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此被称为“草原骄子”。“纳丹”是蒙古族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7月、8月是牲畜肥壮的季节,是庆祝丰收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的特色是激动人心的赛马、摔跤、令人敬佩的射箭、棋艺比赛和引人入胜的歌舞,展现了草原民族的独特风貌。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1)

回族

回族简称回族。十三世纪,大量穆斯林从中亚移民到中国,与当地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通婚等因素逐渐形成回族。穆斯林民间节日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斋月是伊斯兰历的9月,即回历的9月。所有12岁和9岁以上身体健康的回族男女都应斋戒。解放后,国务院将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2)

苗族

苗族歌舞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享誉国际。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一切生物,崇拜自然,崇拜祖先。苗族的节日有很多,除了传统年节和祭祀节日外,还有一些与饮食有关的特殊节日,苗族的节日有很多,但是各地区的叫法和庆祝方式都不一样。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3)

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公元1世纪的汉文史籍中就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以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为“傣仂”“傣雅”。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很多节庆活动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傣语称“桑勘比迈”,六月的“泼水"节是傣历历中最大的节日。丹佛市“赕佛为和尚和亲戚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互相泼水庆祝。如今,泼水节已经成为傣族春节的重头戏,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4)

傈僳族

傈僳族于唐代称"栗粟".傈僳族原聚居于川滇交界处的金沙江边地,后来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入滇西的怒江一带定居下来。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于1985年6月11日成立。节日方面:主要节日为火动时节(十二月二十日,与汉民族的春节相当)、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堂会、刀杆节等。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刀杆节”就会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让傈僳人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5)

藏族

藏族是汉语称谓。藏语称“博”,居住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一般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传统日均多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庆、浴佛节庆等等。藏历正月是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6)

壮族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岭南的一个土著民族。自称为“布强”、“布土””、“布侬””、“布雅依””的人有2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僮族”,后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着名的节日有每年的“歌节”,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其次是7月15日的元鬼节、清明节、8月15日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节、送灶等。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7)

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省等省。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主要聚居区。朝鲜族人的祖先是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朝鲜族有五个节日,至今仍在隆重地庆祝。这五个节日是:元日(春节)、盛元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尊老敬老的传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当时把9月9日定为老人安慰日的日子。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8)

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十几个民族。“高山族”是1945**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人民的总称。高寒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有“森林宝库”的美誉。高山族节日比比皆是。他们的大多数传统节日都很有宗教色彩。这个节日,也叫“丰收节”、丰收祭祀节、丰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大的节日。

民族风情特别美(民族风情)(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