕。

这是一场“诗意之城”南京迎接端午的吟诵——南京素有“诗国”“诗城”“诗都”之美誉。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吟诵南京的有名诗词有上千首,展现了独一无二的古都文化魅力。俞律老先生是诗词吟诵界的翘楚,他吟诵的《入朝曲》是南朝谢朓所做的一首五言诗,韵味悠远的演绎,生动描绘了当时金陵的富丽繁华。

朝天宫棂星门前的石阶滑梯,是几乎所有南京人童年记忆中都有的画面。南京芳草园小学的孩子们玩过滑滑梯,朗诵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留给南京的传世名作《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稚嫩的朗诵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

这是一场“诗意之城”南京纪念屈原的吟诵——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端午节怀有特殊的情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一切,都起源于屈原。“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吟诵学堂”的大学生,用错落参差的语调吟诵屈原的不朽名作《离骚》,道出屈原坚持的理想与情怀。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致敬。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北宋文豪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是一篇端午佳作,在朗诵声中,南京各种端午节非遗民俗一一呈现。龙舟绳结、艾叶香包、葫芦画、五彩吉缯、缤纷绒花……无一不在展示着南京古老技艺传承之精粹。

这是一场“诗意之城”南京畅想未来的吟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成殿外,少年们坚定有力的朗诵响彻云霄。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学生,诵出中国少年的青春意气与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放飞梦想的风采,如秦淮河上竞渡的龙舟,创新进取、奋发有为。

本报记者 邢虹

孝老敬亲

公益组织献爱心,老人过节不寂寞

6月4日,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开展了“粽情端午,与爱同行”主题活动。医护工作人员、社工及社会爱心人士陪伴老人分享节日由来、习俗、趣事等,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包粽子等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我市各个养老院上演,老人过节期间不寂寞。

“端午节假期这么短,路途这么远,不想给子女太大负担,我原本要求他们不来看望的。”昨天,在位于秦淮区的悦华安养院,91岁的赵奶奶说。

老人说,在养老院,日常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现在志愿者也多,组织的活动也很多。像今年端午节,院方特意组织了文艺表演,让不回家的老人聚在一起,大家也不觉得寂寞。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关心着养老院的老人。端午节前夕,市慈善总会携手爱心企业走进钟山银城梅园颐养中心,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慰问和祝福。活动现场,爱心企业南京龙沐神酒业贸易有限公司、南京缘盛经贸有限公司向梅园颐养中心捐赠了价值13000元的粽子礼盒,南京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章小怡代表南京市慈善总会向颐养中心捐赠了78瓶桑葚酒。现场的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亲切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端午节期间,一个个爱心故事在博爱之都上演。

6月4日,在玄武区锁金村街道小霞癌友康复驿站,50多名爱心人士包了700多只红枣粽子,送到附近社区新癌友家中。当日,该区红山街道数名残障人士和家属,来到残疾人之家包粽子,工作人员随后把煮好的粽子送到曹后社区一些不方便出门的残障朋友家中。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3A及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达到509个,端午节期间,这些组织主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爱心助老活动,受到老人和家属的欢迎。

本报记者 马道军

传承传统

粽子送长辈,邻里互助乐

端午节期间,除了去超市、菜场采购各种馅料的粽子,有不少市民在家中亲自动手包粽子。

昨天一大早,家住建邺区兴隆街道正达社区的杨萍萍一大早就去菜场买了新鲜的粽叶,准备包粽子。“我老家在安徽农村,小时候每年临近端午节,妈妈就到芦苇塘采摘苇叶,放在清水盆里浸泡,之后晾干收藏,等着端午节时包粽子用。”杨萍萍说,那时,在家里包好粽子,都是先给长辈吃。

端午节期间,在家包粽子的孩子不在少数。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吴亦明认为,孩子传统节日在家参与包粽子,能让他们体会到中国传统民俗,孝心也在悄然回归。

社区也不闲着。6月5日,在玄武区成贤街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一起包粽子、做香包、编制五彩绳、彩绘团扇,热热闹闹过端午。“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再满满地填上馅料……”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志愿者们耐心地包着粽子,很快就包了上百个。考虑到社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社工们带着粽子鸭蛋前往百岁老人家中,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几年,社区减负力度加大,社会组织也增多了,社区腾出时间和精力,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也高了,类似这种包粽子的端午节活动,有利于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区融合,客观上也有利于传统节日的回归。

本报记者 马道军

端午粽香里涵养文化自信

刘大山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端午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具底蕴的节日之一,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节日。岁月流转,年轮更替,今天的端午,仍然承载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集体记忆,其历史意义与文化韵味更是历久弥香。

近年来,经常有人抱怨端午等传统节日氛围变淡了,似乎只剩下吃了。这种焦虑有一定现实依据,却未必就是对传统与传承的正确解读。节日、民俗文化,都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进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求大家都像过去一样采艾草、包粽子、佩香囊,既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利于文化传承本身的创新与发扬。所谓传承,绝非一成不变、因循守旧,而是找到最适合当下的表达方式,最契合大众的所想所感。

今天的端午,既是传统节日,也是文化IP。跳出狭隘的个体视角,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古老节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丰富多彩的文化讲座、演出活动、非遗展示、民俗体验,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同时也有了更多样的传播渠道和应用场景,例如“甜粽党”与“咸粽党”两派论战,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民俗的追溯考据,虽然不乏戏言,点点滴滴却仍是文化浸染。今天端午并未式微,反而在互联网、数字化的语境下得到新生,弦歌不断,生生不息。

事实上,类似的困惑古人也有。元代舒頔就曾在《小重山·端午》里写道:“空惆怅,谁复吊沅湘”。他感叹人们只顾喜庆热闹,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他的感叹与我们今天的疑惑何其相似,然而回望数百年来的兴衰更替,中华文化何曾断流?不论过节的方式怎样变化,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却始终不变。即使不包粽子,不插艾草,也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一天穿越时空,重温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与“吾将上下而求索”,并反思己身,对人生价值、生活方式多一些感悟,让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同频共振。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并未意识到端午节的作用,但年复一年,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多一分主动和自信,去探究和领悟端午的真意,这无疑将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滋润,帮助我们坚定方向,照亮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