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1)

十九 印第安人保留地

今天是12月24日,西方信基督教民众的圣诞夜,西方人最为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大年三十。几乎所有的人都要在今天和明天休息。这个旅游团绝大部分是中国人或华人,只有数量很少白人还有四五个印度人。圣诞节这些年在中国也开始被重视,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宗教的历史,重要人物及故事,中国年轻人过圣诞节大多数的追求是浪漫,现在公众关注是圣诞节各大商场商品是否有大幅度的促销。

大多数中国人对西方这个最重要的节日并不太感兴趣,中国人觉得这天就是普通的一天,中国也没有对圣诞节有国家级别的假日,老百姓该工作还是要工作。我们旅游团中国人占了绝大多数,旅游自然也没有受圣诞节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目的是在两个印第安人保留地,科罗拉多河的马蹄形拐弯和羚羊彩穴。看来印第安人似乎也不太在意圣诞节,我们这才得以在这么重要的节日还能继续我们的行程。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2)

印第安人青年

印第安人本是美洲大陆的最早的主人,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从印第安人的相貌、肤色等很多特征来看,乃至人类的基因证明,印第安人真正的祖先是亚洲人。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3)

印第安人酋长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4)

印第安人女孩

人类学科学家通过科学的推断,认为早先的印第安人是从东亚一直沿着海岸不停地探索,在穿过白令海峡后来到了美洲大陆。当下的美国真正的纯白种人所占比例并不高,美国人60%的人具有亚洲人血统。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5)

印第安人老人

说到印第安人和美洲大陆,必须提到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共和国人,出生于的工人阶级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后裔。哥伦布年轻时十分推崇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马克.波罗关于东方神秘中国和印度的描述,深深影响着哥伦布。他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去进一步发现东方神秘的土地和那里遍地的财富。当时,天文学新的理论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对此深信不疑。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6)

根据回忆画出的哥伦布画像

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但都遭到拒绝。当时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很多问题不能自圆其说,自然许多人不相信哥伦布的游说。

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经过了十多年游说。终于打动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直到6年后,伊莎贝拉一世说服了共治国王斐迪南二世,才使哥伦布的计划得以实施。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7)

哥伦布画像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船员近90人,分乘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

哥伦布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大陆宽度的估计以及地球周长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不过3000哩,事实上,马可•波罗高估了日本与亚洲大陆的距离(他认为是1500哩),托勒密(地心说伟大的天文学家)又低估了地球的周长。因此,哥伦布错误地认为,要去亚洲,横渡大西洋才是最快的,这也是他游说各国朝廷的理由。10月12日,他到达并命名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10月28日,到达古巴岛。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随后他来到西印度群岛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在岛的北岸进行了考察。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8)

哥伦布登陆北美油画

哥伦布当时以为发现的就是印度,故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后来有人不断考察得出结论,哥伦布发现的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的大陆。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深处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44人。这时,善良的印第安人送给了他们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第一个感恩节的许多庆祝方式一直流传后代。

印第安人万万没有想到,“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踏上美洲的日子,便是印第安人苦难的开始。后来的移民者们想让印第安人成为驯服的奴隶并皈依基督教,白人更认为这些黄种人是低等民族。当印第安人拒绝白人这种安排时,移民者们就开始屠杀印第安人。1830年美国政府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后,将东部的印第安人全部迁到划定区域,迁徙中共造成约4000名印第安人死亡。更为荒唐的是,美国还颁布法令,对屠杀印第安人予以奖励,每上交一个印第安人的头盖皮,政府将奖励50美元或100美元。其中12岁以下的印第安人的头颅值50美元,而一个成年印第安人则是100美元。

欧洲人不仅仅用刀和武器来屠杀印第安人,他们还用上了最早生化武器,这是导致了印第安人人数急剧锐减的重要因素。这种生化武器就是传染病。殖民者意识到天花病毒是一种比真正的武器还厉害不知多少倍的武器,于是他们故意向印第安人传播天花。例如,英国人在加拿大无法推进时,就与印第安人议和,把天花病人沾染过的枕头、被子作为礼物送给印第安人。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几千年,对天花、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更不可能有预防意识与办法,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了。

根据资料记载,白人来到美洲大陆前,美洲大陆住着大约四千万印第安人,美国境内就有一千万人。到美国的独立战争前,北美东部的印第安人几近灭绝。而如今整个美洲的印第安总数不超过四百万人,美国境内仅剩20万人。

美国刚建国的初期或更早的时候,欧洲白人的活动区域主要在现在的美国东部地区,如纽约、费城、波士顿等沿海地区。而后来美国的政客越来越“讨厌”落后的印第安人,甚至有位叫安德鲁.杰克逊的美国总统,扬言“有必要灭绝印第安人部落”。由于,印第安人分散在草原深处或群山深处,美国军队很难找到印第安人,也就无法派出军队一一剿灭印第安人部落。当时美国借第二次英美战争大量屠杀北美野牛的作法,既弥补了军队的后勤补给,又给了以肉食为主的印第安人致命的一击。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北美野牛从1000多万头,锐减到了不到1000头。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9)

手指弓箭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食物来源没有了,只好从草原和深山走了出来,乖乖搬到美国政府指定的“贫瘠”和互不连接的“保留地”。

保留地制度是殖民者西进过程中白人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一个手段。“保留地”作为一种制度,不仅涉及大量土地问题,也涉及到处理这些土地的原则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西部“保留地”的建立是以不再保留印第安人在东部的土地为前提的。第二,为了将“保留地”和美国移民的定居地隔离开来,政府在二者之间设置了一道“栅栏”,“保留地”形同集中营。第三,对印第安人的“保留地”虽然当局曾正式宣布它具有不可侵犯性,但它不断遭到美国白种移民的吞食和侵吞。“保留地”政策的实施,使印第安人被限制在狭小贫瘠的土地上,这对热爱故土的印第安人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打击。

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大规模屠杀印第安人,与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一样,被全世界人民斥为污点。现代的美国政府已经改变了他们前辈的作法,对印第安人一视同仁地按正常美国人国民待遇。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10)

影视剧中的印第安美少女

但历史形成的“保留地”一直保留到今天。现在大部分印第安人的老家仍然是贫瘠的西部地区。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11)

现代的印第安人

其实印第安人对美国曾经做出过很多贡献,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几年前被解密的 “风语战士”便是最著名的例子。二战中26名印第安战士被美国军队征召,成为专门的通信兵战士。在攻打硫磺岛与日本侵略军的殊死战斗中,6名印第安那瓦部落战士,用他们只有自己能懂得语言,出色地完成用明码通讯,为美国各部队之间联系和作战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12)

亚利桑那风光

我们要去的闻名于世的马蹄湾和羚羊彩穴就是现在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现在成了美国国家公园旅游目的地。今天的天气十分令人担忧,天上不停地飘着雪花,间或还有小雨飘落。

印第安人旅行日记(印第安人保留地)(13)

亚利桑那风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