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很美味刘净应聘(爱很美味中刘净的职业转型)

最近,让观众大呼不过瘾的网剧《爱很美味》已经完结,剧中三名女性的爱情故事贴近生活又笑料百出,不仅如此,这部剧还关注到了女性在职场的遭遇以及打拼的艰辛。

回到生活当中,我们大多数女性既不拥有方欣那样让人嫉妒的美貌,也不像夏梦那样霸道女总裁附体,最贴近我们的当属刘净这个角色——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着一份稳定却不喜欢的工作,渴望遇到爱情,但绝不凑合将就。

爱很美味刘净应聘(爱很美味中刘净的职业转型)(1)

《爱很美味》左起:方欣、刘净、夏梦

疫情过后的某一天,30岁未婚未育的刘净被单位当做定时炸弹裁掉了。在银行工作的几年里,刘净挂着程序员身份,却始终做着运维工作,这让她在后续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身为女性,我们都会心生气愤、感到不公,但同时也看到了温水煮青蛙的现实桥段。

如同剧名《爱很美味》一样,刘净的兴趣爱好是做饭,不是简单的家常菜,而是拿的出手的私房菜。味觉敏感、审美独到,以及对美食的热情投入,让刘净收获爱情的同时也翻开了职业新篇章。

遭遇裁员危机是刘净开启新职业的契机,但支撑她完成这一转型的恰恰是她从小到大执着的兴趣爱好—— 研究美食。平时总是听到人们说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真正实现的却少之又少,兴趣到底能不能当成职业呢?刘净有什么底气敢把兴趣当职业呢?我们借由生涯领域的兴趣金字塔来分析一下。

01 什么是兴趣金字塔

金树人博士的《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是这样讲兴趣的:

“兴趣”的英文是interest,拆开来看是inter-est(May,1983),以存在主义的观点看,“兴趣”是指进入某项活动(inter)之后,产生了高峰经验(est,英文文法中比较级的最高级)。

这很好理解,那些让人感受到愉悦,吸引着人们想要再去体验的事物被称之为兴趣爱好。初次见面时人们常常会交流彼此的兴趣爱好,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健身、滑雪、旅游……

爱很美味刘净应聘(爱很美味中刘净的职业转型)(2)

图片来源:《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兴趣金字塔

没错,这样的回答正是兴趣金字塔的最下层“感官兴趣”,也就是简单的通过感官刺激产生的兴趣—— 飙车电影很爽、悬疑电影惊心动魄、娱乐电影让人开心;健身很酷帅、滑雪很刺激……我们在感官兴趣中获得了享受,源自一种原始的吸引力。然而,感官兴趣形不成能力,除了让人一时爽快,并不能让人产生价值感。

当我们感到对某件事有兴趣并且开始研究学习的时候,这时候兴趣就上了一个台阶,来到了“自觉兴趣”阶段。比如,从喜欢看漫画到尝试画漫画,从爱看电影到开始写影评,从观看单口喜剧到学习怎么更幽默的吐槽生活……这些就脱离了原始刺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了,并且,兴趣逐渐发展成能力了。

画漫画、写影评、培养幽默感等等这些短期无法兑换出价值,但画漫画可以练习对人或事的重点抓的更准;写影评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和提升鉴赏能力;幽默感可以让人际关系更润滑。而且,能力是可以迁移的,这些暂时看似无用的自觉兴趣,在带给人愉悦感的同时,会增加生活的充实感和可能性,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接下来,随着兴趣爱好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总会遇到困难或者瓶颈。发现练吉他太枯燥,不知啥时候才能自弹自唱;准备已久的文章投稿一再被退稿;拍摄剪辑太耗费时间;写不出好笑的段子……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会放弃,也有一些人选择坚持。坚持本身需要强大的内驱力,仅仅依靠感官兴趣和自觉兴趣是难以支撑的,只有那些与你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兴趣才能被坚持下来,这就是兴趣金字塔的最顶端“志趣”

简单的说,你内心所坚定的,能在当中收获价值感和成就感,决心有所作为并愿意为之努力的,这就是志趣。志趣可以对抗前进之路上的倦怠感,增强排除万难的信心和勇气。

比如,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兴趣启蒙来自于凡尔纳的《地心游记》,1978年开刘慈欣始创作科幻小说,直到1998年才终于发表第一部作品。这20年间刘慈欣经历了无数次退稿却依然没有放弃,利用工作之余持续写作,在娘子关电厂工作30年,笔耕不辍30年。刘慈欣并不觉得辛苦,对科幻世界的向往和热爱让他乐此不疲,甚至成为他对抗平淡生活的动力。

这就是志趣的力量,刘慈欣不是因为一心想成名才去写《三体》,相反,恰恰是因为志趣的力量推动他最终写出《三体》并得到了世界文学的认可。

02刘净的兴趣金字塔

兴趣金字塔共有三层,最底层的是“感官兴趣”,产生兴趣后付诸学习和钻研,逐渐发展出能力的阶段叫做“自觉兴趣”,与自身价值观相符,有着明确的方向和足够的动力为之奋斗的就是最高等级的兴趣“志趣”

《爱很美味》中的刘净就是这样,对美食的热爱从小到大贯穿在刘净30年的生命中。上学时刘净成绩一般,很喜欢看菜谱;和朋友一起去吃街边臭豆腐,在3、4种调料中她能笃定的选择香菜、不要折耳根;喜欢把蛋糕切开,美美的摆盘。

在这个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对美食的“感官兴趣”—— 好吃、好看。

爱很美味刘净应聘(爱很美味中刘净的职业转型)(3)

爱很美味刘净应聘(爱很美味中刘净的职业转型)(4)

大学毕业后进了银行做网络运维的工作,呆在舒适圈让刘净的计算机专业被按下了暂停键,她不喜欢这份工作,她喜欢做饭,因此业余时间都用来品尝美食、炮制美食。尽管刚毕业工资很微薄,但她愿意消费在高档餐厅和五星级酒店,一个人尝遍各种佳肴,研究这些好吃的是怎么做出来的。在剧中,刘净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给你做好吃的。”

疫情期间,给爸妈掉着花样做饭,帮楼上邻居照顾孩子每天送饭,剧情后半段又给在剧组做副导演的男朋友送爱心便当。不仅如此,她还持续用直播的方式将料理全过程分享出去,成为了一名美食博主。

我们看到刘净进入到了“自觉兴趣”的阶段—— 喜欢美食、善于烹饪,并且乐于分享给身边人,被贴上了“美食博主”的标签,刘净在美食领域展现出了高于常人的能力。此时,兴趣已经发展成能力了。

爱很美味刘净应聘(爱很美味中刘净的职业转型)(5)

疫情过后,刘净遭遇裁员危机,由于本职专业一直没有精进,造成她在计算机行业再就业非常困难。在迟迟遇不到真爱又丢掉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她并没有丢下烹饪这个爱好,相反,这成为了她打发焦虑生活的唯一乐趣。

一直以来,刘净不仅保持着对美食的敏感度,还投入大量精力钻研食谱、精进厨艺。剧中有一段刘净挑战雪花鸡淖这道隐藏川菜的详细描绘,准备工作是极其复杂的。

首先要给鸡胸肉去筋,再花半小时将鸡肉剁成肉糜,然后用蛋清、姜汁等调料上浆,下锅翻炒。火候和调料配比的掌握自然不用多说,仅仅是备料就让人望而却步。但是剧中刘净连续尝试了4次,炒完不对味放到一边,又重新开始备料。光是剁4次肉糜的时间就要两小时,加上给鸡胸肉去筋、提取蛋清等等,刘净丝毫不觉疲惫,全然投入的研究这道现在几乎无人染指的传统川菜。

这样的人做不成美食,还有什么人能做成呢?从原材料到口味,再到摆盘,想把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呈现给所有人,这就是刘净的“志趣”。也正是这样的志趣促使她最后决定开私房菜,将烹饪美食进行到底。

从程序员到私厨,刘净迈出了职业转型的第一步。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刘净的父母也不支持她开餐厅,觉得没经验、不稳定、风险太大,但是她首先用精湛的厨艺征服了父母的味蕾,又拿出写好的企划书告知父母这不是头脑发热的决定,最终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爱很美味刘净应聘(爱很美味中刘净的职业转型)(6)

我们看到,从感官兴趣攀升到志趣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意味着不会遇到瓶颈。简单的事情谁都能做,但要想成为佼佼者,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克服的了倦怠感、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

回看我们自己,现在处于兴趣金字塔的哪个阶段呢?那些没坚持下来和坚持下来的事物,对你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现在从事的职业是你的兴趣所在吗?又该如何应对职业倦怠,保持职业生命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一一攻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