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数据大比拼(第一波数据出炉)

今年的“双11”,颇不寻常。一方面,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给消费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持续做好精准防疫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力落实系列促消费政策,巩固提升消费能力,新型消费稳定增长。

看变化

今年“双11”关键词

01

性价比

双11数据大比拼(第一波数据出炉)(1)

从需求侧看,高品质、更实惠成为今年“双11”的关键词。其中,家庭消费比重显著提升,食品、生鲜、日化、家电等品类均呈现出明显的品质升级和场景细分趋势,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更加注重功能和性价比。多个平台都直接采用了满减等直接的价格优惠方式,让优惠更直接,消费者看得更明白。

02

有责任的消费

有责任的消费观兴起,节能减排产品更受欢迎,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成为今年“双11”的主旋律之一。启用可降解绿色快递袋,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推出旧衣回收、化妆品空瓶回收等场景……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绿色消费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自觉选择。

03

跨平台直播

“今年‘双11’促销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购物平台也愈加多元,直播带货成为网购又一主战场,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

一大亮点是实现了跨平台直播,直播可以同时在天猫、抖音等平台带货,消除以往平台间的壁垒,避免了消费者和商家被迫“二选一”的问题,让消费更透明。

04

中小企业

双11数据大比拼(第一波数据出炉)(2)

从供给侧看,“双11”不仅是消费者的节日,品牌和实体商家也收获了强劲的发展动能。特别是对产业带和中小企业而言,“双11”是它们走向大市场的重要舞台,只要自身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就能够取得看得见的增长,就可以快速融入经济发展大循环中,走进千家万户。

看趋势

“双11”带热消费需求

01

线上线下互动

提振实体经济

今年“双11”,线上线下深度结合。“线上消费并不是简单地替代线下消费,而是成为消费创新拓展的重要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

从第一波促销活动的售卖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信心指数快速回升,商家和市场活力逐步增强,供给侧的创新不断加速,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在实体制造业、服务业、农产品产业带及线上线下商家的共同努力下,消费潜力得到持续释放,实体经济得到实实在在增长。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日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1%,增速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提升,实体店铺零售逐步改善。

02

消费市场恢复

基础仍需巩固

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疫情对消费产生扰动,让“双11”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陈丽芬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双11”消费增速可能会受拖累,但“双11”电商购物节依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消费热情,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回暖,并带动零售、物流等服务业的加快恢复发展。

“‘双11’等重要消费节庆进一步丰富了消费供给,增添了消费市场活力。”关利欣分析认为,我国消费市场复苏存在很多积极因素,“但也要看到,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地区快递收发出现延迟,聚集性、接触性消费恢复程度较低,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表示,消费业态模式不断创新将助力挖掘消费潜力。疫情之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快应用,对居民消费的激发带动已经不仅局限于商品消费,部分服务消费也加快转向线上。同时,电商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便利度,形成消费新增长点。

今年“双11”,你买买买了吗?一起在评论区留言吧!

来源:经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