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1)

“第一次来北京,求推荐有什么景点值得去?”

这个问题,不光现在的人会问,实际上打明朝迁都到了北京,就不断有各地游客会问。古代人没有旅行社导游,“攻略app”之类的更不存在,而介绍北京古迹的书籍又不能导航,稍有差错就容易把自己绕晕,更不要说那些根本不认字的了。

估计是问的人太多了吧,所以明代的时候,幽默的北京人编出了一些北京地名谣,它们常以某个城门为基点,按照一定方向和路线前进,将沿途著名建筑和名胜古迹串连起来,并且捎带手还介绍了一下每个地方的体验方式,念起来合辙押韵,生动有趣,记住了就忘不了。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2)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广安门,打算到京郊游玩,就可以按着这个歌谣来走: 彰仪门(广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十一孔,东头狮子到西头。长辛店,篱笆房,再往前走是良乡。良乡塔,漫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块土,过了任丘河间府。——这一路就去了河北了。

今天咱们跟着另一首《平则门,拉大弓》地名谣走一遍,看看几百年前北京人心目中的旅游热点到底是哪些地方。这首歌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明清两代人一同写完的,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我们先看第一部分: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绕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问问估衣多少钱,桃红裙子二两一。

这首歌谣从平则门(也就是阜成门)起步,一路向东,一直写到西四牌楼,走的是现在西城区古文化大街的西段线路,所述建筑也大都建于明代或明代以前。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3)

“平则门,拉大弓。”是指明代平则门内迤北有东弓匠营和西弓匠营,即现在的东弓匠胡同和西弓匠胡同,是专做弓箭的作坊。

“朝天宫,写大字。”朝天宫为明代著名道观,于明代宣德年间在元代天师府旧址上兴建,在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毁于火灾,现在仅存“宫门口”等地名。当年朝天宫附近有一茶馆,名叫“天禄轩”,一些专写对联、匾额的抄书匠在此候客,靠“写大字”赚钱。(说个题外话,天启朝真是没少出火灾啊,王恭厂也是这个阶段炸的。)

“白塔寺,挂红袍。”白塔寺也叫“妙应寺”,属于大乘佛教,为辽代修建,来此朝塔的信徒都要给白塔敬献哈达,传说最长的哈达是长达百尺的红绫子,敬献的哈达都挂在白塔上,仿佛白塔寺挂了红袍。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4)

“马市桥,跳三跳。”马市桥说的是西四羊市大街与平则门的交接处。此处曾经有个明沟(大明濠),路南曾为“南沟沿”(今太平桥大街),北边曾为“北沟沿”(今赵登禹路),南北沟沿到明渠都架有桥梁,如北大桥、甘石桥、太平桥、象房桥等,“马市桥”也是其中一座。后来因为桥面年久失修,桥上都是裂缝,想过桥的行人需要在桥上蹦着走。这条沟于1929年改为暗沟,桥也都拆除了。

“帝王庙,绕葫芦。”帝王庙是供奉祭祀上至伏羲、轩辕祖先,下至明、清各朝的历代帝王和名臣的场所,是我国唯一纪念历代帝王名臣的坛庙。它建于明朝嘉靖十年(1513年),庙前大街东西各有一座牌楼,官员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而平民百姓是严禁从正道通过的,他们行路至此只有绕过大道南边的大影壁后的两座葫芦形门。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5)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问问估衣多少钱,桃红裙子二两一。”这就走到了今天的西四十字路口了。此处当年有四座牌楼,人称“西四牌楼”,这条大街称为“西市”,明代时十分繁华,因为百姓多聚集在此,所以这里和菜市口一样还设置过刑场。 “估衣”就是旧衣服,新潮点说法叫“古着”,过去北京百姓没钱买衣服的,就上西市来淘淘二手货。

明代时这首歌谣到此就打住了,因为再向前走就是皇城,过不去了。到了清代,人们又把这首歌谣给往下续了一段,从西四向东北方向拐了个弯: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6)

四牌楼,卖花枝,过去就是皇城根。

皇城根,三堆土,过去就是宗人府。

宗人府,往北趟,过去就是河运仓。

河运仓,往东调,过去就是西厂桥。

西厂桥,站一站,眼前就是宛平县。

宛平县,往北拐,前面就是什刹海。

什刹海,愣愣神,往东就是地安门。

地安门,调个头,北边就是钟鼓楼。

“皇城根,三堆土。”皇城根么,当然就是到了皇城脚底下了,清朝宣统年间,以西安门为界,以北称“北皇城根”,以南称“南皇城根”,这三堆土,其实就是垃圾堆的意思,算不上景点,只能说是个认路的标志吧。

“宗人府,往北趟。”这里宗人府说的并不是咱们看《雍正王朝》时的那个能圈禁皇族的宗人府,明清两代的官署宗人府位于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天安门之间的路东,而这首歌谣是顺着皇城根往北的,不可能路过西四南边的天安门。这个所谓的“宗人府”,按照歌谣,是位于西安门和“河运仓”(就是现在的太平仓)之间,所以我推测可能这里指的其实是位于现在毛家湾的清代庄亲王府。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7)

"河运仓,往东调。”清代老百姓吃的是西城河运仓库的粮食(太平仓胡同),文武百官吃的是东城海运仓库(北新仓胡同)的粮食。

“西厂桥,站一站。”西厂桥在现在护仓胡同往东。

“宛平县,往北拐。”这宛平县说的是宛平县衙门。北京在明清两代,以正阳门南北的中轴线为界,东为大兴县,西为宛平县。以前宛平县衙门就设置在西皇城路北,现在的地安门西大街。

特别能让人感触的旅游地点(把这些北京地名谣记住)(8)

“什刹海,愣愣神,往东就是地安门。地安门,调个头,北边就是钟鼓楼。”这几个都是当代热门景点,不必细致介绍了。

在这首由几朝北京人共同谱写的老歌谣里,有些事物已经成为了一段记忆,有一些则坚强地留了下来,成为今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们的慕名之地,如今再念起来,不由让人心生感慨,别看歌词简单质朴,里面传递着的,可是北京人对这座城市几百年的自豪热爱之情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