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兵团司令员(有2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

傅作义是原国民党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高级将领,他生于山西,立志救国救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率领绥远地区的部队抗日侵略者,为全国抗日之先声,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时,傅作义从绥远省主席升任12战区司令长官,分管绥蒙、天津、东北三个区域,随后又任华北战区总司令,受蒋介石亲自委托镇守北平。在平津战役中,积极与我党议和,发动了最著名的一次通电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为天津和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但是在通电起义当日,傅作义让下属宣读《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时,却有两位兵团司令投反对票,任凭傅作义以时务劝说,两人坚决不投降,一度让傅作义这个战区长官十分尴尬,这两位司令分别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傅作义起义?他们反对起义后,最后的结局时好时坏?请让小编带领大家回味北平和平解放前夕的历史片段和两位国民党司令员的多舛人生。

16个兵团司令员(有2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1)

宜生起义,两人不从

1948年11月,我军从战略层面发起平津战役,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淮海战役则解放了徐州等中原地区,身为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集团只得据守平津一带。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作战,计划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分割围剿,最后予以逐个击破。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29个小时激战,终于攻克了傅作义集团的天津据点,三年前要求部下阎又文撰写檄文《致毛泽东的公开电》那个威风凛凛的傅作义,如今变成了孤军奋战,只能镇守北平的“光杆司令”。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1949年1月14日,毛主席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还是希望傅作义能够走到人民这边来,不要再为反动派蒋介石卖命,经过地下党员兼傅作义的秘书阎又文劝说,傅作义这时也认清了时局,他一方面公开发文表示誓死守卫北平,以稳住蒋介石,另一方面通过民主人士邓宝珊与自己的女儿傅冬菊,秘密地与我党进行交涉,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准备投诚的事情,经过几轮谈判,大致敲定了北平和平解放事宜。

1949年1月21日,阳光静静地洒在中南海居仁堂的司令桌上,这里是华北“剿总”司令部办公室,傅作义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和平解放事宜,他最担心的事情并不是谈判本身,而是谈判时北平城内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傅作义担心在谈判期间万一走漏了风声,北平城内的蒋系部队必然会心中不服,甚至会以集体抗议为由发动兵变,这样一来应该如何应付?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要是自己和谈的事情一不小心传到北平城内军统的耳朵里,那就彻底大事不好了,不仅立时会祸起萧墙,而且局面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这时想起了之前公开强烈主张北平和谈的将领——安春山,傅作义将自己的嫡系部队交给安春山,让他进行备战,严密监视蒋介石派来的两个嫡系部队。傅作义仍不放心,又安排心腹王克俊监视另一个成分复杂的中央宪兵军团。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第二天,坐拥20万军队的傅作义召集各兵团高级将领开会,王克俊当场宣读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果不其然,蒋介石两个嫡系部队的司令和中央宪兵团的一些将领表达了不满,随后傅作义耐心地说;“这件事情明天就会公布天下,到时报纸上都会有报道,届时,蒋委员长自然知道,有什么问题我一人承担。”高级军官们面面相觑,他们知道今天的会议是“鸿门宴”,自己不接受也得接受,纷纷举手投了赞成票。然而,仍然有七位将领反对投诚,并且言辞激烈,其中最激动的两位当属第4兵团司令官李文和第9兵团司令官石觉,他们也是七位将领中统兵的将领,对傅作义的和平起义具有不小的威胁。傅作义虽然想到会有一些争议,但是没想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司令员,会这么不给他面子,他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恨不得当场对两位司令官用刑。过了几分钟,傅作义脸色平静下来,他冷冷地对李文和石觉说道:“人各有志,我也不强行要求你们服从。不愿留下要走,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要保证你的部队不出事,把工作做好,不伤一人,不放一枪,不毁一物,遵守纪律。”即使两人言辞激烈,但是自己的领导给了台阶下,又是被软禁的情势,两人最终都同意了傅作义的建议,但是只有一个要求:在安顿好下属后,要立刻安排一趟飞往南京的飞机!

16个兵团司令员(有2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2)

李文结局,惨到卖糖

李文并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而是颇有资历的国民党元老人物。1905年湖南省怀化县,当地知名的地主李主一喜得贵子,唤作李文。当地民风质朴,人际关系简单,人们大多重情重义,李文从小受到熏陶,也成为了一个性情中人。李文六岁开蒙,进入当地私塾读书,李主一花重金聘请老师开小灶,李文倒也争气,凭借着天资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14岁时,李主一便请当地的先生给李文取字号,字质吾,号作彬,先生看李文文质彬彬颇有书生貌,便提起兴趣,出对子考一考他。只见先生刚出完上句“曹子建才高八斗”,李文就不假思索地对出了下句“李作彬志在四方”,一时间技惊四座。

1922年,李文顺利考入当地知名的岳云中学,他本身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向往戎马倥偬的生活,想要成为像狄青、霍去病和辛弃疾一样的将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正好程潜奉命筹办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派柳漱凤等秘密来湘招生,李文得讯后,在日记中写道:“北洋争逐鹿,华夏不安宁。读史空言志,何不去从戎。”毅然弃笔从戎,投考黄埔军校,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毕业后成为黄埔一期生,被蒋介石重用,先后历任第1军第1师2旅旅长,上校副师长、师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第34集团军中将总司令,解放战争期间又升任北平警备总司令,是蒋介石亲信中的亲信,李文自己也对蒋介石这个校长忠心耿耿。然而国民党中派系复杂,很多事情并不是蒋介石一个人拍板就能决定的,内部的权力斗争还数次让蒋介石远离权力中心被迫下野,所以蒋介石对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变化很敏感。傅作义在抗日战争期间敢打敢拼,又因守城有功一时间名声大噪,在国民党内部威望很高,虽然蒋介石任命傅作义为华北“剿总”司令,但内心是忌惮这股以傅作义为中心崛起的派系的。1948年,当时华北剿共总军队将近有60万的国军,但是其中超过一半都是中央军,这些人都被警备总司令陈继承管着。后来因为陈继承在处理北平学生问题上闹出了人命,舆论压力很大,蒋介石被迫把陈继承调走了,正好让嫡系李文担任警备总司令,蒋介石让李文待在傅作义的部队中,就是让李文监视傅作义的一举一动代替陈继承成为监视傅作义部队的监视人。

16个兵团司令员(有2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3)

谁曾想傅作义选择投诚,李文不情愿地搭上了回南京的飞机,刚下飞机就亲自向蒋介石发了一封说明情况的电报,蒋介石虽然对傅作义起义的消息气的跳脚,但是对李文回归还是十分感动的,蒋介石让李文继续担任第五兵团的司令,在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胡宗南的手下做事,巩固西南防线。胡宗南虽然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不得人心,即使号称百万大军,但基本都是残兵败将,即使有能力的人,也会认清局势选择和傅作义一样率部起义。1949年11月,原本打算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部队吃了大大的败仗,只好逃跑到四川地区,李文跟随胡宗南部队进入四川,驻守新津、成都、乐山一带。没曾想四川虽然号称天府之国,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盆地,也耐不住国民党内部军心紊乱,12月9日川康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通电起义,云南也宣布起义,西南形势大变,胡宗南已经开始筹划跑路开溜,于23日私自飞往海南三亚,留下李文等下属率领的三个兵团被解放军围攻,经历过上次的教训,李文这次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在最后时刻都在劝说部队拼死抵抗。可惜大军压境,他自己也没有达到以身殉国的思想高度,被迫随着自己的下属和另外两个兵团投降,接受我军的改编。投诚后,李文虽然失去了部队的指挥权,但是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限制,我党为了让这些国民党将领接受思想改造,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将李文等人集中在解放军重庆教导总队和西南军政大学高级班学习。我党出于好心让国民党将领学习,傅作义、董其武等人就认清了蒋介石的嘴脸,对胸襟宽广的毛主席十分敬仰,但有些人却执迷不悟,甘愿给蒋介石做牛做马,李文就是后一种人。李文在学习期间,其实内心还是对蒋介石恋恋不忘的,妄想着有一天蒋介石能够反攻大陆,所以心中一直有着叛逃到台湾去的想法,他利用我党对俘虏的优待政策,以自己身体重病为由,申请去香港治疗,实则是为了逃跑到当时还是英国管辖的香港,以香港为跳板回到台湾。

16个兵团司令员(有2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4)

1950年1月,李文的计划成功实施,他来到香港后,找到潜伏在香港的国民党特务,接受政治审核后,当即随轮船渡海奔赴台湾。虽然李文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台湾,但是由于他之前有两次“逃跑”经历,一次从傅作义集团逃跑,一次投诚了解放军,军中“逃跑将军”的名号早已传开,蒋介石对这位曾经的嫡系也冷眼相待,不再让他统兵,而是随便给了个“国防部”高级参谋的闲职打发了。李文退休后因为退休工资养不活一家子,只得硬着头皮投靠了老战友的制糖公司,靠着台湾糖业总公司高级顾问的身份,搞点钱养家,余生之中靠卖糖度过。反观傅作义,投诚后担任水利部长,生活衣食无忧,还有官职当着,政治上不受歧视还有优待政策,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个个都在上学,比在蒋介石监视和猜忌下的生活好多了。

石觉结局,官运亨通

石觉是另一个和李文一样极力反对傅作义投诚的人,但是和李文的结局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石觉出生于1908年,是广西桂林人,他的生平履历和李文差不多,但是进入黄埔军校的时间比李文晚,为黄埔第三期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桂军体系,跟着桂军大佬李宗仁、白崇禧走南闯北,历任排长、副中队长、营长等职。后来国民党在1932年建立了国民党第十三军,属于蒋介石的爱将汤恩伯的起家部队,该军全副美械装备,是一只火力猛、机动性强的现在机械化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石觉便是十三军的其中一位军长,任职时间长达七年。抗战胜利后,第十三军被海运到东北,在杜聿明的指挥下,与第五十二军进攻山海关,进而抢占锦州,完成了蒋介石所谓“收复东北”的任务,成为内战的急先锋队伍。

16个兵团司令员(有2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5)

1948年5月,国民党军调整作战部署,对国民党军重新进行调整,从十三军中调出第五十四师与新六军第十四师及新建的暂编第五十九师合编为新三军,新三军隶属华北“剿总”,第十三军如此这般便仅剩下两个师了。石觉以嫡系部队第四师和军部直属部队驻守承德及其周围地区,曾想着长期控制热河,以策应东北国民党军的作战,并企图以热河作为他保存实力,扩充实力的根据地,还数次在军事会议上大力赞赏十三军驻守热河的光明前途。可是东北野战军在平津战役中,快速攻下天津,石觉只好随傅作义的20万大军据守北平,待傅作义起义后,他随李文乘飞机回到南京,立刻给国民党高层打电报,希望派空军回到北平,希望可以把他的嫡系原第十三军第四师空运带走,南京政府方面也同意了石觉的请求,立刻派十多架飞机飞往北平,可是傅作义在石觉与李平临走前已经清楚了他们的小算盘,立刻向我军汇报相关情况,我军立刻在北平城墙上配备高射炮,南京的飞机不敢降落,转了一圈就回去了,这样石觉的幻想就泡汤了。蒋介石感念石觉如此忠心,便让他任职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淞沪防卫司令部司令官,主要负责上海和江浙一块的防护保卫工作,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在即,石觉转任上海防卫司令,秘密帮助蒋介石筹备物资,待届时从上海机场撤退到台湾时使用。在渡江战役后石觉的部队节节败退,先后从上海辗转浙江杭州、舟山等地,最后等待飞机,率领12万人的部队随蒋介石奔赴台湾。因为石觉不像李文投诚过我党,所以政审方面很轻松就通过了,并且在撤离大陆时还带上了12万人的军队,保留了国民党有生力量,可以称得上是“功勋卓越”了。蒋介石撤离到台湾后,因为大部分优秀的国民党将领在解放战争期间要么起义要么战死了,剩下的都是贪生怕死的平庸之辈,人才极度匮乏,于是大力启用石觉,让他获得了台湾防卫总部副总司令兼北部防守区司令、南部防守区司令、第2军团司令、金门防卫司令官、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一系列荣誉头衔,并晋级为陆军二级上将。在汤恩伯手下的一个小小军长,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陆军二级上将,恐怕也只有石觉一人了。

16个兵团司令员(有2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6)

石觉退休后,生活也过得非常滋润,在台湾的各个协会间流连,通过退休前的各种关系就可以得到大把的金钱,可以说完全是上流人的生活了。他晚年担任了台北广西同乡会理事长、香港广西同乡会名誉会长、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名誉会长、太极拳协会会长等职,自己出钱出力,将自己的太极拳爱好进行推广,引发了台湾民间一股修行太极拳的热潮,最后于1986年9月23日寿终正寝,享年78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