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讲究的那叫一个地道(他和怹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来历)

老北京讲究的那叫一个地道(他和怹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来历)(1)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今儿和大家聊聊,在北京老规矩里,关于称呼中的他和怹。

说起北京人,在对人的称呼方面,我们这代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跟大人说话时不能‘你我他仨’的,并且跟人说话时必然要称呼“您”,不然出门儿就会让人笑话,说这孩子没规矩!对于老北京人来讲,“我”字可以用,“你”字不能常用,那么对于第三人称中的“他”字呢?其实它也是有尊称的,只不过现在听的少了,说严重点儿,就是逐渐在被人们遗忘了。

这除了“您”字以外,北京人对人的尊称里面还有一个“怹”字,它也是个人称代词。在北京的本地语系中,“怹”是老北京人对第三人称,也就是“他”的敬称。“怹”的读音为(tān),谐音字为“摊”。其多用于在对长辈、上司或尊敬时的称呼上,其也是老北京常用的一句敬语。大家都知道作为第二人称中的“您”字是表示心上有你,那么作为第三人称的他,咱也来个心上有他吧,于是这就有了“怹”字。

作为“他”字的敬称,“怹”字经常活跃在老北京人的口头语上。比如,两人聊天,在说到比自己年长的人,特别是说到自己的长辈,或其他可敬的人时,不论其在场与否,在世与否,都不称“他”,而要称“怹”。举个例子来说:我的技术之所以这么好,全是依赖于我师傅、怹老人家的指导和帮助。还有如:我的这点家伙事儿,都是在怹的苦心教导下练会的!再比如已故的著名回族学者、北京回民学校前身成达师范学校校长薛文波先生,当年在向学生们介绍著名伊斯兰学者张子文时,也说:“怹可是我的老师啊”。 为了表示“我”对“他”的尊敬,在这里把教导了“我”技术的“他”称为“怹”。还有在老舍先生的著作《龙须沟》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如:“四嫂,您忙您的活儿,我是个闲人,我来伺候怹”。

当然有的时候为了加重语气,还会说“怹老人家”!比如俩人见面后,聊天时提到自己的父亲,对方问:“您家老爷子最近怎么样,怹老人家身体挺好哒?”闻着听完后就会回答:“托您的福,怹挺硬朗的!”故此,在这里“怹”和“您”字用法一样,是一种敬称!

还有就是用“怹”的时候也有点小讲究,跟“您”还不太一样。比如用复数的时候可以用“您们”,但“怹们”就最好别用了,毕竟“摊们的”这个音还是很接近那句国骂的。不过今儿这个“怹”字,即使是在现如今的老北京人耳边也很难听到了。“怹”字和“您”字一样,都是由“你们”和“他们”的合音进化而来,本意是用来表示复数的。后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成为专指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敬词。

老北京人在使用这两个词时,不说“怹们”和“您们”,而说“怹二位”、“怹老俩”、“怹几位”、“怹众位”和“您二位”、“您老俩”、“您几位”、“您众位”等。十分有意思的是,数十年前,在有些老北京家庭中,夫妻间甚至也有相敬如宾,互以“您”相称的。这言语上“尊老爱少”、“长幼有序”的讲究,是北京人独具特色的礼仪修养。当听到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影视剧里的人物对长辈或长者动辄称“你”或“他”时,老北京人都会不由得批评:“瞧这孩子,跟大人说话没点儿规矩,一点儿礼数都不懂!”

那么关于这个“怹”字是怎么由来的呢?历史上存在这多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据《中国文法要略》的作者、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您和怹,是“你老”和“他老”的合音,认为“您”是“你老人家”、“怹”是“他老人家”的缩略语。

第二种说法是说“怹”字的发明,跟“您”字有关,它们都是受到了阿尔泰语的影响而来。这阿尔泰语是一种突厥语族语言,在金、元时期,当时北京作为首都,故此北京地区的汉语和阿尔泰语互相融合,其中汉语的“你”字,受阿尔泰语发音的影响,演变成了“您”;同理,“他”字演变成了“怹”。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两个字,是“他每”和“你每”的合音。这“每”是发语词,其表示一种尊敬之意。在传统汉语中,有时也被写作“们”、“懑”或“门”。“您们”、“怹们”,在当时常常指的是一个人,而非几个人。后来随着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北方方言受到了较大影响,同时这两个字,也渐渐被读成一个字,成了“您”或“怹”。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南方,人们很少、很少说您和怹的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观点外,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两个字,原本是在清朝时期,由旗人独创,后来逐渐在当时的都城北京中盛行、并演变成北京当地的一种方言!据说这个“怹”属于生造字,它是根据“您”字衍生而来的。这是因为当时在对于第二人称,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时,心上有你,就是“您”字;而在对第三人称中的“他”的称时,没有敬语。这就给人们在礼仪、交往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慢慢的就由“他、您”合并,造了这么一个字,从而表示:心上有他,即为“怹”。通过这个字,您就可以了解到原先北京人的规矩之大。

在老北京,对长辈、对上司的称呼,必须要和对一般人有所区别,并且还必须要用敬语。其实上述不论哪种说法正确,它们都真实的描画出老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在老北京,“怹”字和“您”字一样,也是京城里人们经常要挂在嘴边儿上的,但是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北京人说话逐渐向普通话过渡。这个“怹”字就和许多“很土”的北京方言一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口语。

记得在我小时候,胡同儿里街里街坊儿们相互聊天或侃大山时,还能听到这个词儿。还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父母单位玩儿,那时候二老单位的同事们,几乎都是老北京人,他们在聊天的时候,还常用到这个字儿。但到后来离开单位、告别胡同儿后,听到这个字的机会就不多了。现在的北京人,几乎不用这个字、甚至都快不认识这个字了。不过说回这个字,仅从“心上有他”的字义上来看,感觉它的“过劳死”多少有些可惜。

说到北京的老规矩,那为什么要提到这个“怹”字呢? 这是因为讲究礼数,它是老北京人骨子里的东西。用句文化人儿的话形容,那就是由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的北京人,总结出的人生哲学所确定了的。咱再用句平头儿老百姓的俗话来讲,那就叫做不断“混人缘”,它是“ 混”出来的。

北京人的礼数教育,从古时候就很讲究,这点首先就表现在待人接物的称呼上面。这种教育,使得姆们从小儿就培养出了一种意识:那就是说话时“没大没小”,就是不懂礼貌、就是不会做人,那就会很“得罪人”、很没“人缘”。

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一词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这仅从一个“你”字,演变到“您”字;从一个“他”字,演变到“怹”字,就能体现出咱们中华民族淳朴、善良、谦虚、礼貌的美德,以及对一种美好心灵的写照,这也是一个社会文明提升的体现。而现如今,别说“怹”字了,就连“您”字,我听的都少了。由此看来,我们不但丢失了传统,而且也偏离了轨道。

在北京的土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至今还活跃在北京人口头儿上,有些则早已作古、难觅踪影了。然而那些遗失了的敬语,都能真真切切的反映出当年老北京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对人、对环境、对生命,对生活的那份感恩和敬意。这份感恩和敬意,是老北京人的底蕴,是传统北京文化的脊梁。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能让老北京人在精神世界里,充满包容、祥和、宁静、深邃、大气与温暖。但愿,在已渐行渐远的“怹”字背后,这份敬意、这份底色,还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

那好了,今儿就先和各位聊怎么多,咱们回头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