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

摩尔根通过一系列的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后来摩尔根又不断的实验,进而发现了遗传学第三大定律——连锁互换定律。

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这种现象。

一,伴性遗传的由来

1、伴性遗传的由来:

基因决定性状

等位基因决定相对性状

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 ↘

决定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 ↙ ↘

常染色体遗传 伴X染色体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 ↘ ↓

伴X隐形遗传 伴X显性遗传 无显隐之分

2、XY染色体区段划分(如下图一所示)

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1)

图一 XY染色体区段划分

二,伴性遗传的分类

(一)、伴X染色体的隐形遗传

1、典型病例:红绿色盲,血友病

(1)红绿色盲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太鲜艳了,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认为这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是部分色盲,分为红色盲和绿色盲。只是色盲中的一种。患者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2)

图二 红绿色盲检验

(2)血友病 血友病的原意是"嗜血的病"就是说这种病人由于经常严重出血,要靠紧急输血以挽救生命,成了"以血为友"的疾病。在十九纪世的英国王室出现了血友病,并波及了欧洲各王室。维多利亚Victoria这位有着欧洲祖母之称的女皇,是历史上一位最著 名的血友病携带者。而且是一种伴X隐形遗传病。 A(甲)型血友病: 缺乏第八凝血因子。 B(乙)型血友病: 缺乏第九凝血因子。C(丙)型血友病: 缺乏第十一凝血因子。 血友病是一种终身性的出血性疾病,应对携带者作产前检查,控制患儿及携带者的出生,以期达到降低人群的发病率,做到优生。血友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

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3)

图三 血友病

(3)特点

①男多于女,男大约占7%左右,女占0.49%左右;

②交叉隔代遗传,隔一代有病;

③女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4)

图四 红绿色盲遗传图谱

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5)

图五 血友病遗传图谱

(二)、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1、典型病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肾小管遗传缺陷性疾病,有低血磷性和低血钙性两种。

2、特点

①女多于男;②世代遗传;③男病,母女一定患病。

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6)

图六 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型

(三)伴Y染色体遗传

1、典型病例:外耳道多毛症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又称人类印第安毛耳外耳廓多毛症,该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基因,所以这些基因只能随Y染色体传递,由父传子,子传孙,如此世代相传。因此,被称为"全男性遗传"。

2、特点

(1)男病女不病;(2)父亲患病其儿子一定患病。

关于伴性遗传的十个问题(伴性遗传的由来及分类)(7)

图七 外耳道多毛症遗传图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