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转向方式有哪些(汽车的转向手感)

我们在驾驶汽车的时候,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频繁的操作,就是对方向盘的转向操作了。

而一个好的转向手感会让你在驾驶的时候感觉轻松惬意,使汽车能够按照你的心意去行驶,最终达到“忘我”的人车合一境界。

汽车的转向方式有哪些(汽车的转向手感)(1)

谈到“转向手感”这个词,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最多的感受也无外乎方向盘的轻与重。

而在一些文章里,我们可能还会听到转向“精准”与“模糊”等形容词。

轻与重我们都能理解,精准与模糊就感觉有点脱离想象了,就好像发烧友在形容音响一样,什么“糊掉了”,什么“清凉通透”,虽有点匪夷所思,但又感觉不明觉厉。

还有一些更专业一点的说法,像什么“随速转向角度增益”,“扭矩增益”,这简直让人懵了!

说起来,也是因为汽车的转向系统实在复杂,过多深奥的机电原理我们就不研究了。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东西,那就是“转向助力”

转向助力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为驾驶者对方向盘的操控提供一个帮助力,因为没有助力的话,方向盘就会非常沉重,难以操作。

在汽车配置表上,关于转向助力会有这样一些标注,如“电动助力”、“机械液压助力”、“电子液压助力”,极少数车型会“无助力”。

无助力的在售车型已经极其罕见了,大概也只有五菱之光在坚守这一块”光荣“的岗位;

一些低端廉价车型会使用机械液压助力,如奇瑞QQ;

而一些高端硬派越野也会使用机械液压助力,如丰田普拉多;

还有一些车型使用了电子与机械结合的叫做电子液压助力,如东风标志3008;

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无论低端还是高端,大多数车型使用的是电动助力。

这说明了转向助力是根据汽车的定位特点来决定使用哪一种形式的。

低端的机械助力可以做到极限的低成本,而高端的机械助力却有着优秀的耐用度并能承受更大的转矩。

电动助力的应用更加广泛一些,因为电机的调整非常容易,可以根据工程师的需求进行随心所欲的设计。

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汽车发展的电气化趋势。

但总体来说,单纯从助力的形式无法得出机械或电子哪个更好的结论,一切还是取决于制造成本的要求。

那么“转向手感”又是什么

实际上转向手感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轻与重的差别。

细心的人可能会觉察到,汽车在低速行驶的时候方向盘会变的轻快一些,而高速行驶的时候就会变的很重。

这就说明了,汽车的转向助力并不是简单的在方向盘上加一个固定大小的力来帮你转动,它要根据汽车速度的大小来决定为你提供助力的大小!

通常来说汽车只有在低速之下才会有较大的转弯需求,因此低速时转向助力为你提供更大的力气来使方向盘变的更轻快。

此外还有一个转向角度的问题。也就是说,同样的方向盘转动幅度,在不同车速之下,传递到车轮上的转向幅度大小是不同的!

这个就叫做”转向角度增益“,在低速之下角度增益要更大,使汽车转弯或调头更灵活,而在高速之下角度增益要变小,使车身更加”稳重“,这样有利于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

一个好的转向手感是能够随着汽车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细腻且线性的转向助力和角度的变化,从而使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转向精准”又是怎么回事

说到“转向精准”则是对于汽车转向助力更进一步的要求了。

首先要说的是,一些运动车型为了提高汽车的极限性能会采用一些特殊的设计和布局,例如后驱或四驱。

在高速过弯的情况下,后驱车比前驱车有着更高的动态极限,这是因为前驱车过弯时突破极限更容易造成“推头”失去方向,而后驱车突破极限则是“甩尾漂移“了,因为甩尾比推头更容易摆脱极限,从而进行改出操作,因此相对的,后驱比前驱更具运动性。

汽车的转向方式有哪些(汽车的转向手感)(2)

但这种运动性是与汽车的动力布局和车身底盘结构相关的,跟转向助力毫无关联,因此一些“后驱车转向更精准”的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另外一点,汽车转向助力的“精准度”和“跟随性”是有一定要求的,而这个要求恰恰是,它并不是精准度越高越好,也不是反应越快越好!

转向助力的精准度如果太高了会出现很多副作用,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随着一些轻微颠簸反应到手臂上,如果转向助力全盘照搬,把这些细小的晃动全部反应到车轮上,那对于车身姿态的保持来说可谓是灾难性的!

这也就是说,转向助力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必须要降低“灵敏度”!

车轮一方面不应该非常灵敏的跟随方向盘的轻微晃动而扭动,另外也不是就在那里保持不动了,它要有足够的“循迹性”,用以保持方向的稳定。

尤其是直线行驶时,汽车的转向助力要提供一定的直线行驶趋向性,也会给方向盘提供一定的回正力,我们在开车时如果双手离开方向盘就会发现它有自己回正的现象。

总之这种“低灵敏”和“回正力”都是为了帮助驾驶者减轻对于车道保持操作的劳动强度。

总体来说,方向盘的“灵敏度”是一项比较考验厂家调教能力的问题,灵敏度太高会让人感觉汽车“太贼”了,难以保持方向、疲于操作,灵敏度太低又会让人觉得无法跟随心意去转向,方向的“跟随性”太差!

汽车的转向方式有哪些(汽车的转向手感)(3)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硬派越野车的方向盘“跟随性”都是比较差的,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汽车过一些坑洼路段时能够更好的维持行驶轨迹,减少驾驶者在颠簸路面上的误操作,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车轮反弹回来的力量太大,从而造成“方向盘打手”。

跟随性比较差的转向助力会让人感觉汽车的方向有些模糊。

但总体而言,市面上的汽车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公路行驶特点进行设计的,尤其是定位于经济实用型的家用车来说,方向的精准与模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最后再来说“转向精准”这个概念,它并不仅是精准这个词的本身含义,而更多的是领会驾驶者意图的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