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判断题怎么做(专升本语文精讲)

自古以来,保卫国家的边疆安全是我国历朝历代的重要政治策略,由于我国较复杂的地理位置邻邦众多,统治者常年征战杀伐,老百姓承担着大量的徭役杂税,又极容易产生阶级矛盾威胁朝廷统治。因此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出现了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新诗派——“边塞诗”(也叫“出塞诗”)

高适与边塞诗

高适,盛唐时期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曾为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与岑参并称“高岑 ”,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尤以七言歌行见长。代表作有《高常侍集》十卷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专升本语文判断题怎么做(专升本语文精讲)(1)

题 解

《燕yān歌行》是乐府旧题,其辞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本诗打破了同一题材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的格局,突出描写边塞征战生活,表现战士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批判的锋芒也十分尖锐。

开元23年,张守珪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26年,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识记注释

1、男儿本自重横行:驰骋疆场

2、大漠秋塞草腓:穷,深、暮;腓,枯黄

3、胡骑凭陵杂雨风:压逼

4、寒声一夜传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核心考点

1、本诗作者及其诗歌特点:(见正文)

2、本诗的诗体类别:歌行体的古体诗

3、盛唐“边塞派”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

4、背诵本诗

5、理解本诗苍凉悲壮情感氛围

6、本诗运用大量的对比手法表现主题: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尤歌舞”一句展现官兵苦乐不均的对比;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chán于yú猎火照狼山”一句展现敌我双方军事活动的对比;

7、本诗的层次结构:全诗可分为四部分—开头八句写奉命出师;接下来八句写战斗历程;随后八句写征人思妇的相思幽怨之情;最后四句点明主旨,道出战士对身先士卒、体恤士兵的将领的渴求。

8、本诗的思想内容:本诗通过对边塞征战生活的反映,揭露唐军将帅荒淫骄敌的罪行,赞颂了戍边战士英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精神。对广大士兵久戍边疆、苦战沙场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表达了期望出现李广式英勇善战、爱惜士兵的将领的强烈渴望

9、本诗结尾句的寓意:“李将军”即李广,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疼爱士兵。这里写将士思念李将军,是对不体恤士兵的将领寄寓了讽刺之意,使主题更加含蓄深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