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显学指什么(34百家争鸣)

文:长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对面,理性观察)

图:网络,侵删


历史中显学指什么(34百家争鸣)(1)

孔子教学


引言:

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说的是周三代乃"太平盛世",但细细揪来,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初周武王起兵灭商,而后顺利建立周王朝开始,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在其中历经的两百多年中,勉强算起来,真正的"太平盛世",不过文、武、成、康四朝而已,尤其是平王被迫东迁的那一刻,周王室的威严已然扫地,王权衰落起,诸侯(还有士大夫)实力日渐增强,政治上的一元格局被打破。

《汉书·艺文志》总结道:"王道既衰,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正是这种"混乱"的诸侯"割据"之势,当权者们的"好恶殊方"之下,反而让当时的文化氛围逐渐在宽松的"沃土"环境之下,从根本上为日后的"百家争鸣"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在"百家"中,最有"活力",对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日后被韩非子首称,并被后世沿用下来的"儒墨显学",简称"显学"。


而"显学"体现的,儒家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与墨家所拥有的科学光辉,共同为我们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进步带来了不可或缺的互补。


在这里,我以百家争鸣时期,显学的由来以及发展,浅析显学(儒墨显学)的社会价值(影响)。



儒墨显学的由来及形成


历史中显学指什么(34百家争鸣)(2)


平王东迁后,王权衰落,诸侯崛起,一元化周朝政权转变为多元化诸侯们的"好恶殊方",为"百家"学派的林立到百家争鸣的巅峰,起到了一个"沃土"的作用。


其中,尤以儒、墨两家学派最为兴盛,后在《韩非子·显学》中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由此,儒、墨合称的"显学"开始为世人肯定并沿用下来。


这其中,以孔子为代表(始创)儒家学派的由来,历来"争议"不断,大概分多种,其中有"证据"的大概有两种:

1 源于王官说:

汉代刘向、刘歆和班固认为,诸子百家皆出自周官(王官)。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诸如道家出自史学之官;阴阳家出自天文之官等等,都是由周王授予的官职而形成的。


2 源于六经说:

孟子评曰:"孔子之谓集大成。"说的就是儒家学派是,自孔子集"六经"之大成开始的,也就是说孔子是集"六经"为代表的中华古典文化之"精华"的第一人,而儒家学派正是由此开始的。


说到这里,笔者认为,这一由来比较可信,盖因当时的一则"逸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小国国君郯子于昭公之宴上"论文",席间昭子"刁难"郯子,问其古时少皞氏以鸟类为官名的由来,而郯子居然没有被问倒,而是不慌不忙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各种由来回答。一时之间名声大噪,后孔子听闻专门拜访郯子,与其"论文",后感叹:"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尤信。"(《孔子家语》)


后孔子拜郯子为师,开始学习古代文化,后也是受此影响,开始周游列国,为的就是四处收集散落的"六经"文化(典籍)。由此"逸闻",结合后来孔子的一生经历,笔者认为儒家源自"六经"说,理由更为充沛和可靠。

孔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这正是儒家的形成的基础,孔子是个"好奇"的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周游列国,不但遍游鲁国境内各处,周边列国更是时常走动,短则三五月,长则十四年之久(约55岁到69岁),不为做官,不为薪俸,不为炫耀,四处游历所为何?——"追三代之礼。"


就算放到现代,长时间的到处"旅游"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何况是在当时。孔子如此不辞辛苦地周游列国,为的就是收集古代散落于世的"六经"(统称),晚年回到鲁国,开始修"六经"。


首先修《乐》("吾自卫反,然后乐正。"),再编《诗》,后《礼》,再《易》,最后集大成之鲁史之《春秋》,直到生命尽头。


儒学之由来再到发展不是一目了然?


历史中显学指什么(34百家争鸣)(3)


而墨学的由来是根据《淮南子·要略》中:"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这是早年墨子所言。

但后来墨子发现儒家"陋习",而转而开始"弃用",从而形成了墨学:"儒者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身而害事,遂其周道而用夏政"。


墨家中心思想为"兼爱、非攻",其实源于墨子本人的人生经历,墨子,今考为墨翟,但实则在当时"墨"可不是一个好"字",大有贬损之意,如"墨面"(人的起色晦暗)、"墨刑"(犯者面上刺字)、"墨衣"(与今不同,当时丧服多为玄色,玄色即墨)等等,所以据考,墨翟根本不姓墨,史书不见。

那么"墨"之由来,比较"可靠"的说法,就是"劳动者的肤色",墨翟自小随父母学艺,一年四季辛劳不止,于是乎肤色黝黑,所以被"戏称"为"墨"。

"墨子"最初的意思大概是"皮肤黑的人",但后来,墨家学派渐成,墨子带着一群同样"墨子"的子弟,四处出现于各地"活动",渐渐地"墨"就在当时人们心中代表了整个"墨家",而后墨翟本人及其弟子也"接受"此称呼,这就是墨家的由来。(仅为本人看法。)


墨家最初严格来说相当于现在的"工会",或者是"行会",墨家子弟皆由"农与工肆之人"组成,入墨学者,除了基础的文化素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一门"技艺"。

作为"平民圣人"的墨子,兼爱者就是"工与农肆之人",也就是当时的"平民"(底层大众),墨子曰:"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臧,爱人也。""获"为女奴,"臧"为男奴,这句话就是说,即使是女奴和男奴,只要是人,都应兼而爱之。


相较于孔子的"仁爱"来说,墨子的"兼爱"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爱,坦坦荡荡,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不分贫富,兼而爱之。


而毛先生也也曾评价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可见一斑。


显学(儒墨显学)的社会价值(影响)

自百家争鸣以来,儒、墨两家渐长于百家,尤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巅峰",儒家渐渐生根与历代统治者极其人民的心中,而墨家则逐渐式微,但在春秋时期,儒、墨两派则皆为巅峰。


历史中显学指什么(34百家争鸣)(4)


01 (群众)基础庞大

"孔墨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吕氏春秋·有度》


春秋之时,在天下诸国里,到处可见儒、墨两家弟子(门徒)的身影。

之所以这么说,源于《史记》及后世"记录"。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三十而授徒,至七十二岁过世之前,四十余年教学累积下来,绝对是个庞大的数字。

孔子奉行的是"有教无类",所以他的弟子不但庞大,且"包罗万象",不论贵贱、不论长幼、不论族类、不讲"衡量"。

从"贵贱"来看:有颜回、原宪、仲弓这样的"贫、贱"之人,也有子贡一样的商贾;还有孟懿子这样的世袭上层"士族";

从"长幼"来看:有秦商子丕,子路这样只小孔子几岁的学生,也有子思、曾参、子张这样小孔子几轮的"孙"字辈的学生;

从"族类"来看:各国人都有,本国鲁国的有颜回,卫国人子贡,宋人司马牛,秦人秦祖(秦国孔子未到过,闻名而来)等等;

"衡量"上来看:诸如性格差异的子路性鄙、司马牛多言而躁。


"子遍从人而说之,何其劳也。"

——《墨子·公孟》


这句话说的是,墨子当时为了"教学",甚至亲自到农、工者处去"说之",这是非常劳神的事。可见墨家基础何其强大,几乎涵盖了"所有"农、工者。


历史中显学指什么(34百家争鸣)(5)

墨子“演战”鲁班,九战九胜


有一则"逸闻"——"止楚攻宋"(或者称为‘墨子救宋’)可以说明其"充满天下":

公元前440年左右,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巧匠鲁班(鲁班为公输氏,一名公输盘)造云梯等器械助攻,正处于齐国的墨子听闻,立刻带领三百弟子,徒步十天十夜赶去见楚王。

用三步:

第一步是晓之以理,以"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以理服人,让鲁班哑口无言;

第二步是动之以情,用楚、宋两国"贫富"对比,简述"失道义"必将失败的"结局",以情让楚王也哑口无言;

第三步是演之以艺,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与公输盘演练对战九次,九次公输盘皆败,最后动了杀机,但墨子以弟子为凭,说即使被杀,还有墨家三百弟子都有此"技艺"。最后楚王终于放弃攻宋,宋得以保全。


由此可看,墨子只是听闻宋有难,就可立即召集三百弟子同去,可见墨家弟子庞大,若"集合"起来,三千弟子应该有多无少。


02 思想深刻

当然,既为"显学"的儒、墨之学,弟子人数庞大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之一而已,其思想的深刻,才是为后世学习,流传下去的重要原因。


我中华之文化自"夏、商、周"始,而儒家继承了"商、周"文化,墨家则继承了"夏"文化。


墨子言:"其周道而用夏政"。而墨子本人就是"尧、舜、禹"的思想继承者。


历史中显学指什么(34百家争鸣)(6)

尧舜禹


诸如尧本人,不但精于历法,治水,且是技艺高超的制陶能手,号"陶唐";

而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做什器于寿丘,恰好"舜黴黑"(《淮南子·修务训》),"黴"就是有"疮、伤"又黝黑的脸的意思;

大禹治水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而"劳神焦思,外居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史记·夏本纪》)更是凸显其"功劳",十三载治水,如何不"墨"。

墨子的精神,或者说墨家的精神正是承自夏,承自尧、舜、禹的简朴、勤劳、刻苦及勇敢的深刻思想精神。


而儒家及孔子承袭的商周文化,既与夏"血脉"相连,但和而不同,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曾居齐国,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虽不喜欢齐国,但孔子从齐国的"乐",看到了周文化的传承,所以:"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里的"道",就是"周道",儒家中心思想之一:"克己复礼。"就是如此,孔子最高"理想",就是恢复周礼(周时定制的礼仪),恢复周朝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森严等级之道。


孔子最长游历之旅,由卫国开始,到卫国为终点,就是一种"周礼"的寻迹,当时的卫国是殷商的一部分旧址,周朝征服殷商,但秉承殷民宗族不变的统治,所谓"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左传·定公四年》)而继承殷商与周朝的卫国,人口众多、繁荣而富足,孔子去往卫国就是想以三者之联系,而探寻"郁郁乎文哉"的原因。


历史之源远流长根基,在于体现那不可或缺的,在夏文化,以及继承其文化的墨家的简朴、勤奋、勇敢的民族精神;而商、周文化,以及继承其文化的儒家文化的尊卑分明的等级制度、彬彬有礼的和平气象,则是历朝历代所需要的维持稳定社会(统治)的"利器"。


这就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两端,儒家的人文传统与墨家的科学技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华民族长久传承下去。


03 社会认同

社会文明进步,是需要人文和科技相互映衬的,而中华民族的发展更是需要儒学和墨学的相互融合。


虽曾经一时显赫的墨家自秦汉以来就逐渐式微,从当初的儒墨显学,变成后世的墨家"绝学"。


后世,墨家传人,不见史;墨学经典,不见世


虽墨家理念"俭而难遵",但余韵任就流传于广大民众之心,在广大"劳苦"大众的身体力行当中践行着。


结束语:

今日,我中华民族日渐强大,不正是儒墨显学结合所带来的"余晖"?


儒家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与墨家所拥有的科学光辉,共同为我们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进步带来了不可或缺的互补。


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中国社会既需要孔家店,有需要墨家店,如果二者能得以联姻,互补长短,那一定是大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


参考:《史记》、《左传》、《淮南子》、《论语》、《墨子》、《吕氏春秋》、《汉书》、《韩非子》、《十家论墨》、《春秋》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