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

本文6200字,阅读需要约15分钟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隆重盛大的节日,是集祭祀、欢庆、娱乐、美食、团聚于一体的大型节日。春节历史悠久,蕴含了中华大地丰厚的文化、精神图腾、民俗民情的精华,以除旧迎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加之我国民族众多,国土广袤,民俗风情各地迥异,甚至于一个县内不同的乡镇、村,都有自己固定的春节民俗风情,是春节欢乐的组成重要内容。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

明天就是初十了,春节过到元宵。正月里在我国的大地,相关风俗人情的节目却正在上演,包括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禳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各地不同的春节传统风俗节目。

舞龙

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有的地方可以延续一整年。也不限于一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一风俗,龙型、材质、方式都不相同,现在的舞龙活动,随着华人的世界各地散在,已不限于中华大地,东南亚、欧美、澳大利亚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龙,可见龙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2)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

龙灯的动作有"龙摆尾"、"金龙蟠玉柱"等。龙的形状有草龙、百叶龙、段龙等。

醒狮

醒狮,是广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对舞狮的一种昵称 [10] ,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江三角洲一带的醒狮是广东醒狮的主流代表。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3)

醒狮原名为瑞狮,意为吉祥如意,直到鸦片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南方,因为“瑞”字方言谐音“睡”,具有民族忧患感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寓意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

从此,“有华人之处,必有醒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 。南狮头上扎有一只角,威猛粗犷,讲究神似,鼓乐激昂,令人警醒。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镇、乡村群众性的狮艺普及也盛况空前。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4)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醒狮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

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

社戏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一种奉祀社神风俗的戏艺活动,有着酬神祈福、文化娱乐或商业相关的意义。代表地区有绍兴社戏、黄冈社戏、安顺地戏等。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后发展为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接近“村庄”的概念。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神的原因。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普遍奉祀土地公,奉祀土地公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土地神信仰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5)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张代敏在《社戏里的“社戏”》中说:“‘社戏’里的‘社’原指土地神……‘社’又是古代划分地区的一个小单位……从顾炎武《日知录》中的‘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看,‘社’便是‘村’。绍兴至今尚保留着‘阮社’‘谷社’这样的村名。每个社有社庙一土地庙,庙里供着土地神,祭社的日子叫‘社日’。

顾名思义,社戏即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它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社戏一般在庙台或草台(临时搭建)上演出。庙台有两种:一为建于庙宇大殿前的天井内,庙台正对像;二为筑于庙门的水上舞台,或称“水台”,观众可坐在船上看戏。社戏一般演3天,多到10天或10几天。

元宵节

元宵习俗,中国民间习俗,全国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关于节日的民俗文化从各篇佳作中也可见一斑。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6)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也称为古代的情人节。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7)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游神赛会

游神赛会,是广东潮汕一项隆重的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游神赛会,即是由游神和赛会两种民俗活动组成。游神,又叫营神,就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在社区里巡视。该民俗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二月进行。期间又夹有元宵节,有些地方把游神与游花灯融为一体,更为热闹壮观。此段时期,城镇商店刚好送走旧岁,喜逢新春开业;在农村,则是秋收冬种与春耕之间的间隙,属农闲季节。游神,潮汕俗称“营老爷”(即抬着神像巡游夸胜),它遍及县城、埠镇至每个乡村,只是规模大小、时日长短、形式不同而已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8)

"啵哩啵,营神正、二月"。此谚指的是说归说,真干起来还不知道哪年哪月呢。但谚语中反映了潮汕地区在正月和二月(尤其是正月)各地游神赛会的习俗。潮汕话把抬着神像或擎着彩旗、敲锣打鼓绕乡游行称为"营",如"营神"、"营标"、"营锣鼓"等。岁时风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指一年之中随时序、节令变换,气候、物候变化在民间自然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一些人为因素渗透其中的年节风俗。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9)

相关活动包括:摆社赛会、赛大猪等

地日

地日来历正月初十是地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地日也称“石不动 ”“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0)

正月初十日,称为石头节,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石头节定在初十日,应该是从初十的十音化来。十与石同音。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旧俗在除夕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

地日,全国许多地区均有这一风俗活动。

贺老鼠嫁女

贺老鼠嫁女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传说在中国很流行。作为中国民间俗信,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1)

旧时中国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由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为不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2)

庙会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万岁山春节大庙会”(农历初一至十六)都是国内有名的庙会,最富有过年的特色。

在庙会上,有不少民俗活动,诸如:摸石猴、窝风桥打金钱眼等。在白云观庙门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认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灾、延年益寿,于是竞相触摸;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书“钟响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钟,就能心想事成,这两项是庙会上最热闹的活动 。随着时代变化,古老的庙会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庙会之时洽谈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内容有舞狮、传统民族花会、现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间手工艺展、特价书市和京剧、武术、杂技专场等。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送蛴蟆

送蛴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蛴蟆节每年都在农历正月十四晚上闪亮登场,蛴蟆节在保持特有地域风情和浓浓乡土情的前提下,已由传统的祈福消灾转变为现代的民俗喜庆节,由地区性的节日吉庆转变为城乡的另类狂欢活动,是南充民俗文化的“土特产”,“疫情终将过去,厚植于川北乡土的民俗节日蛴蟆节绝对会回来的。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3)

相传在明末清初,南充西充河流域一带战乱不已,瘟疫流行,特别是咳嗽的小儿很多,村民人心惶惶。一天,一位得道高人到来,给当地老百姓指点迷津,说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要把“蛴蟆瘟”送走,瘟疫才会离开。当天是正月十四,当晚村民举行了送“蛴蟆瘟”活动,以祈福消灾佑平安。大概是气温上升、春暖花开,加上中药调理,当地瘟疫果然消失,患咳嗽的小儿康复了。从此每年正月十四晚,西充河流域都要举行送“蛴蟆瘟”活动,并且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风靡西充河流域一带山乡民众的地方性节日——蛴蟆节。

腊八粥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4)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是从宋代开始的。徐珂《清稗类钞》即云:“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腊八风俗也受到佛教的影响,相传佛陀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曾经苦修六年,每天只吃极少的食物,变得十分虚弱,尼连河边的两个牧羊女看到以后就拿着牛乳做成的乳糜给佛陀食用,让他恢复了精力。由此佛陀认识到苦修并不能成佛。他走到尼连河中沐浴洗衣,并来到菩提伽耶这个地方的一棵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之后,正好在腊月八日这一天开悟成佛。因此腊月八日成为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信众用浴佛和食用腊八粥这些做法来表达对佛陀的纪念。

秧歌拜年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5)

秧歌拜年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 秧歌拜年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踩高跷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6)

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7)

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踩高跷在吴堡一带又叫“踩拐子”。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广东的汕头、揭阳、潮州、汕尾等地 ;中国香港; 泰国;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揭阳市普宁市、惠来县,汕尾市陆丰市 ,潮州市潮安区,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区。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源溯明代。

寺面镇春节舞狮(舞龙醒狮庙会菩萨巡城)(18)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您的家乡有哪些风俗活动,欢迎下面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