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跟谁结婚都一样(围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一经发表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反响,曾一度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小说采用西方“流浪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以留学归来的方鸿渐的各种经历为主线,探讨人性、爱情、事业等多层“围城”。

围城跟谁结婚都一样(围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1)

从初读这本小说到读完,历时半个月。从这半个月的阅读中,我体会了大环境对这些读书人的影响,也看到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悲哀。为了更能读懂这本书,读懂方鸿渐,我查阅了多方资料以及钱老爱人杨绛对此书的后记。钱老文学底蕴深厚,我阅历过浅,尚解一二,聊表此文。

《围城》是爱情的围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或者这句更流行:婚姻像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男主人公方鸿渐与四个女性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都有瓜葛,但在爱情面前却节节败退。以至落入孙柔嘉的网里,又由合到分。在爱情乃至婚姻中,方鸿渐自始至终都处在围城中。从起初不更世事与鲍小姐暧昧不清,到后来优柔寡断地周旋于苏文纨、唐晓芙二人之间,最后由于性格软弱与孙柔嘉结婚。他一生并没有冲出围城,始终是一个失败者。

《围城》是家庭的围城。方鸿渐父亲处处制约儿子的行动,方老太太经常疑心别人诱骗他的儿子;周氏父母对方鸿渐的种种约束;后来成为妻子的孙柔嘉柔顺之下的深藏心计。在家庭这层关系中,方鸿渐逃出一个围城,又冲进另一个围城中。

《围城》是社会的围城。上海滩各式知识界分子的社交圈子,内地小镇和乡村的丑恶闭塞,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的灰色生活。社会是笼罩在大时代下的围城。方鸿渐无论怎么逃,也逃不出时代的围城。

小说的男主人公方鸿渐所经历之处,无不是“围城”。“围城”既是实体的象征,即抗战环境下的中国就是一个大围城,同时又是一个虚体的象征,即对一类文人心城的映射。在这本书中,所提及之人都不乏丑恶嘴脸,批判之中未留情面。知识分子的自私自利、阿臾丑态,是个人不幸,同时也是时代的不幸。抗日战争大环境下,现代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英雄的赞歌,但钱老用虚拟的小说人物让我们看到窝心平民的生活,更多的烟火气息。我们应该感激钱老,带我们走进那个时代的世界,看到更多不一样的生活。

人生亦是座围城,我们每个人都在走入围城的路上,每个人都是“方鸿渐”。我们一面想逃离生活,一面又被迫着#国学#

围城跟谁结婚都一样(围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