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嘎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有信心把玉麦建设得如同格桑花一样美丽)

卓嘎代表走上“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

有信心把玉麦建设得如同格桑花一样美丽

在卓嘎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有信心把玉麦建设得如同格桑花一样美丽)(1)

图为卓嘎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并接受媒体采访。记者 姚海全 摄

在卓嘎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有信心把玉麦建设得如同格桑花一样美丽)(2)

图为卓嘎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并接受媒体采访。记者 姚海全 摄

本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肖涛蒋翠莲)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全国人大代表、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卓嘎走上“代表通道”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有信心把玉麦乡建设得如同格桑花一样美丽。

14时05分,采访开始。卓嘎身穿民族服装在第二组登场,用藏语回答记者提问。

关于玉麦发展变化的问题,卓嘎回答说,我们玉麦乡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我们通往外界的公路打通了,我们有电了,西藏自治区党委正在给我们建小康村新房,我们村里有商店,有餐馆,有民宿,我们买东西不需要用现金,直接用手机扫微信二维码就可以了。

这一切的变化我们要感谢、感谢党中央,我们一定会继续守护好祖国边境上的一草一木,有信心把玉麦乡建设得如同格桑花一样美丽。

关于参会语言不通的问题,卓嘎回答说,来北京之前还是有一些担心,但是来北京之后,大会组专门给我们准备了藏文版的文件,有同声传译,在代表团还给我们配备了专业的翻译人员,所以一点都不担心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一定会履好职,尽好责,开好会。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便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对她们和父亲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放牧守边的行为表示感谢和敬意,勉励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回信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卓嘎、央宗姐妹与父亲桑杰曲巴的事迹因此广为人知、感动中国。

背景资料:

在卓嘎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有信心把玉麦建设得如同格桑花一样美丽)(3)

图为2017年10月30日,卓嘎、央宗姐妹察看不久前绘制在村口路边的五星红旗。记者 常川 孙开远 摄

隆子县玉麦乡地处喜马拉雅南麓,雪山环绕,交通不便,全乡现有9户32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玉麦乡仅有卓嘎、央宗姐妹与父亲桑杰曲巴一户人家,被称为“三人乡”。几十年来,父女三人接力坚守边疆,谱写了一曲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

2017年10月29日,卓嘎、央宗姐妹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她们回信了!

平日里雨雪不停的玉麦,突然放晴。太阳从东方升起,云开雾散,金色的阳光驱走了寒冷,把温暖洒满整个山谷。

在回信中说:“看了来信我很感动”“希望你们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喜讯传来,寂静的山谷沸腾了。左邻右舍奔走相告:邻居那贡夫妇第一个献上祝福的哈达,住在村尾的巴桑次仁换上盛装匆匆赶来,村里年纪最小的旦增潘多蹦蹦跳跳分享着全村人的喜悦。

“没想到十九大闭幕才五天,我们就收到了回信。”姐姐卓嘎泪流满面,“的话都说到我们心里啦!”含着热泪,姐妹俩向“与西藏各族人民心连心”领袖像献上洁白的哈达。

“要是阿爸能看到回信,该有多好啊!”卓嘎和央宗哽咽着说。

这是幸福的泪,这是喜悦的泪。百感交集中,一家人几十年默默放牧守边的日子,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