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

#创作挑战赛#

国人皆知周公伟大甚至尊称“完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自小就是个学霸。

周公的青少年时光,为小学课本贡献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典故,为央视《经典咏流传》贡献了诗作《春日偶成》,为中学课本贡献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慷慨无题诗。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1)

周总理16岁读中学时写的侠义小说《巾帼英雄》

他19岁赴日本求学,21岁入南开大学。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被捕,被南开大学开除。22岁出狱后赴法勤工俭学,3年多里还游学了欧洲多国,是我党我国我军第一代领导核心中罕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有过留学经历、深入了解西方社会、懂多门语言的复合型学霸。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2)

赴日求学时的周公

国人皆知周公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主席的最亲密最重要的战友,但大多不知道他的资历有多老、履历有多硬。

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秋回国短暂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成为我军和国军中众多将帅的老师、老首长。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3)

留法时的周公

周公1927年7月担任中央临时常委,1928年六届一中全会当选常委,从此一直担任常委一职,直至1976年去世。48年常委,我党第一人!第二应该是主席,41年。

周总理如此天赋异禀,志向远大,少年老成,又年少成名,但凡他的智慧差一点点、风骨弱一点点,在个人进退得失上,都很容易去争,顶多被动退让,而很难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动“让”。但周总理偏偏做到了。

5年不计名位的主要负责人

1928-1933年间,党中央的一把手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都因各自的问题,很短暂地执权就下野了。王明上位又躲到了苏联,博古有才华但缺能力。尤其是向忠发素质较差,但被选举上位,后来因顾顺章叛变被捕,也叛变,引起全党震动。那个动荡年月,周总理一直是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也被明确过“总负责”,但他从来没有去争名位,只干实事。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4)

周总理早年在上海负责党中央事务

遵义会议前后,决定中国命运的一“让”

五次反围剿后到遵义会议前,周总理都是最高三人团(还有李德、博古)成员,也一直在左右调和、维持大局和团结。到了遵义会议前夕,他经过痛苦地反思和自责,坚定地站在了历史的一边、主席的一边,主动让出了军事指挥权。实际上,正是周总理的力主和让贤,有了军事指挥权的毛主席才真正成为了全党全军的领导核心。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5)

红军时期的周总理

事后,博古一直想不通。在红军一渡赤水到达“鸡鸣三省”村子进一步改组中央时,周总理同他有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大意是:

我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我虽然长期做军事工作,但我有自知之明。你虽然有才华,但不懂军事,很难领兵打仗。你和我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不合适做领袖,当统帅。毛泽东擅长农民运动,经过井冈山斗争,总结出打游击战、运动战的经验,很适合驾驭目前的战争,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帅才。宁都会议后,他离开了军队,但红一方面军不能没有他。从长征开始,我就在想办法让他尽快回到军事领导岗位。我深信,以他的才能,一定能率领红军走出困境。所以在遵义会议上我力主他进入政治局常委,参与军事领导。你的讲话不检讨军事路线错误,遭致很多人不满,是因为大家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对毛泽东,要看大处,希望你能抛弃前嫌,同心同德,一切为了打败蒋介石这个大局。

这一席谈话,使博古解开了思想疙瘩,服从革命事业的需要,顺利实现了史称的“博洛交权”,张闻天成为一把手。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6)

周总理、毛主席、博古的合照

为了团结,牺牲自己让出总政委职务

在中央红军走出草地,与四方面军第一次会师后,张国焘见中央红军疲弱,他自恃兵强马壮,自己又是一大元老,开始要权要官要地位。当时党内资历只有周总理可以匹敌张国焘,毛主席进政治局都比他俩晚了几年。张国焘要挟中央,如不解决“组织问题”(要求给他更大的权力)便“无法顺利灭敌”。

为了维持党内和红军团结,希望张国焘能适可而止、共赴时艰,周总理毅然让出了自己红军总政委的职务,由张国焘接任。真不知张国焘当时有没有过一丝羞愧。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7)

张国焘照片

冒进、反冒进与反反冒进,抗争过后的让步和揽责

1956年初,毛主席提出在经济发展中“反对右倾保守主义”。2月8日,周总理在国务院一次全体会议上说:“。。。当然反对右倾保守是主要的,对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泼冷水,但领导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一洗,可能会清醒些。

1956年11月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总理在关于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中说:“过去设想的远景规划,发展速度是不是可以放慢一点?经过八大前后的研究,我们觉得可以放慢一点。”“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和知识,是在不断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前进的。一九五三年小冒了一下,今年就大冒了一下。”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8)

1957年7月,周总理观看北方昆曲剧院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左二)的演出后

主席不高兴了,但比较克制。五天后,他在同一个会上反驳(但没有批评谁):“要保护干部同人民的积极性,不要在他们头上泼冷水。我们曾经泼过冷水,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泼过冷水,不也是促退吗?那个时候我们有个促退委员会。后头我们说不应该泼冷水,就来一个促进会。本来安排的是十八年,一个促进就很快。”

因为冒进的势头发展很快,周总理、少奇同志、陈云同志等在各种场合提出反冒进,想压住发展的“虚火”。1957年10月,毛主席很不高兴,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开始批评,说不是冒进,是跃进,但还没有点名。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9)

959年1月6日,周总理在广州从化温泉疗养院帮助服务员送毛毡

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毛主席开始说重话:“不要提反冒进这个名词——这是政治问题。”“最怕的是六亿人民没有劲,抬不起头来就很不好。”他开始点名,当众对总理说:“你不是反冒进吗?我是反反冒进的。”总理当即在会上作了检讨。会后,总理的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的职务被免。

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主席再次批评说:“反冒进是个方针问题,南宁会议谈了这个问题,谈清楚的目的是使大家有共同语言,好做工作。”甚至提到冒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周总理再次作了检讨,主动揽起反冒进的责任,并且主动提出辞去总理职务。当然,主席不会批准。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10)

周总理的一天

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周总理和陈云同志又就反冒进问题作了检讨。

总理一方面不断让步、检讨乃至辞职,将主要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是为了顾全大局、保住团结,也保住更多的经济型实干型人才。另一方面,他仍然坚持尽可能地调优、纠偏。在修订五年和1958年规划时,总理藏而不露地将“十五年赶上英国”,改为“十年或者更多的一点时间”,加了九个字。将“在今后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一句删去了“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八个字。

后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和困难时期,证明了总理的正确。总理太难了!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11)

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在外出视察途中,面对波浪涌动的水面心绪难平

三让丰泽园

职场上的让是大义,生活中的让是小节,而小节也见大义。

周总理是第一批搬进中南海的新中国领导人,他最早的住处并不在西花厅,而是在后来毛主席一直居住的丰泽园。丰泽园共有三进院落,总理最早是同林伯渠分住在里院的五间正房里。过了一段时间,主席也要搬进城,总理就把里院让了出来,自己搬到了中院的正房里,但因为后来毛泽东的家属也要进城,周恩来就又搬了一次家,这次他搬到了丰泽园外院的东厢房。开国大典之后,身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再住在丰泽园外院就十分不方便了,于是,1949年的11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搬到了他们自己选中的西花厅(老平房,年久失修),以此作为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12)

西花厅旧景

他心中没有高低贵贱,让座才显得这么自然

上世纪50年代初,朝鲜工会代表团来访,总理接见并合影,他的座位本安排在前排正中。周总理不肯,他要当时的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与客人坐正中。他说你是正式主人,今天我是陪客,结果他真的坐在旁边,报上也就这样照发照片,那时大家觉得也很自然。

195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新会农民周汉生用水稻与高粱杂交获得一种优良水稻新品种。周总理很重视,专门带了一位专家6月30日飞广州,又转来新会。

在实验田旁周见到了这位农民(见下图)。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生活条件还很差,乡干部和农民一律都是赤脚,总理的穿着也就比他们多着一双布鞋,只是衣服稍整洁一些。接待人员找了一把小竹椅、一个小方竹凳放在地头,本意让总理坐小竹椅,不想总理一到就坐在小凳上,把小椅子推给周汉生,还说你长年蹲田头,太辛苦。这就是总理的作风,为他人着想,决不摆什么架子。

番号职场一个让(番号职场一个让)(13)

1958年七月,广东新会,周总理与农民周汉生交谈

“让”是周总理光辉的人生和职业生涯的一大标签和常态,可能三天三夜也穷举不完那些真实的故事。曾经拥有这么一位温润如玉的强者,真乃民族幸事。

十里长街送不走我们对您的爱戴。47年,感觉您从未离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