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姓的历史是什么(三王姓起源又接着聊)

今天是聊王姓的第三天,咋们接着聊!

(三)源自赐姓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王莽赐姓王氏,使其与帝王同姓。王莽还将刘姓32人通过赐姓方式改姓王氏。始建国二年(10年),王葬下诏:“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日王。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关于王姓的历史是什么(三王姓起源又接着聊)(1)

王莽篡权

(四)源自少数民族

王姓是涵盖少数民族最多的姓氏之一。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调者,为针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月氏族。南北朝时期,西域月氏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渔),在他病逝后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史称其为“王支”。王支之子王世充成为隋末群雄之一。

关于王姓的历史是什么(三王姓起源又接着聊)(2)

蒙古族。成吉思汗第六子、河间王阔列坚孙兀鲁带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王族内部迫害和追杀,携家族和亲信逃往中原。兀鲁带曾为王爷,因而改姓王。蒙古族还有博尔济吉特氏、旺吉氏、旺扎布氏、旺扎尔氏、旺古尔沁氏、卓克氏等姓氏部分或全部改姓王

关于王姓的历史是什么(三王姓起源又接着聊)(3)

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代北平城迁到洛阳时,很多鲜卑族人也随迁洛阳。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把姓氏改为汉姓,其中可频氏改为王氏。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鸟丸氏,后自改姓王。羌族。钳耳宗、钳耳干兄弟在隋炀帝大业年间,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随即以王后兄弟相称并改姓王氏。高丽。在北朝至隋唐时,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屡见不鲜。《周书》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还记载,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

回纥。在唐高宗时,回纥大姓阿布思姓的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弃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神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匈奴族。48年(东汉建武二十四),奴发生大分裂,北例奴留比,南奴南下降附汉朝。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大批例级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不少南级人把自己的姓氏改为王姓。尤其是匈单于的后代,除了本身的王者之尊外,又国カ王昭君的缘故,汉化时大量契丹族。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回丝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处王氏。

关于王姓的历史是什么(三王姓起源又接着聊)(4)

女真族。在两宋时期,女真族曾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顾远任金统军使。王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回族。回族王氏主要来自唐朝初期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宛葛思的谐音。《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记载:“王氏、宛氏、安氏、万氏的回族姓氏,皆由宛葛思行派而来。”清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失败以后,亦有人将其回族特征明显的姓氏改为王氏。

满族。《吉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有王佳氏、叶禄氏、伊喇氏(亦称伊拉喇氏)、汪佳氏、松颜氏、喜塔喇氏(亦系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等姓氏部分或全部改姓王。满清皇族爱新觉罗氏也有一支改姓王氏。

其他少数民族。今苗族、羌族、彝族、傣族、伺族、佤族、景颇族、尼族、土家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族、高山族、京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王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为推行相关政策,改为汉族王姓。

关于王姓的历史是什么(三王姓起源又接着聊)(5)

(五)源自复姓简化

由复姓简化而来的王姓,据统计至少有三十多个,即王子、王父、王夫、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狄、王甫、王周、王佳、王安、成王、威王、王李、王命、王游、王萨、王魏、五王、西王、小王、乐王、陈王、东王、刘王、少王、拓王等少数民族复姓。

复姓简化为王,大多出现在先秦时期。长期以来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变上。在汉代以后,少数民族带“王”字的复姓基本上都简化为单姓王,融入王姓之中了。在历史上,复姓“王子”是王姓二十ー郡望中东菜王氏的固有姓氏,相传复姓“王子”分别出自商朝末年的王子比干和春秋时期齐国的王子成父。

个人声明:编写此文,是出于传承和发扬王氏宗族相关信息为目的。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