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剪纸以苗族绣花样最为丰富多彩。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但却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据说苗族曾有过自己的文字,由于历史上多次战乱和种种原因,后来失传了。其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是靠神话传说和古歌、长诗传承下来的。但这些文化形式不能完全记载苗族人民对历史文化的多层认识,而且还会有一种抽象的模拟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走样和变异。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1)

苗族绣花剪纸以图案的形式,记载了苗族的发展历史

苗族绣花剪纸相对保持苗族历史原义,弥补了无文字不稳定的记载方式的缺憾。苗族剪纸的历史在《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一节中有明确的叙述。歌中描述苗族先民远古时期从东方向西方大迁徙的情景,歌中唱到:“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纸花。”即使在这样艰辛的迁徙环境下,妇女们仍把针线、纸花当作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由此可见,苗族居住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很早就有剪纸、刺绣了。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2)

随着民族的大迁徙,中原古代文化流入贵州,促进了苗族文化的发展。苗族除了在宗教活动中偶尔用几种图案极简单的剪纸外,还在刺绣上用到剪纸,而且花样极繁,平常我们所说的苗族剪纸,主要是指绣花样剪纸。

苗族剪纸,主要以刺绣花样为主,又称“绣花纸”

苗族人十分讲究服饰装饰,不仅妇女衣裙要绣花,连男子的衣裙也要绣花。榕江平水地区的一户苗族农家,至今还保存有两套清乾隆时期的男女服装,上面绣满了彩色花纹。苗族刺绣花样俗称“苗花纸”“剪纸”“绣花纸”。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3)

刺绣剪纸一般来说都是刺绣艺术衍生出来的。《唐书·南蛮传》中有一段讲刺绣的:“丈夫衣服有衫袄,大口袴,以锦绣及布为之。”苗族制作刺绣时,有些绣法,是按织物经纬线纵横交叉点定针脚位,不需要画刺绣底图就能完成图案的组合。

其他如平针绣、辫子绣等一些绣法,必须在绣面上描画出底样才能刺绣,用剪纸贴在绣面上比画的图案醒目且又省工,并可在剪纸上把刺绣工艺交待得明确无误,这就给苗族刺绣带来极大的方便。除少数人、少数地区因习惯仍直接在绣面上绘画样外,绝大多数人采用剪纸。他们把刺绣剪纸称为“给蔸”“给亩”“斑亩”。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4)

刺绣是苗族妇女一生的主要工作之一,她们从小就要学会绣花,一般都能自画自剪,到出嫁前必须绣出十几床被面,若干枕头、帐檐、鞋花,出嫁后还要绣袖花、围腰花、背带花、童帽花、鞋子花。有些画得不太好或不会剪的人,就向别人讨要。一些头脑灵活、剪得好的人便剪些绣花样到集市上卖。在剪纸流行地区,每逢赶场天都可见到集市上摆摊卖绣花样的。这类半专业,剪艺又好,剪法熟练,制作精致的人,对推动剪纸艺术的完善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5)

苗族民间剪纸保持着古朴的遗风,其图案构成和人类起源以及苗族西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过几次大的辗转迁徙,以及由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所决定,其题材也以神话故事、远古传说和鸟兽鱼虫、草木花果为主。这些剪纸形象记录了远古时代迁徙到莽莽森林的清水江流域苗族人民,一边筑巢、狩猎、刀耕火种、农耕,一边学习驯育牲畜,推进社会从野蛮到文明过渡所做出的贡献。它们既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有非常丰富、深邃的历史意义,是苗族剪纸最精彩的部分。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6)

在苗族妇女服饰的袖花拼条和围腰绣纹中,所描述的那些动物,深深烙印着苗族在古老渔猎时期由于对自然界无法认知而感到神秘,视动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对之产生的敬畏和崇拜的痕迹。当这种崇拜与氏族祖先崇拜结合起来的时候,动物不仅成为人类的朋友,还成为人类的祖先。

苗族妇女把众多富于神话色彩的剪纸图案,融汇在围腰和衣袖上,借此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崇拜,并世代相传。这些纪念祖先们远古生活和西迁的符号纹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民俗意识的“活化石”。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7)

苗族民间剪纸除了表现远古传说和神话故事之外,还着重表现在对鸟兽鱼虫和花草树木崇拜的观念和行为上。其中鸡、鸭、鹅、龙、虎、牛、猫、狗、兔、蝴蝶、喜鹊等,都被用在服饰的各部位上。她们精心地塑造出昂首奔腾的烈马,振翼欲飞、造型优美的凤鸟,活泼可爱的兔子,尾卷背曲、头生双角的牛龙等以动物为中心的主题刺绣。苗族剪纸纹饰作为服饰装饰的传统组成,是其漫长历史演变过程形成的必然结果。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8)

湘西苗族锉花以踏虎乡锉花为代表,融合汉族文化,成为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湘西苗语称剪纸绣花样为“本”,剪纸成为“锉本”。湘西苗族锉花主要流行于东支苗区,有湘西凤凰、吉首、花垣等县。东支苗区毗邻中原,且苗区内本身就以汉族居多,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经济、文化相对于其他苗区发达。明清以来,文人文化也很发达,生活习俗也与汉族差不多,所以苗族刺绣装饰的功能、内容和形式已经脱离了单一的部落徽记的功能,融合了文人文化的倾向,成为一种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9)

作为锉花,苗族锉花与汉族剪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苗族的剪纸绣花样分以衣裤花边、围裙花、鞋花、帽花、裤角花和童装纹样为主的服饰类剪纸以及以帐檐花、枕头花、荷包花、帐檐飘带花为主的日常物品类剪纸两大种类。苗族信奉“万物有灵”,崇尚自然,崇拜许多动物和植物。苗族人民认为不同物种因灵性的存在可以“互渗”。

剪纸除了表现传统不可替代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外,还有明清官宦人家的生活情景以及戏曲人物。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都近于写实,可以做单独欣赏性的艺术。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10)

泸溪县踏虎乡的锉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踏虎锉花不仅用于服饰刺绣,还被广泛用于民间建筑、礼仪、社交、祭祀、巫傩等活动中。这一带“盘瓠文化”繁盛,锉花中的不少内容均与盘瓠文化相关联,成为盘瓠事象艺术的体现和活化石,如儿童“狗脑帽花”图案中就有盘瓠崇拜的遗痕。


苗族刺绣的起源(苗族崇拜先祖敬畏自然)(11)


沈从文先生曾著文高度盛赞踏虎锉花说:“当踏虎花样流行时,二厅城中的绒线铺,为便利顾客做生意,还得从漂乡货郎手中批买踏虎花样,连同发售。这种花样既吸收了乡村妇女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也增进了她们的爱美情感,并且还和当地人民实际生活发生联系,论作用,自然远比年画和窗花意义重要得多,也复杂得多。”

苗族剪纸与刺绣紧密相连,苗族姑娘从小就和家中的长辈学习剪纸和绣花,依靠这种辈辈传承的方式,使剪纸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民族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