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

作者:江月白

“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这是她生前高唱的歌。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是她最后发出的呐喊。

“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是她留给儿子最后的叮嘱。

话音落,枪声响,这位年仅31岁的巾帼英雄牺牲了......

我相信,若有来生,她还会毅然决然地选择这条流血的抗日道路。纵使头破血流,也要为国家拼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就是巾帼铁骨女英雄——赵一曼,

同时也是电影《赵一曼》的原型。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1)

1

1905年,赵一曼出生在四川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中,可她身上却没有一丝地主阶级遗留下来的旧思想和破陋习,从小就展现出了优秀的革命性和先进性,21岁的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光荣的党员,也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

在她的革命道路上,她遇到了爱人陈邦达,与其相识相知相爱相守,1929年2月,天气还没有完全暖和起来,她赢来了人生极其重要的一天,伴随着阵阵婴儿啼哭,她成为了一位母亲,也许是太过于盼望和平安宁的日子,她给孩子取名“宁儿”。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哪个母亲不想随时随刻带孩子在身边,可是她却不能。也许正是因为成为了母亲,才不忍心看着更多的孩子在战火中流离失所,也更加坚定了她抗日的决心。

“母亲不能陪着你了,母亲要去干一件大事!”她内心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但是亲情与国家民族命运相比,她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临行前,她抱着宁儿走到了照相馆,留下了此生与儿子唯一的合影。此后,她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抗日的道路......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2)

1935年秋,她担任了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1师第2团的政治委员。

同年11月,她和团长带领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在一座山里,勇敢的战士们,面对敌人的包围圈,没有丝毫退缩,紧握刀枪,勇猛前进,拼着一股热血也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她沉着冷静地分析战情,协助指挥部队开始了激战,连续打退敌人6次进攻,但由于敌众我寡,始终无法冲破敌人包围,她看着身边战士们纷纷倒下,血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战旗......

2

不幸的是,她也被敌军击中。

一颗子弹穿过了她的身体,昏迷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沦为了日军的俘虏,环顾四周,她心中立刻明白了接下来要面对的疼痛会是此刻的百倍千倍,她没有丝毫畏惧,因为她早已无数次地告诉自己“我是中华儿女,宁死不屈!”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3)

日军用马鞭狠狠地鞭打她的伤口,伤口止不住地往外流血,可恨的日军竟然用钢钉扎进了她的伤口之中,这是多么钻心的疼痛啊。她越不肯招供,日军对她的折磨就越狠,皮肉都被烙铁烧焦了,这烙铁不仅烧在了她的身上,更是烧在了她的心中。

她反抗着喊道:“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是啊,烈火焚烧般的疼痛都无法改变她所坚定的信念!

就这样,赵一曼宁死不屈,日军没有得到丝毫可用的口供。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4)

在被送往哈尔滨医院治疗之后,她悄悄地和看守她的警察与护士倾诉心声。同样身为华夏儿女,看守她的人被她对祖国的一腔热爱所深深打动,愿意帮助她逃离日军魔掌。

于是,这便成为了她对于生命的唯一希望。

1936年6月28日,在两人的帮助下,她成功地逃离了日军的魔掌。

此时的她本可以找个地方隐姓埋名从此不再受苦,但她心里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祖国,她是一定要为祖国和民族奉献一生的,就像她诗中所写的那样: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短暂休息了一日,她便又开始奔向抗日前线,但这次上天没有眷顾英雄,她在前往抗日途中又一次落入了日军的手里,这一次等待她的,是更加残酷不仁的暴行。

老虎凳、辣椒水,甚至对她使用了电刑,我们很难想象到她都经历了怎样惨绝人寰的折磨......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5)

看着遍布全身的伤口,她知道可能无法亲眼看到心愿实现的那一天了。

无论敌人对她使用了多少种刑具,都无法从她嘴里获取情报,这让她变得没有了“利用价值”,就这样,赵一曼即将被押回珠河县枪决。

在火车上,看着窗外国家壮丽的河山,她充满了愤怒,有哪一个英雄儿女能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者荼毒?

但她始终相信正义的一方终会打败邪恶!日本帝国主义必会被打倒!中国共产党必会迎来胜利!有一天,日军会顶着羞耻的头颅被赶出中国!

3

她不怕牺牲,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是不自觉地流下了泪水。

她此刻多么想再见到宁儿可爱的脸庞,但此刻的她更想告诉宁儿,永远都不要忘记国家和民族的仇恨。

“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这是她留给儿子的遗书,字字饱含了对儿子深切的期许和浓浓的爱。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6)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7)

火车缓缓停下,她被押送到了游街的大车上。

珠河县,这是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她和战友们一起拼过命、流过血的地方啊。“如果今天我的牺牲能让更多的人选择抗日,我的死便是有意义的”面对死亡,她从容不迫,敌人举起屠刀的那一刻,她仍然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子弹穿过她的胸膛,赵一曼虽然倒下了,但会有一个接一个的赵一曼再站起来,抗日的火焰越烧越高,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反抗必然打败侵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

大街上胜利的简报频传,所有中国人民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赵一曼所期盼的终于实现了,所有和赵一曼一样为中华民族奉献生命的英勇烈士们所心心念念的愿望都实现了,日本帝国主义被彻底地打倒了,日军如丧家之犬一般仓皇而逃,这激动人心、一雪前耻的时刻真是大快人心!

4

革命英雄董必武同志为赵一曼烈士写诗,写尽了她伟大的一生:

“革命潮声杂鼓鼙,宜宾儿女动深闺。

焉能照旧营生活?奋起从军弁易笄。

北伐旗开胜未终,叛徒决策反工农。

招来日寇山东阻,民族危机迫再逢。

北去南来党命御,不因负病卸仔肩。

工农解放须参与,抗日矛头应在先。

抗倭未胜竟成俘,不屈严刑骂寇仇。

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

“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这是陈毅将军对她的评价,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赵一曼烈士必将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1946年7月7日,哈尔滨市为了纪念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8)

1960年,赵一曼烈士纪念馆对外开放,2015年9月19日,完成陈列布展升级改造,再次正式对外开放,前往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9)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也陆续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用光与影的艺术重现了烈士风姿,也让大家永远记住了这位为抗日献身的女英雄赵一曼。

奔赴战场的文案(她只身奔赴战场)(10)

行走在一曼街上,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洒落在路面上,行人川流不息,热闹非凡,这条街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路过一曼大街的每一位市民,都将赵一曼烈士永远留存在了心里,永久瞻仰!

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