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内惊魂悬疑探案(鹿鸣探案13号凶宅)

入夜之前,他们在三个下人的努力下,已经可以正式入住了。鹿鸣还是把后院锁了,不过给了千里寻真一把钥匙,另一把交给了老刘,刘方,来统一保管。他打算让刘方担任门房。

刘方五十多岁,长得敦敦实实,据说喜欢早起扎个马步,练点拳脚。一个没结过婚的老光棍。算是个老北平,住在皇城根这一带,也有好几辈子了。年轻时喜欢抱打不平,还走过西口,没有啥正经营生,老祖辈就给他留下一间房。混得不好,也就没有讨上老婆,平常在街头接个短活混日子。

老赵两口子,都是四十多,早年外地来的,都在街上靠接短工过日子。男的赵连顺,那女的苗翠娥,就是最开始被千里寻真找来打扫卫生的。两口子也没孩子,在皇城根租个屋子,过得挺苦。

鹿鸣知道赵连顺干过厨子,院子里也需要给上年纪女人主持,就这么决定把这三人长期雇下来。

三人知道了鹿鸣要长期雇佣他们,真是乐坏了,算是从此有了踏实日子,正经营生不是?

千里寻真开玩笑说过一句话,鹿鸣那样子像是要在13号安营扎寨,不然把这里买下来。

鹿鸣嘴上没说,其实真有这个打算。这是个充公废弃的宅子,又有凶宅之名,卖不高价钱。鹿鸣家有实力买下来。只是,他不急着这么做。鹿鸣也没打算在警署长干,他打算自己开一个侦探社,自由自在干自己喜欢的事儿。等把这案子破了,他就打算把这院子买下来。

赵连顺他们置办东西的时候,已经按照鹿鸣的意思,连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啥,一块堆都置办了,还添置了一辆三轮车。这么大个院子,里里外外用得着。

三人办事挺有章法,先把厨房一堆东西用三轮弄回来,让赵连顺去准备做饭。刘方再蹬着三轮,捎上苗翠娥去添置铺盖。等把东西都买回来,安置好,赵连顺的饭菜也做好了。六个人乐乐呵呵围在大厅里吃饭。鹿鸣的规矩,大家都是一家人,吃饭一块吃热闹。

院子大门口本就有个门房,大宅门的规矩,这门房挺大,就让刘方住了。靠着大门有一串平房,原本就是下人住的,挑一间,安排给了赵连顺两口子。两个人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自打离开老家热河,到了北平城,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吃过晚饭,三人帮忙收拾好。鹿鸣,宣仪安,还有千里寻真,回到中院的厅里。这厅有个名字,叫松雪堂。中院有棵老松,多半因此得名。

他们三个刚在松雪堂坐下,赵婶苗翠娥已经送来了一壶茶。

千里寻真笑盈盈接过来,“赵婶,你们也累一天了,早点歇下吧。”

“不累,千里小姐,真不累。我们睡不着,也坐着前院喝茶呢。”苗翠娥带着激动和兴奋,“我们都是干苦力出身,这一点活累不着。今天长官给了银元,又把我们三个留下,这么天大喜事,哪里睡得着?”

说着转头又给鹿鸣鞠了个躬,“鹿长官,我再给您鞠个躬吧。”

鹿鸣笑笑,摆摆手,“快别这样,以后都是自家人。日子长着呢。”

苗翠娥退下去之后,宣仪安盯住了千里寻真,让她讲这座宅子的来历。刚才吃饭的时候,被鹿鸣打岔拦住了话头,毕竟牵扯到案子,还不适合当着他们讲。

“千里记者,说说吧,宅子究竟是有个啥来历?”

千里寻真用眼光看着鹿鸣。

鹿鸣轻扬嘴角,微微一笑。小伙子长得精神,尤其一对深邃的大眼,总是透着一份精明和坚韧。

“说说也好,我本打算明天去图书馆查些资料。”

听见这话,千里寻真嘴角一撇,“我不是说了?北平图书馆查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燕京大学里的多。我好多资料是在燕京大学图书馆查到的。”

鹿鸣没有反驳,他相信这种资料真的并不好找。要是这座宅子真的是元朝就存在,真是元大都时候的蒙古亲王的宅子,元明清整整有六百五十年,简直和故宫一样的年纪。就凭这,也是一座历史博物馆了。

鹿鸣进来已经仔细查看,这座宅子历经风雨,在前朝已经翻修过很多次,基本找不到当年元朝的痕迹,就是明朝留下的也不多,从屋子价格到陈设到家具,大部分是清朝的规制,基本属于乾隆年间。鹿鸣的书不是白读的,他对历史,包括这些文物都有很高的造诣。

这位孛儿只斤·阿尔斯楞肃顺亲王,在元朝历史上查得到。孛儿只斤是吉思汗的氏族名称,蒙古尼鲁温诸部之一,由孛端察儿的祖先包尔炽君代墨尔根(又译孛儿只吉歹篾尔干)后裔形成。属于成吉思汗家族之姓氏。

孛儿只斤氏,亦作“乞颜·孛儿只斤氏”, 又译包尔之金、包尔炽君、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忒、博尔济锦、孛儿吉德、孛儿吉根、孛儿吉济锦、博罗特、包罗、布儿赤金、孛尔吉等。后又有改姓鲍、包、奇、宝等,亦有沿用此姓者。

孛儿只斤,一说意为“蓝眼睛”。 为蒙古尼伦诸部之一。 据《元朝秘史》, 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时(约十世纪前半叶)始用此称。此后,族支繁衍, 其后裔形成许多部落,除成吉思汗祖辈一支外,皆另有姓氏。至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罕时, 复冠以奇源“乞颜”部之称,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一支称“乞颜·孛儿只斤氏”。 此后,孛儿只斤变成一种姓氏名称,明人所修《元史》取“乞颜”而译作奇渥温姓 ,清代则多作“博尔济锦”。后来,东北地区孛儿只斤氏多改姓鲍或包,西部孛儿只斤氏多改姓奇。铁木真、林丹汗、海兰珠、娜木钟、巴特玛·璪、布木布泰、乌尔衮、拉喜彭斯克、孝静成皇后,这些名人都是孛儿只斤后裔。

孛儿只斤·阿尔斯楞,是铁木真第七个儿子,孛儿只斤·察兀儿的后代。无奈当初的大元朝整天东征西伐,亲王又是皇帝的一员虎将,只得常年随驾出征。很少留在大都。史料上他是战死在欧洲,并没有其他记录。

故而,鹿鸣也很想知道为什么这座宅子,居然和这位肃顺亲王扯到一起?这座宅子里究竟是不是住过他一个蓝姓的外妻。

千里寻真手指窗外,“这座宅子其实是有过两个名字的,第一个名字叫蓝宅。”

宣仪安插嘴问:“为什么叫蓝宅?蒙古人有姓蓝的吗?”

这个宣仪安只有18岁,刚刚从保定的警察学校毕业了三个月,戴着副深度眼镜,人也生得瘦瘦弱弱,真是没有什么警察的样子。家里是北平人,一个做生意的买卖人,想着培养儿子做了警察,也算官场上有个人。毕业以后,用了不少钱,才算是进了北平。

宣仪安分到王府警署,一直没有人愿意要他,只能留在署里给署长白洛当个跑腿打杂的。这次被派给了鹿鸣,小伙子挺高兴。就是像个小孩子,什么都要打听,还胆小,住进来心里真的一直忐忑不安,忍不住到处张望,就怕凶手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可是好奇的心理,又让他忍不住想问个明白。

千里寻真瞪他一眼,“我说悬疑案,你能不能安安静静听,不要问?”

“是宣仪安,不是悬疑案。”宣仪安推推自己眼镜架子腿儿。

“对,你叫宣仪安,不是悬疑案。这我知道,可谁让这三个字读音这么像?再加上我们不是在查悬疑案吗?所以我这么叫很正常。”千里寻真笑嘻嘻逗着这个大男孩。

她觉得这两个男人都很有趣,一个像个大孩子,另一个……千里寻真不由得朝鹿鸣那边看过去,他长得真好看,尤其那份神态,实在比起大学那些男生,还有报社的男人,强之太多。千里寻真莫名其妙的自己就脸红起来,赶紧转过头,用幽幽的语调,继续她那个漫长的故事。

……

阿尔斯楞进的北平,当初叫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蒙古人只说“大都”、“上都”,这个词可能并不为蒙古人所用,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蒙古语词汇。汗八里是包括畏兀儿在内的突厥语和伊朗语各分支语言人群所使用的,他们甚至到明代还用汗八里称呼北京。

后来元朝北撤,蒙古人仍然保留着对大都的记忆和怀念,并继续用“大都合托”一词来称呼明朝都城北京。

蒙古帝国实行诸子分封制度,其中今日蒙古本土及中国大部地区被称为大元帝国,或元朝。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来已分裂,演变成为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国),以及位于其西部的四大汗国,其中元朝包括今日蒙古本土及中国大部地区。

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在1264年忽必烈在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决定把都迁至燕京地区。

楼内惊魂悬疑探案(鹿鸣探案13号凶宅)(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