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赋在高考中的地位(在校学生辞赋写得如何)

三都赋在高考中的地位(在校学生辞赋写得如何)(1)

丽江古城赋

蜿蜒腾跃乾坤地,盘桓奔涌日月天。滇西明珠,悉数昼夕之复;华南高原,鸣奏顿挫之谣。皑皑玉龙雪,潺潺金沙江。北倚象峰,溯于远古洪荒;西枕猴山,源来天地玄黄。物阜民丰,仓廪集散之地;钟灵鼎秀,邦国伐交之城。东巴国都,遗占卜文化;纳西人家,存古乐礼垣。浩瀚云烟,吞吐龙凤祥瑞;广袤苍穹,混沌虎豹江山。茶马古道重镇,东巴圣地边城。傲视九州破败,敬仰古城辉煌。

秦楚开疆,连带戎马;蜀汉拓土,囊括蛮夷。宋宇明宙,襟大研而开木氏基业;元苍清穹,控京城而断汉邦江山。盛世华庭知开元盛世,太平九州享康乾太平。废止城墙,兵戈指于四处;兴置瓦屋,百姓安于八方。天子赐姓,稳固千秋霸业;百姓筑城,奠定万年民风。世袭君王,代代延嗣;举任贤才,朝朝变迁。

三都赋在高考中的地位(在校学生辞赋写得如何)(2)

三山为屏一川连,九经作网五井掀。错落冗杂,盘根之状若帷幔;鳞次栉比,长节之形比蓬篙。汉白彝藏,独让纳西风采;苗壮傣回,唯有摩梭姿容。纳西土木,彰显本族文化;白沙壁图,尽藏异国风华。黑龙潭,四方街,依山傍水分南北;文昌宫,五凤楼,枕江臂峦并东西。水巷遍布,桥梁密集,揉杂川蜀技艺;土木足备,青瓦麇聚,珠连巴渝天工。外拙内秀,民俗晓喻千户;前障后显,风情眷赖万家。

三都赋在高考中的地位(在校学生辞赋写得如何)(3)

万古楼,五星飞檐,一柱擎天龙头聚;普济寺,斗砖铜瓦,五佛护院蔷薇收。酥油加冠,喜迎新婚素神;酒米祈寿,笑待祭祀华仙。东巴乐谱,吟诵宗室曲调;白沙歌词,咏唱外客音弦。大石桥,科贡坊,锦绣文章育万千桃李;天地院,王家堂,诗书百家胤百万儿郎。白马龙潭,毁于兵燹;净莲古刹,始于太平。周慰苍历经磨难,敢为人先;顾彼特颠沛流离,不居人后。前朝往事,扬炎黄隐士之绝响;今朝风情,循华夏贤才之辉煌。

淫雨霏霏,云分浩瀚烟雾气,白雪皑皑,地接萦绕苍穹魂。丽江之城无分明四季,大研之地有昭显二川。阴阳五行,宛陈若满目天下;乾坤日月,铺排似万里江山。

三都赋在高考中的地位(在校学生辞赋写得如何)(4)

豆鸡凉粉,劝慰仕人僧侣;青嫩玉糕,安抚游子侠客。酥油茶,耐饥耐渴;铜火锅,绝味绝食。松茸雪茶,蜜饯饵块。东巴扎染,鉴白苗工艺;纳西挂毯,循本族绘纺。

华灯辉映,瑞气乾坤。四方街,商贾云集;崇仁巷,车水马龙。边陲小镇,偶有少年钟情,少女思春;西北明珠,最是襄王萦梦,神女挂怀。稀龄古宅,荟萃三江风韵;阡陌酒肆,援引八方宾朋。古城邂逅,眷恋他乡之客;玉龙相逢,悲悯失意之人。误入红尘英雄泪,醉于江山美人颜。庸碌而复返,纷纭而无常。世间之事不足挂,天下之民不厌交。放浪形骸,唯寄愁心明月;倜傥不羁,仍系社稷山河。

三都赋在高考中的地位(在校学生辞赋写得如何)(5)

作者简介:

熊星,男,汉族。笔名金鳞,在校大四学生,四川广安人。中华诗词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作品曾在《中华作者联盟》《香落尘外》《当代巴山文学》《世纪新词典》等官微上发表,曾荣获校园情诗大赛三等奖。精诗词,擅格律,对古诗文尤其钟爱,作品见于中华诗词协会网及各大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