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为什么是一种文化?湘西民俗赶尸人

湘西赶尸是当地的民俗,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尽管“湘西赶尸”从未得到科学验证,也未被亲眼证实,但是却成为很多惊悚电影的原型。

在湘西这个地方比较闭塞,周围都靠山,交通也不发达,不管做什么,基本上都是靠人力,外加上那里的人,恋乡情结很重,死后都要归乡,也就是落叶归根。尤其是在外打工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死在了外面。

湘西赶尸为什么是一种文化?湘西民俗赶尸人(1)

若是想要回来,就得把尸体运回来,本来交通就不方便,那里的人也不富裕,若是运回尸体来,谁能承担得起运费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赶尸这个行业应运而生了。就是派出去一两个人,他们来回步行,就能把尸体弄回来。

在鬼片中我们也看过这样的镜头:通常是师傅带着徒弟,赶着一群尸体,尸体额头贴着符咒,赶尸人昼伏夜出。当带头的师傅念动咒语后,这些尸体就会蹦着跟着师傅走,徒弟在后面断后。

在行走的过程中,师傅摇动铜铃,意思提醒人们躲避。赶尸人住的客栈也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白天关着门,晚上开着门,据说这些尸体就在门后站着。

赶尸的三大原理!

第1种,赶尸的原理其实就是背尸或者抬尸。为了增加这种职业的神秘感,也为了安全起见,赶尸人故意在尸体额头贴上符咒,并且都是在夜晚进行,这样借助夜色掩盖小动作。

湘西赶尸为什么是一种文化?湘西民俗赶尸人(2)

乘黑夜赶尸人雇上两个壮工,把尸体一个一个地往前背,到白天再把这些尸体排成队,外人看就是赶尸,其实就是背或者抬尸,这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的招数。

第2种,说赶尸人事先已经把这些尸体的内脏掏空了,尸体只剩下了一副皮囊,然后赶尸人用一种特殊的防腐药剂处理, 处理后的尸体看着很沉,其实没多大重量。到晚上,赶尸人和助手用竹竿把这些尸体串联起来抬着走。

想想也有道理,赶尸人有“三赶三不赶”,比如刚被官府砍头的人可以赶,淹死多日的不赶,主要意思是说,新鲜的尸体可以赶,陈旧放时间长得不赶。这是因为新鲜的尸体能立马防腐,陈旧的尸体已经腐烂了,也就没防腐的意义了。大家试想,山高路远运输不方便,如果不防腐,夏天赶尸到家还不臭了?

湘西赶尸为什么是一种文化?湘西民俗赶尸人(3)

第3种说法,是说赶尸人用一种特殊的药剂处理尸体,尸体脚上的神经能够暂时恢复,其他的神经都是僵硬的。然后把尸体掏空,用绳索和竹竿把所有的尸体的腿串联起来,到了夜里,师傅在前徒弟在后,随着铃铛的节奏迈动脚步,带动尸体一起往前走。

据说这种灵感来源于苗族的竹竿舞。只要跟对节拍,用提线像提线木偶那样,提着几个皮囊往前走也不是难事。

据资料记载,在六几年这种职业就已经绝迹了,赶尸有行规,那就是不能随意外传其中的原理,还说假如谁泄露出去,就会对己不利,对后代不利。因此赶尸的原理成了历史之谜,直到现在人们还在探究中,有知道的朋友不妨分享其中的秘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