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

春秋时的卫国位于今天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属于殷商文化圈范围。这里原来是殷商旧都,商朝灭亡后,周朝将这里分成三个国家,朝歌以北为邶,朝歌以南称为鄘,朝歌以东为卫,邶、鄘两地后来被卫国吞并,所以这一地区在春秋时均以"卫"称之。

《诗经》中的《国风》篇有十五国的国风,《卫风》占了很大比例。包括邶、鄘、卫三风在内的《卫风》共计 39首,是反映卫人生活的一面镜子,完整的向世人展现了卫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1)

一、《卫风》中的卫国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

依据传说,卫地是水神共工的故乡,卫人之民是共工之后,共工是历史上著名的桀傲不训之徒。传说里共工与祝融大战失利,怒触不周山,致使天塌西北,地陷东南。 做为殷商后裔的卫人,在周朝建立后,也是屡次反抗周朝。

《卫风-有狐》中写道:"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桥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的身上没衣裳。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浅滩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腰带不像样。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衣服我心伤。"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2)

这首诗写的是卫国阶级矛盾突出,很多穷苦的卫人连衣服都没有穿的,因此卫人对统治者的抗争也是非常激烈。卫人在《卫风》中,用"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来讽刺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将这些上层贵族比做贪婪的老鼠,表现出卫国人民强烈的反抗精神。卫人痛恨贵族阶层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批判黑暗的社会风气,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幸福社会。

《卫风》中还有一首《定方之中》是这样写的:"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升彼虚矣, 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騋牝三千。"

这首《定方之中》的背景是卫国懿公时,荒淫腐败,民心离散。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卫,卫人不愿意为懿公卖命,结果卫懿公被狄人杀死,卫国也险些灭亡。卫国遗民不足千人渡过黄河,在齐、宋两国的支援下,先立戴公,戴公死后又立文公。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前642年,卫文公率兵击退邢、狄联军,次年又讨伐邢国,卫国逐渐强大起来。卫文公无论文治武功都称得上卫国的中兴之君,这首《定之方中》便是卫人对他的歌颂。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3)

卫人善恶分明,统治者有道时,人民拥护他;统治者无首时,卫人则会起来反抗。卫庄公时, 大兴土木,卫国工匠终日劳作却得不到温饱,工匠们于是发生暴动,卫庄公被杀;卫出公时, 对出公不满的工匠又发动暴动,卫出公出奔越国,后来也死于越地。这两次工匠起义,都是卫国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也是卫国统治者荒淫无度的写照,正是卫国统治者昏庸无能,使得卫国始终只是一个小诸侯国,无法称霸中原。

二、《卫风》中的卫国祭祀风俗

先秦时期的祭祀,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大事,故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邶风》《鄘风》《卫风》中都有卫人祭祀和占卜的记载。卫地风俗,祭祀都在桑林中举行,《卫风》中就有许多关于在桑林舞蹈和祭祀的描写。《鄘风·桑中》有"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的诗句,《邶风·简兮》也记载了卫人祭祀时跳起万舞的场面:"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4)

万舞是周代典型的乐舞,是一种求雨时跳的舞蹈。在求雨过程中,巫师和女祝们跳着"万舞",这是一种"无形之舞",也就是不穿衣服的裸舞,女巫和女祝们用女性裸体引诱阳性的神灵,企求神灵降临,为卫人带来甘露。卫人认为天地交合,会降雨滋润万物;而男女交媾也能生万物,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卫人这种古老的求雨活动,被《卫风》的诗歌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成为今天人们研究周朝祭祀的一个有力的例证。

三、《卫风》中的卫国经济

卫国地处商朝故都,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小麦是卫地的主要农作物,《鄘风 ·载驰》有"芃芃其麦"之句;《鄘风·桑中》也有"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之句 。至于卫地的经济作物,有《邶风》中提到的匏、葑、菲、荼 、荠等等,它们今天的名字分别是蔓菁、萝卜、苦菜和甜菜。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5)

卫国境内有黄河、淇水,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毋逝我梁,毋发我笱"中的"梁", 指的是卫人设置的捕鱼的一种方法,就是在河的中央,垒起一个石坝,中间留一个缺口,下面张网以待,鱼从中游过时,便会自投罗网。"毋发我笱"中的"笱"是一种竹制的捕鱼工具,类似今天的鱼篓,放在梁的缺口中,捕捉顺水游来的鱼 。《卫风》中还有"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的诗句,证明当时卫人已经广泛的利用渔网捕鱼了。

《卫风》中也提到卫国的许多手工业,"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中的 "组"指的是织布的机杼,证明卫人当时能用丝或者棉制成各种衣物。"衣锦耿衣衣"中的"锦"是里面绵织的衬衣,"耿"是罩在外面的外衣,说明当时卫国贵族们平时都是穿着绵衣罗衫,也反映了卫国纺织业已相当发达。

《卫风》还描写了许多青铜器。《邶风·击鼓》有"踊跃用兵"句,"兵"指的是青铜戈一类的兵器;"公言赐爵"中的 "爵"是一种青铜酒器;"我心匪鉴" 中的"鉴"是青铜镜。《卫风-淇奥》中还有玉石加工的描写,"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便是对玉石加工技术的生动描述。"切、磋"是先用刀斧切割,然后再磨光;"琢、磨"是对玉石制品雕刻、磨光,证明了卫国玉石制作技术相当发达,工序很多。《卫风·邙》写道:"邙之蚩蚩,抱布贸丝",说的是一个卫国小商贩拿着钱到乡下去买蚕丝的情景,说明卫国早就脱离了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普通的卫人也可以将货币作为交换手段。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6)

卫国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卫风》的很多篇都提到了"车"这种交通工具,比较有名的有"狐裘蒙戎,匪车不东","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这些诗句,在不同的方面对卫国马车的性能、装饰 、数量进行了描述,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 "车"这种交通工具在卫国的普遍性。

《卫风》是卫人生产生活时创作的诗歌,对卫国经济生活的反映,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史学价值。《卫风》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卫人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程度。

四、《卫风》中的爱情

《卫风》青年男女爱情诗占了很大比例,描写得特别生动。卫国的青年男女,不仅能一起载歌共舞,也可以彼此传递爱情信物,这都说明春秋时期男女交往方面有着相当程度的自由。《邶风·简兮》中,女主人公可以大胆地说出对男方的思念:"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这首诗歌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要问小姐姐我在想谁? 我在想念西方那位美男子啊!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7)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赐爵",是一位青年女性对情郎的热情赞美。"简"是指情郎落落大方;"公庭"指的是宗庙。这位小姐姐的情郎在宗庙举行的舞会上,站在舞队的最前方,他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跳的舞如猛虎一般摄人心魂,连国君都赏给他美酒。小姐姐这么大胆的表白,体现了卫国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奔放与自由。

《式微》描写的是一对恋人约会时等待的情景。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 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恋爱中的男女约定了见面的日期,但是姑娘迟迟不来,等她的傻小子一直等到天上下露水,脚下的土地变成了泥泞也不愿意离去。《静女》与《式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宁静美丽的姑娘约小伙子在城隅相见,可是姑娘的身影迟迟不出现,也不知道她故意藏在哪里,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四下寻找。短短十六个字,把一个美丽、俏皮的姑娘和一老实、纯朴的小伙写得栩栩如生。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8)

卫国小伙和姑娘的约会一般喜欢选择在桑林之中。这里空气清新,也没有人打扰。所以《鄘风·桑中》说:"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一对青年男女在桑林中幽会,到上宫游玩,共同度过美好的一天,难怪送别时会依依不舍,小伙把姑娘送到淇水边也舍不得分离。

五、《卫风》中的爱国精神

卫国虽然人杰地灵,但是昏君特别多。在这些君主的统治下,卫国人民负担沉重,他们夹在齐、晋争霸之间,又总受狄人侵略,国家多难。但正是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卫风》为我们展示了卫国人民的爱国精神。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9)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 不能旋济。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这首《卫风-载驰》背后,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许穆夫人是卫懿公的妹妹,深受卫国文化的熏陶,不仅文采飞扬、还能歌善舞,后来嫁给了许国的穆公。卫懿公是酷爱仙鹤,整天与鹤为伴,终日不理朝政。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入侵卫国,卫懿公准备派兵抵抗。但是卫国的士兵都说:"你不是拿仙鹤当宝贝么?那就让它们帮你去打仗吧!"卫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结果战败而死。

许穆夫人得知卫国国破君亡,悲痛欲绝,毅然决定回去救国。她的丈夫许穆公不但不帮忙,反而百般阻挠。许穆夫人大怒,对那些尾追堵截的大夫们破口大骂,只得放行。她说服了齐国出兵救卫国,使齐桓公派兵前往漕邑帮助许穆夫人的另一个哥哥卫文公稳定了局势,保全了卫国,卫国才在后来实现了"文公中兴"。

诗经卫风全文(细读诗经-卫风)(10)

《载驰》说的就是许穆夫人的这段故事。"既我不嘉,不能旋反"表达了她回救卫国的坚强意志,也表达了着对齐国的感激之情。这首诗相传是许穆夫人亲笔所做,后被孔子收入在《诗经》中。

《卫风》产生于周朝礼乐文明时代,又因为卫国是商朝故都所在地,所以深深的烙上了周和商的文化印记。三十九首卫诗向我们展示了淇卫之滨、桑间濮上卫人自由欢快的恋歌和古老的习俗,也可以看卫人嫉恶如仇的性格、为国家不计生死的情操。《卫风》把卫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风俗文化,如一幅画卷般的展示在后人面前,留下了绵远流长的殷周余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