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贴门神源于哪里 贴门神由来

门上贴门神源于哪里 贴门神由来(1)

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有贴门神的习惯。“贴门神”也叫“贴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和传统画种,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和庆祝活动。

关于“贴门神”的由来,传说兴于汉代。两汉时期,民间广泛流传的 “门神”是两个人:一个是神荼(神舒);一位是郁垒(郁律)。他们手持苇索,专除“恶害之鬼”。所以,古人把他们的形像画在门上,以“辟凶祈福”。东汉蔡邕在《独断》里记载,我国最早的“年画”也叫“门神”。画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神荼,郁垒。到了唐代,相传有一次唐太宗生病了,梦里一直听到鬼叫,不能入睡,十分痛苦。大将秦叔宝和胡敬德闻知后,全身披挂,手持兵器,守护在唐太宗宫门外。门口有二位将军站岗,唐太宗就没有再梦到恶鬼了,夜里平安无事,病也好了。唐太宗想,既然自己平安无事,又让二位大将夜夜守卫何用。于是,请来画工依照他二人穿着和打扮画了两张画像贴在宫门上,这样也很管用。“门神”就是这样沿袭了两千多年。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家鲁迅先生在书信中曾提到河南和绍兴的门神,他指出:大众是“先知道故事,后看画”的。这说明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来民间把“门神”帖在门上,以除鬼灾。由于大众的纷纷效仿,年画这种美术形式就在民间广泛应用开了民,相沿成习。

在民间,门神有手工画,也有印刷品,而成为木版年画,可以上溯到两宋时期。宋代,雕版印刷已产生,木刻年画也在民间流传。明清两代,年画艺术蓬勃发展,出现了专门制作年画的作坊。这时的年画不仅仅局限于辟邪迷信的“门神”了。如戏剧故事,民间传说等多种体裁的年画大量出现,反映出吉祥喜庆的气派。到了近代,门神,虽有神荼和郁垒,或秦叔宝和胡敬德,或关羽张飞等形象,却大都画成了白脸和红脸,或一文一武,或文武站立式,也有骑虎骑鹿的,武将骑马,手持宝剑,长矛,线条粗简,古朴有力。现如今,年画已经消除封建迷信色彩,也有用“福”“寿”“年年有余”等字样替代,更增添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内容,让现代年画更加丰富多彩。在誉满中外的杨柳青,桃花坞,潍坊等年画外,各地还涌现了一批书画家参与到年画创作当中,大大丰富了年画的种类,极大的丰富了年画多元性。年画这一传统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已被广大民众所喜爱。每到除夕这天中午,家家户户帖上门神和春联,端上团圆席,燃放炮竹,一家人高高兴兴团聚在一起,举杯互敬酒;团圆宴上,欢声笑语,充满喜悦。呈现出着新年新气象,幸福又美满!(傅必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