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有个乞丐乞讨的故事(路上见老人带小孩乞讨)

民间故事有个乞丐乞讨的故事(路上见老人带小孩乞讨)(1)

本故事已由作者:七日鱼,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每天读点故事”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1

拂晓时分,前方一片雾障,人如坠入梦魇。

“前面就是燕城了”我指着远处隐约出现的城门,对阿五说。

阿五乖巧地点点头,“嗯!”

我蹲下身子,捧起阿五的脸:小巧的脸上有点脏,脸颊上几点泥印子,一双清澈的眸子无辜地看着我。

我很心疼,一路上,阿五的小手都紧紧地拽着我的手,生怕我不要她。

阿五不是我的孩儿。

2

一月前,我自扶临城启程去找阿芒,半路上遇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带着一个四岁瘦骨嶙峋的小孩乞讨,我心生可怜,把为数不多的干粮给了他们一些。

老人告知我小孩叫阿五。他极感激我,说在这样的世道怎么会有我这样心善的人。阿五更是拽着我的衣脚,边吃边望我,她一定觉得跟着我就会有吃的。

自那时起,老人和阿五便一路随我,我走他们走,我停他们停。

我告诉老人,我已没有多余的食粮给她们了。

老人流着泪,吃力地跪下,道:“我知自己时日不多,但求公子能收下阿五。她可怜啊,刚出世爹娘便被官府抓走,我是她府上的管家,带着她逃了出来。这几年的颠簸流离,我也走不动了,可阿五还年幼,我若走了,她如何活于世上?”

老人不住地磕头,额头沾满了杂草,小阿五呆呆地站在一旁。

我心软,可我不过是个文弱的读书人,无半分武功,亦有要找的人,盘缠不多,吃的干粮所剩无几,如何照顾他们。

可谁知,小阿五看着老人跪下,也“扑”的一声跪了下来,学着老人模样向我磕头。

望着可怜的一老一少,我只得应下。

此后,我们三人便相依为伴,一路往燕城赶。

我告知老人:我有一自幼订亲的娘子阿芒,正要过门前夕,却不见了,报官也未果。后来听一从燕城回来的人说似乎在城中遇见过一女子极像阿芒。我便收拾行囊出门去寻。

老人听了,良久,道:“公子果真是重情之人,若寻着便好,若寻不着又如何?”

“我早已想过,我若不寻,此生难安;若寻着,便看她如何再道。”此事我已思忖过,我只想知阿芒是否安好,其余事待日后再说。

“公子,世事难料,现世道荒凉,若她真是在燕城,也未托书信与你,只怕是她自愿留下。”老人劝我道,“不如回头!”

老人所说,我却未曾想过,现听来也有几分道理。

我家中贫寒,父亲早逝,只有我一独子,与母亲相依为命。阿芒家也是如此,兄妹众多,她自幼便由父亲做主许配于我。不过阿芒貌美出众,早有薄名。也有不少富家子弟向她家中提亲,她父亲是一读书人,极爱名声,怕担了嫌贫爱富的骂名,总断然谢绝。

我与阿芒只见面几回,不知她心如何想,或真是与人私奔?

老人见我无语,又劝慰道:“公子不必多虑,若寻着,你见一面便可,不要生事,就当此事已了。从此,各走各路;若未寻着,这是老天爷的意思,天命难违,你也可以放下,回到家乡再娶妻生子。”

我颔首,亦问老人:“这些日子相处,见老者见识不同凡俗,若我未猜错,阿五也是出身官宦富裕人家或是书香门第吧?”

老人默默无语,侧身看着熟睡的阿五。

我顿觉不妥,想要鞠身向老人陪罪。

老人急忙摆摆手,“公子切勿,老身受不起。我时日无多,应向公子道明一切。阿五确是出身官宦,其父谭大人身居四品。一日上朝后未归,第二日官兵突然上门抄家,全家上百余口人全被收入大牢。那日恰好是阿五出生第七日,我陪老太太带阿五去寺里祈福。我们人在寺里听得消息,不知如何是好。老太太当机立断让我带着阿五逃命,说阿五是妾身所生,并未对外宣扬,知此事的人不多,让我竭力保住谭家血脉,怕其余人均命不保矣。”

老人讲至此,早已泣不成声,我亦感伤。

“当时阿五连名也没有,因她排行第五,我便唤她阿五。我们一走便是四年,现在我也走不动了,可阿五还小。我本想带她回去看看,可又怕被人认出。若公子日后无事时,不知可否带阿五回去认祖归宗?”

我点头:“寻着阿芒后,我便带阿五去寻根。”

老人感激涕零,泪流满面,“他日,我泉下对老太太也有交待了。”

……

老人没有说错,十余日后,老人病倒,再也无力爬起。临终前,他颤颤巍巍地掏出一块翠绿玉牌,递于我,“这是老太太在我和阿五逃前赠于我,让我当了换钱。我舍不得,留至今日。现给公子,急时也可卖了换钱,若老天垂怜,阿五能认祖归宗,此玉牌也可当个信物。”

我接过,在老人面前起誓,定好好照拂阿五。

老人安然离去。我和阿五将老人埋在一土地㾄相距不远处,并作了记号,日后或许能将老人移回故里。

3

经过一月来的颠簸劳苦,我和阿五终于到了燕城,一个繁华的江北城郭。

我身上已无半分盘缠。进了燕城,我告诉阿五,要以父女相称。

阿五点点头,轻轻唤了我一声:“爹爹!”

我身子一震,紧紧拽住了阿五的小手:“以后爹爹护你周全。”

我们无盘缠,自然不能住客舍。

我和阿五经燕城当地人指点,到城郊一处灵起寺里借宿。住持见我识字,便让我帮助施主们抄经书,换取一日餐食。

有了栖身之处,每日抄完经书后,傍晚我便带阿五到城中找阿芒。

我听家乡人说曾在一胭脂铺前见过阿芒,便到燕城有名的几家胭脂铺前寻找。停留久了,身上便有了胭脂味。

晚上回到寺中,被住持闻到,劝诫我道:“公子不可再去脂粉地,若不能遵寺中规矩,便请离开本寺。”

我无法,只得留在寺中,不再出去。

4

三月过去后,寺中要做一场法事,为施客渡劫。寺中人手不够,住持便让我帮忙摆放供品。

我小心地将供品放置佛前,一抬头,却见几位美貌女子簇拥一位华贵老妇人入了寺庙。

我退至门外,一阵香气袭人后,我看向佛殿前,几位美人位于老妇人两旁。

阿芒赫然在其中,她身着绸缎、头戴翠珠,言笑晏晏。

我站在柱外,慌神回到房中。半日后,待寺中清静,我才走出房门,询问一位小沙弥,方才是何人做法事。

小沙弥说是燕城中锦缎商人李家。

我又问方才那些女施主均是何人。

小沙弥说中间是大夫人,其余几位均是几房小妾。

我心中暗暗气闷,当初老人所言已应验,阿芒若无书信,怕是自愿留在燕城。她已嫁作商人妇,享尽富贵,总比跟着我这一穷酸书生要好。

只是我不解,阿芒又是如何嫁入燕城李家。

想了一日,我才想起:当时,家乡城中曾有一批商贾经过,据闻是运送一批绫罗锦缎入京上贡。燕城织艺闻名于世,想必是李家也在其中。阿芒机缘下被李家老爷看中,私下跟了他。因怕父亲责骂,便不留音信离开。

一夜无眠,我辗转反侧,既已找到阿芒,再留在燕城也无意。

第二日,我拜托几位施主替我找了几份抄书的活,夜夜披衣坐在桌前抄到天明。

5

六个月后,我用攒下的半两银子作盘缠带着阿芒再次上路。

临行前,我带着阿芒向住持辞别,住持并未挽留,只看着阿芒道:“此女身世坎坷,福禄在后半生。”

住持所言更让我觉得应带着阿芒回京城。我心事已了,便剩阿芒的了。

为省下盘缠,我和阿芒一路风餐露宿,连乞带讨,两个月后也到了京城。

我第一次入京,被京城气宇震惊,街上商铺林立,人声喧哗,各族人穿梭其中。

我带着阿五按老人所说,来到谭府前,原本以为谭府会是一片破败之相。没曾想,谭府已换为尹府,门前两名兵卒站在两侧。

我问过路人,才知谭府被抄后三年,尹大人从江南升至中大夫入住此宅。

我正踌躇不得入内,一轿子停至门前,一身着朝服的大人下了轿。门前兵卒将我推开。

此时,我身旁阿芒竟清亮喊了一声:“大人安好!”

大人转身一看,竟是个五岁孩童,面露慈祥,“你是何家孩童,在我门前作甚?”

我忙跪下,道:“我是孩子的爹,从外地逃难至京城,不知何故来到大人门前。”

“看你模样,可曾识字?”大人问道。

“寒窗十余载,熟读经史子集。”

尹大人点点头,“这孩童机灵,你们留在府里做点事吧。”说罢便入府去。

此后,我便带着阿五在尹府里做些文书先生的活。虽无法让阿五认祖归宗,但终究是带她回到故园,我也有了些许慰藉。

我和阿五在尹府里过了一年,平安无恙。阿五长得愈发机灵,尹老太太极其喜欢阿五,常让阿五去陪伴玩耍。阿五在尹府中有了地位,连带着我也被下人们高看几分。

6

一日,我刚一入院,就被一位兵卒押至尹大人前。抖索间,我抬起头,尹老太太和尹大人坐在堂中,阿五站在一旁,瑟瑟发抖。

尹大人屏退下人们,手中举着一物,问道:“这可是你的?”

我细看,原是老人临终前给我的玉牌,我将此物用红绳挂在阿五颈上。玉牌一直藏在阿五衣中,想必是今日被尹太太发觉。

我也不解,一块玉牌,并无记号,为何会让尹大人如此。

我如实答道:“是我和阿五的。”

尹大人和老太太大吃一惊,“你们和谭大人是何渊源?”

我心中惧怕,只得编一谎言:“我不认识谭大人,此玉牌是有人赠于我的。”

“还不说实话,是否你偷盗而来,你为何出现在我府前,居心叵测,难不成要将你送至衙门才说?”尹大人呵斥道。

我无法,只得一五一十说出实情。我心如死灰,怕是和阿五难逃一劫了。

没曾想,说完后,厅堂里一片静默。尹大人坐在椅上默默无语,尹老太太低头垂泪。

半晌,老太太拉过阿五,搂至怀中,道:“阿五呀,天意呀!”

尹大人叹气。我跪在地上,实在不解。

老太太将我扶起,“辛苦先生了。”

老太太将玉牌递给我,让我将玉牌高举,透过光,我这才发现平滑的玉牌边上竟然刻有“如音”二字。

“这是如音的名讳,我和如音是表亲,自幼一起在江南长大。后来她嫁到京城谭家,我留在江南,几十年未见一面。但如意的玉牌自她出生起便戴在身上,无论如何我也认得。前几年听得谭府出事,我夜夜难寝,没想谭家还有血脉在,怪不得我如此喜爱阿五,看来是如音泉下保佑呀!”

老太太说完已泪流满面。

“你先回去,此事莫与人说,若说出,你和阿五便没命了。”尹大人吩咐我。

第二日,尹大人将叫至面前,道:“我想将阿五收为义女,由你教她读书识字,可好?”

路上见老人带小孩乞讨,好心分她们干粮后,我得来半生富贵。

我大喜过望,忙叩谢。

尹老太太为阿五取名为尹五音。

几月后,尹大人派人将老人遗骸运回京城郊外安葬,入土为安。

7

我在尹府中一住便是十年,看着尹大人升至三品,看着阿五成为芳龄女子。

尹大人将阿五许配给了朝中太医之子,果真如当年住持所言,福禄绵绵。

阿五成亲之日,出门前在我面前跪拜,道:“若无爹爹,便无我今日。”我无法自持,旁人亦动容。

阿五嫁人后,我便请辞回故里扶临城,尹太太曾与我作媒,娶一京城女子,我不愿。

我与阿五不同,阿五是京城人,京城便是她的家。于我而言,京城不过是我一途经之处,我不愿客居他乡,只愿回故里安忱。

回到扶临城,家中已处处积尘,打扫一番才露出本来面目。

在尹府十年,尹大人极厚待我,我用这些年积攒下的银子置办了一些田地,办了个学堂,教人读书。

一日,学堂中来了一女子,我细认之下,才认出,原是阿芒。

我问她为何在此?她道李老爷走后,她因无子嗣,便被大夫人遣走,走投无路下,只得回家中。可父亲不愿见她,不许她入家门。

阿芒眼泪涟涟,我心中极不忍。

一月后,我迎娶阿芒为妻,城中人闲言碎语,阿芒极愧疚,问我为何不计前嫌如此待她。

我抚慰阿芒:“你本就是我娘子,这本就是我的家,你我只是回到往昔。”

滚滚红尘里,浮生一场事!(作品名:《浮生一场事》,作者:七日鱼。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禁止转载)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