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宁入他人棺莫穿他人鞋(俗语宁可试人棺)

古人向来都以勤俭为荣,人们一边没日没夜的辛勤工作,一边总结出各种经验。有很多古人完全没有上过学堂,甚至连大字都不识一个,所以他们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往往都用非常简单的短句来表达。大家可别瞧不起这些粗俗的短句,词语虽说不够精致,但是里面往往隐藏着老祖宗们所领悟的生活道理。这些短句又称为俗语,通常每一句俗语中都带着一个故事,如果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去理解一句俗语,往往会觉得更加有趣。

能宁入他人棺莫穿他人鞋(俗语宁可试人棺)(1)

农村以前经常流传着一句俗语:冷棺材莫进村庄,热孝顺莫拜访。这一句俗语,虽说在现在已经没那么流行了,但是从中却可以了解一个时代背景。古时候在医疗方面和现代完全无法相比,哪怕只是一个小感冒,就足以让一个人倒下。如果遇上了瘟疫,极有可能整个村庄的人都无法存活。那些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人,身上往往带着大量的病菌,非常容易感染到活人身上。古代并没有火葬的说法,而且他们也非常忌讳火化,能想到的办法只有用土掩埋或者隔离。可是这种办法并不保险,因为有很多病菌是可以通过空气来传染的,就算埋了以后,还会污染空气和土地。村里人在饮用了水源和呼吸了空气之后,还是会传染到疾病。所以对于古人来说,已经去世了一段时间以后的人,哪怕用棺木装着,也不可以搬到离人群很近,或者直接搬到村里面,这也是尽量隔离病菌的一种方法。

能宁入他人棺莫穿他人鞋(俗语宁可试人棺)(2)

俗语的后半句,则与古时候的丧葬风俗有关。如果某人的家里有老人去世,只要还在守孝期间,做子孙的是不能随意去拜访别人,再重要的事情,都得要过了丧期之后再处理。这一条习俗在现在的农村依然存在,还未过守孝期的农村人,一般都自觉的待在家里,就连出去外面工作,都会过了丧期之后再去。他们认为身上带孝的人,去拜访别人或者外出工作,都是极为不孝的行为,而且也会给别人带去不好的兆头。既然家里的长辈已经去世,小辈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替长辈守孝,让他们走的安心。

能宁入他人棺莫穿他人鞋(俗语宁可试人棺)(3)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句俗语之外,老人们还经常说:“宁可试人棺,莫穿他人鞋”。这句话乍看之下,好像毫无根据,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古人的一种思想观念。大家都知道棺材是用来盛放已逝之人的,所以在看到这件物品时,往往会感到心里面有一种非常不自然的感觉。但是在古人眼中,棺材却是一种吉祥的物品,颇有升官发财的意思。以前的老人一般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把长得非常壮实的杉树留起来,在他们到了六十岁以后,再请人替自己做一副棺材,等自己到了天命之日,就不用担心“无家可归”了。虽说现代人比较忌讳棺材,但是古代人却觉得是吉祥的预兆。有一些学子在进京赶考之前,甚至还愿意主动替别人试棺,为的就是祈求自己可以考出一个好成绩,光耀家族。所以说古人对于棺材是完全不存在任何忌讳的。

能宁入他人棺莫穿他人鞋(俗语宁可试人棺)(4)

不过古人却觉得,别人穿过的鞋子是脏物,绝对不能再穿。在他们看来,鞋子属于个人的贴身物品,没有人希望自己去使用别人的贴身物品。再加上古人的卫生条件普遍比较低,如果因为穿别人的鞋子,而传染了病菌,可不是那么容易能解决的事。

能宁入他人棺莫穿他人鞋(俗语宁可试人棺)(5)

古代人的鞋子一般都是用茅草做的,成本非常低,一般也不需要刻意去穿别人的鞋子。而且古人还觉得,别人穿过的鞋子属于“破鞋”,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词语一般是用在哪一种情况下。他们对男女关系向来都非常谨慎,而且也比较迷信,既然这个词会带着不好的意义,大家肯定是极力避讳的。古人的生活上来都比较淳朴,只要含有吉祥预兆的,哪怕是用来给死人睡的棺材,也会有人主动去试,但是别人穿过的鞋子,却没有人愿意再穿。

能宁入他人棺莫穿他人鞋(俗语宁可试人棺)(6)

虽说古人们所总结出来的俗语,略带有迷信的意思,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俗语的价值。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理解这些俗语的时候,应该去掉那些不好的部分,留下精髓部分继续流传下去。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俗语,也含有很多警示用意,都是古人们流传下来的财富,值得我们去仔细探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