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

人们对潘金莲的认知基本来自影视资源,只看到她为情而毒夫的一面,却没有深究她悲凉曲折的人生背景。单凭她的反面,就让她为天下所有不捡的女人代言,其实对她是不公平的。

潘金莲成名于《金瓶梅》而雏形于《水浒传》。《金瓶梅》对潘金莲经典女性形象的塑造,比《水浒传》塑造得更丰满更逼真。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1)

《金瓶梅》塑造的潘金莲形象

确切地说,潘金莲是古代封建社会,女人附属于社会,附属于男人,不可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剧缩影。岂不知,成了后世女人形骸放浪的典型。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2)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放浪一镜

至于风情万种的潘金莲为什么会成为那等女人?应该联系她的人生遭遇而客观地认识。无论《金瓶梅》时代还是《水浒传》年代,人都是为物欲所驱使,或为钱,或为色,或为名利等。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3)

水浒剧中挨了一竿的西门庆眼里流着涎望着潘金莲

在被物欲扭曲了人心的变态社会中,基本上抛弃了做人应有的尊严。小说和戏剧里,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的意义,就是集中反映那种社会现实的焦点。

潘金莲本是一个心灵手巧且有才艺的女子,从她针线茶饭和琴棋书画方面的细节可以见得。至于她的红杏出墙,自身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4)

水浒剧中潘金莲期惊心动魄地看着西门庆

但主要的责任应该由这几个人承担。

第一个是张大户和张大户的婆娘。张大户的贪色及其婆娘的妒嫉,至少埋下了出墙红杏的种子。如果没有他们的龌龊行为,潘金莲就不会嫁给武大郎。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5)

张大户整日缠着潘金莲不放过

第二个是武大郎。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武大郎抱得美人归,却没有权衡自己有没有藏娇的金屋。他天然的劣势,又给红杏施了肥浇了水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6)

水浒剧中武大郎和潘金莲扮演者业余起跳

第三个是武松。武松把他心目中伟大的哥哥强塞给嫂嫂,是不理性的。更重要的是对潘金莲的轻浮言语过激。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7)

水浒剧中武松恶语怒斥轻浮的嫂嫂

武松应该看到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不论外形上还是内心里是委曲求全,并非完美结合。

在嫂嫂春意盎然中猥亵小叔子时,如果他能理性地说:

“嫂嫂,常言道,长嫂似娘,武松也是七尺男儿,视嫂子如娘。武松知道嫂嫂嫁给哥哥太委屈了,如果嫂嫂感到太屈,武松让哥哥写一封休书,但武松决不能违背伦理。”

嫂嫂听了暖心的话,至少有些心理慰藉,自然会收敛些。

武松不仅仅是言语过激,更过分的是当着潘金莲的面,神情凝重地嘱咐武大千万要看好门户。他的过激行为,对出墙红杏直接是拔苗助长。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8)

水浒剧中武松的不慎言行

第四个是王婆子王干娘。凭一张烂嘴能教唆得织女害相思的马泊六,直接将墙扒了个大豁口,还搭了一架梯子大肆邀蜂鼓蝶,煽情纵欲。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9)

王婆子在茶馆撮合西门庆和潘金莲

第五个就是直接摘了红杏的西门大官人。连阳谷县县太爷也让七分的重量级人物,拿下一个弱女子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10)

水浒中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欢时被捉

其实武大郎被害,潘金莲充其量只是个从犯而已。只是她作为武大郎的娘子,不想背负全责也不行。因为封建社会禁锢女人的三从四德,早就把一切捆绑在她身上了,容不得女人有一丁点儿出格的行为。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11)

水浒剧中潘金莲的最终下场

事实上,从谋划到实施毒害,都是王婆子一手所为。她有多毒辣可恶,从她的话里一目了然。

王婆道:如今这捣子病得重,趁他狼狈里,便好下手。大官人家里取些砒霜来,却教大娘子自去赎一帖心疼的药来,把这矮子结果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潘金莲听了吓得直摆手,并非她想要的结果。可是,左边是王婆子的威胁恐吓,右边又是西门庆的撑腰,夹在这二人中间,换谁谁会迷失方向。

潘金莲端着毒药颤颤巍巍几次都下不了手,是王婆子抢过来强灌了下去的。王婆子为了抛去自己身上的火,把潘金莲推上风口浪尖。

潘金莲为什么是良家妇女(潘金莲为什么成了不守妇道女人的代名词)(12)

水浒剧中王婆子给武大郎强行灌毒药

时下有靓女总是对着小视频亮相时这么说:

“男人只要有了钱,到处都是潘金莲;女人只要身材硬,遍地都是西门庆。”

言中之意,女人谁也有可能变成潘金莲,男人谁也有可能成为西门庆。就看环境这口大染缸怎么染了!

所以说,社会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人却改变不了社会环境。潘金莲的负名誉是为社会背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