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桂花年糕的最简单做法(我们的节日一道桂花年糕)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舟山网(掌尚舟山)讯 (实习记者 谢丹慧)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随园食单》曾写:“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泊。此凝似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以各类小海鲜为饭桌翘楚的舟山,也有这样一道浓厚与清丽并存的传统美食,成为亲朋在新春的饭桌上争相赏味的“人气王”。
一罐桂花,在隆冬留住金秋的味道
桂花年糕,江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甜点,经由一代代舟山老一辈们的传承和改良,已经具备了鲜明的舟山特色。每逢新春佳节,家住定海盐仓街道酉鸣村的冯大姐总会满怀兴致地烹上这么几碗桂花年糕,给饭桌上的人们带来香甜软糯的味蕾体验。
今年春节,冯大姐早早提前备好要用的食材,清晨五点就穿好围裙,撸起袖子准备中午的饭食。这么多菜肴里,她最重视的就是桂花年糕。“小年糕掰好了吗?那罐桂花可以好拿出来嘞……”在冯大姐身旁做帮厨的丈夫总能时不时听到妻子的念叨。
冯大姐说,一碗桂花年糕,最抢眼的角色就是一颗颗色彩浓艳的桂花,“一洒上桂花,年糕就变好看了,就活了。”然而,制作桂花并非一件易事。
冯大姐案板上的那满满一罐桂花,来自与她同村的姑姑陈阿婆亲手制作。金秋九月,陈阿婆家的一树金桂泛着耀眼橘红,她用一根细长杆将满树金灿呼啦啦地打落,然后从一地橘红中挑出杂质,将颗粒完好的金桂用篓子装起来。接下来便是通过一道道工序加工桂花:用纱布包裹好新鲜桂花,里头撒少许盐,再是不断地揉捻,把花的汁液从纱布里溢出去,最后用白砂糖腌制,按分量装进一瓶瓶罐子里。封装好的桂花在舟山土话里有了新名字:“梅桂”。
今年陈阿婆送了许多罐桂花给亲朋好友,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冯大姐家里刚开封的“梅桂”香气扑鼻,引得等待新年饭的半大孩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摔炮”,一窝蜂来到露天厨房嗅一嗅冷空气氤氲中怡人的暖香,好像闻一闻味道就能浑身热络起来,就能想象到尔后它们将如何火热芬芳……
烈火烹油,炒出一片红红火火
桂花年糕是冯大姐所有菜单中的压轴角色,待到冷盘热菜上得差不多的时候,便轮到桂花年糕粉墨登场了。“油温在70-80度之间放入年糕最好。”冯大姐边说着边用手鼓捣臂弯里“蓄势待发”的年糕,作为后厨里的“老江湖”,冯大姐只需用眼睛观察就可感受到最佳油温。“滋——啦——”年糕下锅,一条条跃入热油里,锅底陡然升腾起蒙蒙白烟,冯大姐的锅铲成为这场食材联谊的“指挥官”,在一锅白条儿里闪转腾挪。
翻炒一阵后,冯大姐往锅中加入少量糖水,这时的年糕逐渐白中透黄,油汪汪的。眼看着年糕逐渐炒熟,冯大姐往上面撒了一小袋黑芝麻,芝麻触到年糕体,竟立马抱住不撒手,一颗颗附在上面,马上也变得油光透亮。“梅桂梅桂!”冯大姐短促的话还没说完,丈夫赶忙夹起一把金桂往热锅中撒去。
很快,所有“成员”全部集合,桂花香、芝麻香和年糕的糯香在热油的调和下交融在一起,伴随缕缕白烟弥漫开来,连在室内大快朵颐的亲友都忍不住暂时放下筷子,跑来小厨房一观盛况。
年糕终于被端上了饭桌,坐成一排的孩子们早就拿着筷子蠢蠢欲动,光这火热的一小碗就有盖过海鲜硬盘的势头。“回家过年,就等着这口‘年味儿’”。冯大姐外地上学的侄女在饕餮之余心满意足地说。
桂花年糕,传承祝福、启新未来
菜烧好了,天没亮就起床的冯大姐在这时总算可以歇口气,听着亲友对桂花年糕的夸赞,朴实的她难能露出骄傲的神情。“现在饭店摆桌很流行,但我亲自烧热菜热饭给他们吃,心里也是很开心。”冯大姐喜欢热热闹闹,每年正月里都在自己老家欢欢喜喜烹出一桌年味。她希望大伙儿在新的一年都能如同刚出锅的桂花年糕一般,冒着热腾腾的烟火气,朝气而馥郁。
饭毕,桂花年糕基本一扫而光,冯大姐开始准备果盘瓜子供大家伙唠嗑聊天,四面八方的话题从人们口中奔赴而来。这不,一个崭新的年,红红火火地开始了……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