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老屋的故事(故事刘家坪的来历)

刘家坪,一个以姓氏命名的乡村,其地名的来历,相传与刘氏族人早期迁徙到此地的居住有关。据永定区《桥头刘氏族谱》载:“始迁祖武忠公,又名海公,系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高桥庙紫溪里大栗树土地人氏。元末至正初,桑植、茅冈诸土司动辄杀戮,摇动边疆。公奉简命佐大将军周德兴征之······九溪皆平,兴推公功,升武显将军,留镇岳州慈利之西廓安福所。······公生三子:德、贵、寿。长子福,号天佑,袭武显将军,洪武元年让于二弟贵公,遂从酉水所择居中溶龙堰峪。”这里所指的龙堰峪,即红二方面军司令部遗址地,也是刘家坪村的一个村民组的寨子所在地。从这段记载还可看出,刘家坪的刘氏一族,迁居其地至少有了600多年的历史。而刘家坪有人居住的历史,肯定比这记载要早得多。

刘家老屋的故事(故事刘家坪的来历)(1)

刘家坪风景

从远古的历史来看,几亿年前的刘家坪一带是一片海洋。那时候,最早入住这一方的生物统领是芙蓉恐龙,其龙体的遗址,即在距刘家坪约20公里的芙蓉桥乡内。到了数百万年前,动物慢慢进化到了人类。约二十万年前,张家界的慈利和桑植一带也有了人类居住。距刘家坪仅十余公里的朱家台,就出土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这说明,刘家坪一带也完全可能会是早期人类的生存场所。再往后,在传说中的燧人氏、祝融氏、庸成氏、伏羲氏乃至炎帝、黄帝、驩兜、蚩尤和尧、舜、禹活动时期,这片土地上也应有土著人居住。总之,曾经活跃过漫长时间的古庸国,在上古时期的统辖范围遍及武陵地区,当然也会少不了有刘家坪这块土地。

历史进入到夏朝之后的商周时期,人类有了文字记载,中华各地发生的重大史事基本都被记入了史册中。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武陵地区仍主要是庸、巴、濮、楚等国的管辖地域。而桑植刘家坪一带,这时也早有了土酋统治。

据明永乐年间史家所编《安福所志》载:“安福一隅,古酉水地也,夏氏昌圭、昌章世守之治。······考夏氏之系,说者谓三苗之裔,居于楚边陲,世号蛮。”可见,汉朝之前的相当漫长的时段内,桑植一带都是土著的武陵蛮人在自治。秦统一国家后,对边塞之地的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其地域仍由土司自治。东汉时,桑植的武陵蛮(又称溇中精夫)相单成造反,朝廷派名将马援来讨伐,不料落得“马革裹尸”下场,这在历史上都很闻名。

刘家老屋的故事(故事刘家坪的来历)(2)

刘家坪长征纪念碑

汉以后至唐宋时期,桑植的土司与朝廷相处比较融洽。南宋之前,桑植早已设官方驻军机构,即酉水守御千户所,由夏姓千户夏昌圭、夏昌璋执政(其根据见《安福所志》)。这个千户所的地址,据相关学者分析,最初设在刘家坪乡的李家岗,因李家岗的位置较高,处于酉水转弯处的一个山岗,其上远眺关溪涧,其下远眺珠玑塔,中扼酉水河滩,后山有一小路,与龙堰峪、洪家关直通,是个理想的军事要塞。元末至正初年,江西吉安大栗树土地人刘氏武忠公,又名海公,被授湖北沔阳指挥使,奉命佐大将军周德兴征讨九溪,因功升武显将军,并主持改建酉水守御千户所至安福(今桑植县城)。其子刘福,号天佑,袭武显将军,洪武元年,刘福让位于二弟刘贵,自己从位于安福的酉水所择居中溶龙堰峪,也就是安居在最初的酉水守御所李家岗附近。刘贵居安福所,因公升振威将军。居龙堰峪的武显将军刘福,死后葬在刘家坪的堡上组,当地人说其坟墓已被人偷掘。

明洪武25年,酉水千户所改为安福千户所,千户为李樵。与此同时,仍旧扶夏氏后裔土官世守其地,并保举(今桑植内半县)柿溪州宣抚使司向仕金管36峒,授武德将军。从地域分布来看,刘家坪坐落在桑植外半县的酉水河畔,下距安福千户所仅10余公里,所以这个地方最初都处在土酋首领夏氏千户的管辖之内。

此外,刘家坪还有谷、钟、熊、李等白族姓氏的人聚居,其迁入的时间约在宋末元初时。据相关考证,元朝时,元将兀良合台攻占云南后,曾征召了一支以白族人为主的“寸白军”,这些“寸白军”来自云南的大理民家,后来,这支军队在征战南方时被解散,其中部分人“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布慈阳”,流落到桑植芙蓉桥、马合口、麦地坪、刘家坪一带,这些人就成了在桑植的白族人的祖先。至今,刘家坪境内,还有谷家坪、熊家溶等以姓氏命名的白族村寨地名可以佐证。

历史进入明朝初期,朝廷在各地始设卫所制度。大庸一带,先后设有永定卫和九溪卫。其中九溪卫管辖左、右、前、后、中、澧州、安福、添平、麻寮九所和桑植土司。当时所下又设隘。如麻寮所共辖十隘,其中有个青山隘,分别管辖今洪家关、珠玑塔、空壳树、五里桥、南岔等地。刘家坪那时又称珠玑塔,所以,它的行政在此时期应是属麻寮所管辖,也即隶属九溪卫。

刘家老屋的故事(故事刘家坪的来历)(3)

清朝雍正时期,全国施行改土归流,所有土司和卫所制被彻底废除而设立县治。刘家坪等地这时为慈利县管辖。因桑植县的人口偏少,朝廷调整区划,乾隆元年(1736)及三年,原上下峒两长官司(今廖家村、两河口、上洞街、打鼓泉)、茅岗司之一部(今利福塔、赤溪、小溪等地)以及木匣口、马合口、两溪口为界以西之慈利十四、十五都地(今洪家关、瑞塔铺、刘家坪、芙蓉桥等地)均被划入了桑植。从此,刘家坪等地就完全归属为桑植县的行政区域了。

清末之后进入民国,桑植县划分了许多乡,彼时刘家坪为四望乡的一个保甲之地。1949年,全国解放后,刘家坪的称呼,仍只是珠玑塔公社的一个村。1980年代初,从公社变乡,刘家坪村的隶属又有过变更。直到1984 年,桑植7个白族乡成立,刘家坪这时才以白族乡级政权被正式命名。而这一次的升格命名,也肯定考虑了政治因素,因为红军司令部驻扎过刘家坪,红二方面从这里出发长征,取名为刘家坪乡,其政治意义显然比其它缘由都重要。所以,刘家坪的名字此后被叫响了,刘家坪乡的发展也越来越红火,这也是刘家坪人值得庆幸的事。刘家坪的地名如此来历不凡,后辈人对刘家坪这个称呼,自然也当倍加看重和珍惜。(原载《刘家坪记忆》一书》作者李康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