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前言:此文是作者去怒江州泸水市洛本卓乡的刮然村,当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回来后,所写的当地的风物。原文很长,有一万三千多字,这只是节选其中的一部分。图片和文字均属作者原创,为尊重原创作者,转载请署名,谢谢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刮然村,俨然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远离城市的喧嚣,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空气新鲜,就如一个天然氧吧。因这里地势较高,时常下雨,空气湿润,一天到晚,随时都是云雾缭绕的,宛若人间仙境一样美丽。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

去刮然需从怒江上面的这座吊桥过去

刮然村委员会,住着300多户傈僳族人家,共有“抗鲁”、“路本抗”、“东吾表”、“啊南闷阁”、“腊玛嘎子”,“王底”、“刮然”、“那米”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人口一千二百多人。各个自然村、组之间的距离较远,通常,从这个自然村或组到另一个自然村、组,至少也需要徒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距离刮然村委会最远的“那米”,至今没有通村公路,要从刮然村委会去那里,需清晨七八点钟就出 发,跋山涉水,还要过独木桥,来回需要走上一整天的时间。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

刮然的云雾

这些村、组名称听起来都比较稀奇古怪,均为傈僳语汉译音,并非我们通常概念里用阿拉伯数字来区分。至于为什么取这样特别的名称,据当地人说,多数都和村、组的地理特征等有关,比如“腊玛嘎子”组,傈僳语的“腊玛”是老虎,而“腊玛嘎子”,傈僳语的意思就是:“追赶老虎的地方”,因为,过去这个地方,常有老虎出没,当时的傈僳人以打猎为生,常去追赶老虎,故而得名。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90%以上的村民都不会说汉语,但村民们都是朴实,敦厚的好人,他们待人热情,非常和善。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

村民招待贵客的好东西就是煮洋芋

村里的房屋除了政府按照国家的扶贫政策,为已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属易地安置范围的人建造的混泥土房屋外,多数老百姓的房子都是千脚落地式的篾笆房。房顶是石棉瓦或油毛毡,四周用竹蔑围住,下面用无数根的木头支撑着,楼上住人,屋子里铺上木板,中间空出来一个地方为火塘,上面支一个三脚架,那是烹饪食物和一家人休息,议事的地方。而楼下则关牲口。这样的房屋,看似简陋又不卫生,但造价低廉,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易于拆除,方便喜好迁徙居住的傈僳人搬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的是当地的原生土著居民,有的,则是陆续从中缅边境搬迁过来的边民,由于搬迁回来以后,都没有去派出所落户,没有户口,孩子上不了学,因此,这些回流的边民一家子全部都是文盲,半文盲。好在,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前来为他们进行了户口登记,以后适龄儿童都可以上学了。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

从去刮然的路上拍到的怒江峡谷

这些傈僳人家,零零散散的居住在山腰,半山腰。各家各户几乎各自占据一座山,独立而居。户与户之间都有较远的距离,并不像平坝地区的居民,将房屋盖得比较密集,紧紧挨着居住。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5)

这里的山路不只是十八弯

由于村里到处是山地、地势又几乎没有一块平坦的地方,村里缺乏可以灌溉农作物的水资源,一到冬天,村里的饮用水还会结冰,连饮水都成困难问题。加上土地贫瘠,这里的农作物只能种洋芋、玉米、荞麦,大豆等,无法种植水稻,小麦,大麦等庄稼。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数以玉米为主食,除了极少数家庭比较富足的家庭,可以一年四季吃上大米以外,多数人家,在一年的时间里,只有偶尔几个月可以吃得上大米,那也是需要将自家产的玉米,洋芋背到山外的集市上卖以后才能买回来。多数时间,他们都还是要靠吃玉米为生。目前,在村里,尚且,还有的一部分人家,根本买不起大米吃,常年就靠吃玉米和洋芋为主食。这也是我们来搞精准扶贫的原因,旨在帮助他们早日脱离这样贫困的生活。然而,他们却很乐观,看上去一副自得其乐,容易满足的样子,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可怜。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6)

帮父母亲挑洋芋回家的小朋友,不小心把洋芋倒了,在拣。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7)

兄弟二人,一人挑一头,帮家里人从地里挑洋芋回家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8)

刮然云雾

刮然村的部分村民至今依然保存着原始社会那种刀耕火种的传统劳作方式。他们日出所作,日落而栖,白天下地干活,夜晚围着火塘饮酒,唱歌。虽然生活是贫穷的,房子破烂,衣服褴褛,甚至一家人只能共同拥有一张被子,没有床,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连现在普遍人都能拥有的电视和手机,他们都有不起,但我从没在谁的脸上看到过悲苦的神情。他们随时看起来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仿佛,没有太多的欲望和追求。和他们相处,丝毫感觉不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唯利是图的市侩气息。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9)

在刮然村,至今依然保持着“路不失遗,夜不闭户”淳朴民风。有一天,在去“腊玛嘎子组”搞贫情分析,我看到一些老百姓家的房子后面都悬挂着一排背篓,好奇心驱使,凑近一看,原来那是鸡窝。背篓里面铺着厚厚的松毛,其中一个鸡窝里有大约七八个鸡蛋,另一个鸡窝里也有几个蛋,一只母鸡正安静地蹲在窝里下蛋,我凑近拍照,它对我的到来熟视无睹,依然低着头,专心下蛋。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0)

在专心下单蛋的母鸡

同行的队友告诉我说:“这可是正宗的土鸡蛋,如果喜欢,就带走吧,放下给他们几块钱就行。”我看到鸡窝后面就是一条小路,就说:“这么多的鸡蛋,也不收起来放屋子里,就这样悬挂在外面,不怕过路人会偷鸡蛋和鸡吗?”一起来的村委会主任啊南益笃定地说:“不会的,没有人会拿的。在我们这里,没有小偷,即使人不在家,或者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我惊奇地笑道“这可真是“天下无贼”的地方了。”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1)

路边,挂在屋子背后的鸡窝里有很多鸡蛋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2)

另一组的路边,有个鸡窝,里面也有鸡蛋,居然都没收起来,不怕偷

刮然的空气是干净的,可人的内心也和空气一样干净。这里的恬静,祥和,让我原本焦躁的内心远离了浮躁,充满了安宁与平静。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3)

刮然的村民

乡下的夜晚很是静谧。偶尔听见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黑夜似一张巨大的网,罩住了整个村庄。多年来,经常被失眠困扰的我,自来到刮然村以后,睡眠质量居然神奇地得到了改善,每夜都睡得很香。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4)

云雾缭绕的刮然

清晨,从梦中醒来,整个村委会的院子里都是雾蒙蒙的。走出村委会外面,那小路、玉米地、树林、山寨里的房屋全都是灰蒙蒙的。整个山寨,雾气弥漫,全都笼罩在雾中,仿佛一副浑然天成的具有朦胧意境的国画。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5)

村委会火红的旗帜和青青的大山交相辉映

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几乎看不清楚路面,需要走得很慢,否则,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很有可能会撞上彼此。行走在云雾中,内心是欣喜的,感觉自己也成了活神仙了。几只早起的喜鹊“啾啾”地叫着,欢快地从核桃树上飞下来,在路上走来走去觅食,人走近了,也不飞走,也许是雾大,它们根本看不清楚来人,也或许,是它们知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不会伤害它们,因此,胆子比较大。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6)

村委会外民的小路,雾大的时候,是看不见路面的。

中午时分,笼罩在村里的雾气就渐渐地散开了,瓦蓝的天空中,点点白云随风游走,远处山腰上的雾依然在翻滚不停。可晴朗的天气并不会持续太久,不一会儿,天气就会阴沉起来。淅淅沥沥的小雨,时下,时停。在一天的时间里,晴,雨、阴,三种天气总是在循环交替着。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7)

在刮然,最美的就是雾了,变幻莫测。

雨中的刮然村,好似一副山水写意画。绿油油的包谷,高大挺拔的漆树,核桃树,全都沐浴在雨中,欢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甘露。雨后,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远处的青山苍翠欲滴,山腰不时有洁白的云雾环绕,好似给大山围上一条洁白的哈达。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8)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19)

云雾中的山路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0)

云雾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1)

山顶的雾

云下的村庄,静谧,安详。傈僳人家的竹篾房,零零散散地分散在山腰一直蔓延到山脚,犹如一个个小小的黑色火柴盒,点缀在绿色的玉米地中间。到处是绿油油的玉米,它们站在陡峭的山坡上,犹如一排排整齐列队的士兵,这些拖着长胡须的家伙,紧紧裹着衣服,一副倚老卖老,不苟言笑的姿态。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2)

玉米地

白芸豆和南瓜正开花,长长的蔓藤攀援着青色的玉米杆。金黄色的南瓜花和白色的白芸豆花似亲密的情侣般紧紧相依偎着。水冬瓜树的叶子被雨水洗刷得发亮,银翘花瓣上的雨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水晶般的光芒。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3)

路边的连翘花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4)

村里的核桃树和木瓜树

太阳出来的时候,几只慵懒的小猪卧倒在路边上,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的爱抚。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5)

晒太阳的小猪猪

母鸡带着一群鸡宝宝悠闲地在玉米地里散步。几只穿着红色羽绒衣的公鸡陆续飞上了花椒树梢,全都闭上了眼睛,悠然自得地纳凉。路边随处可见这里一丛,那里一丛的覆盆子,上面挂满了黄色的果实,若不怕刺扎手,随手采摘几颗,放进嘴里,那味道酸中带甜,还带一点米酒的醇香,真是美极了。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6)

覆盆子(当地人叫“黄泡””)

远处依稀可听见一两声喜鹊愉快的歌声,路上,不时可见一只黄狗蹲在路旁,见了人也不叫,只是安静地坐着,向远处张望。个子不太高的向日葵张开着圆圆的笑脸,盛开在向阳的山坡上,一只蝴蝶兴许是爱上了她,停留在她的脸盘上贪婪地吻了很久,飞走以后又回来,迟迟不肯离去。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7)

蝶恋花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8)

雨后的葵花

海拔3000米以上的陡坡上,荞麦花开得绚烂,白的如雪,红的似火。据当地的农人说,开白花的是苦荞,开着红花的是甜荞。荞麦是生命力非常顽强的一种农作物,极其耐旱和耐寒,在寒冷和贫瘠的土地上也能欣欣向荣地生长。苦荞粑粑蘸蜂蜜,可算得上是生活在怒江的傈僳族人最喜欢吃的美食了。这不起眼的荞麦,不知养活了多少生活在高山上的傈僳人。看到它们,就让人忍不住由衷产生赞叹和敬畏心理,它们那顽强不拔的精神,不正像生长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傈僳人吗?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29)

傈僳人的火塘,做饭,休息的地方。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0)

扶贫干部在傈僳族人家中做入户调查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1)

傈僳族小孩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2)

火塘夜话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3)

村干部在火塘边和村民聊天,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

正是洋芋成熟的季节。不远处,山坡上,有人挥舞着锄头在挖洋芋,竹编的背篓随意地丢在地里,大大小小的洋芋,这里一小堆,那里一小堆地堆积在田边。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4)

收获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5)

挖洋芋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6)

挑洋芋的小朋友

傍晚时分。晚风习习。走在逶迤的乡间小路上,不时会遇见一两条黑色的蛇,不紧不慢地出来散步。路边的野生连翘花绚烂盛开,黄色的花朵随风摇曳,还有一些淡蓝色、紫色、白色的,不知名野花也毫无示弱地和连翘花竞相媲美,在晚风中翩然起舞,舞姿曼妙,风姿卓越,风情万种。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7)

不知名的野花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8)

连翘花

夕阳西下,天边晚霞如火燃烧。一群群黑山羊从野外归来,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晚归的牧羊人,挥舞着鞭子,大声吆喝着,跟在羊群后面。看到我们,他露出了友善的微笑,虽然我们之间没有一句对话,但看到那温暖而又质朴的笑容,心里是温暖的。晚饭后的闲暇时间,我喜欢一个人吹着口琴,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散步。沐浴在轻柔的晚风中,尽情呼吸着空气中青草和野花的芳香,深深地呼气,吸气,一首首动听的曲子就飘荡在了玉米地上空。此刻,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路旁的一株玉米,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39)

玉米地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0)

玉米地,郁郁葱葱的。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1)

山路下的玉米地

黄昏时分,袅袅的炊烟从竹篾房里飘出,停留在屋子顶端的喜鹊,在暮色中梳理着羽毛。雾霭随风舞动,迈着轻柔的步子,一点点从山的那边走到这边,直到渐渐笼罩住整个村庄。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2)

小苹果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3)

翠竹掩映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4)

峡谷深深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5)

黑夜慢慢地浮了上来。狗吠声穿过灰黑的夜色,竹篾房里传出了欢快的酒歌,这火塘边醉倒的傈僳山寨也似乎睡着了。

怒江特色景点有哪些(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46)

作者简介:雪薇,原名:刘春娥,怒江州作家协会会员,泸水市作家评论家协会理事,怒江州导游协会会员。籍贯: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出生于1983年,200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业余文学创作十余载,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作品见《边疆文学》、《时代风采》、《花港词刊》、《七彩词花》、《齐鲁文学》、《现代作家》、《云南林业》、《大理旅游》、《大理文化》、《怒江》、《怒江文艺》、《怒江人文地理》、《丽江日报.文化周刊》、《边屯文化》、《丽江》、《河口文艺》、《德宏文艺》、《腾冲文创》、《怒江报》、《怒江报.泸水版》、《泸水》、《石月亮》、《贡山》、《兰坪》、龙源期刊网、起点小说网、云南文艺网、怒江大峡谷网、西祠小说吧、“大怒江在线”、“微怒江”、“爱在怒江“、“保山旅游”等杂志、报刊和网络媒体。有散文、诗歌入选《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白族卷》、《滇西作家笔下的大理》、《中国散文精选三百篇》、<<怒江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集>>、《贡山往北》等文集。现居怒江六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