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101率领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南下,攻打锦州,封堵东北大门,

按照中央军委指示,将“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

10月2日,昼停夜行的东野总部专列到达吉林省双辽县的郑家屯。

在列车上,接到葫芦岛增兵四个师的报告后,原本对南下就有顾虑的101,又一次指示停下,并向军委报告,根据现实情况,考虑攻打锦州,或者回头攻打长春。

电影《大决战》和电视剧《大决战》,对这一个场景,都做了表现。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1)

1991年古月版电影《大决战》

周副主席送来电报,古月扮演的毛主席从床上起来,看到电报之后,把电报抓成一团,一把扔在地上,边穿衣服边非常生气地周副主席说:“简直是儿戏!这个101,先是迟迟不南下。五个月以前长春本来好打不敢打,两个月以前同样好打,又不敢打。什么敌情问题、粮食问题、运输问题、入住问题--现在部队已经南下,锦州外围已经打响了。因为葫芦岛增兵,其实这个变化并不大嘛,可是他,他又要回头打长春。”

周副主席在旁边静静地听完,拿着那揉成一团的电报,替101解释道:“他们总是顾虑背后有沈阳、长春两大坨敌人。”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2)

主席气愤难平:“上次电报已经告诉他了要置长春之敌于不顾,集中力量打锦州。只要打下锦州,他就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一付恨铁不成钢地口气:“怎么他就不明白呢?”

周副主席对这反应早有准备,接着说:“我草拟了一份电报”

主席又小孩子似地说气话:“电报不要写别的,就请101到军委来好了,我,到他那里去”

周副主席:“你还是先看一下好了”

接过周副主席的电报稿,主席缓和了气氛,脸上也舒展开来,做出了决定:“还是由我来写,措辞要严厉。这样,限令他们十日内拿下锦州。”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3)

生气归生气,工作是工作。

领袖也是人,但是却不可能是个感情用事的凡人。

电影里有两个细节,一是周副主席不动声色地捡起了被主席扔下的那个纸团,面色平静地听着主席生气地述说。第二个细节,则是院子外面的两个年轻警卫员,猛然扭头支楞起耳朵来,对着主席的房间,有点愕然地看着,在他们看来,一向温文尔雅地主席突然这样高的调门,一定是出了什么不好地大事。

电影里,又用了另一个场景,通过这几位领导人之口,把101的几个顾虑分别解释了一下,说明军委对前线的情况也是充分了解和理解,并说明了中央的想法:北上打长春虽然也能拖住敌人,但是是揪尾巴。而南下打锦州时是卡脖子,一下就把东北大门封住,从全局考虑,揪尾巴不在要害上。

最终促使101下定决心攻打锦州,展开东北决战并大获全胜的辽沈战役。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4)

2021年电视剧唐国强版《大决战》

唐国强一巴掌把电报拍在桌子上,非常生气,却听着没有力气:“这个101,他想干什么!”

朱老总满脸愁容:“各纵队都已到位了,义县也打下来了,现在,士气正是兴旺的时候啊,101现在要回师长春。这——”

一副老态龙钟杞人忧天的样子,这一个“啊”语气里面倒有几分大祠堂里的长辈愤恨晚辈不听号令却又无奈的意思。

任弼时脸色有些担忧地说:“大军南下没几天,就不明不白地撤退了,这会造成军心浮动的。”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5)

坐在会议桌前的刘少奇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果敌人抓住战机,在撤退的同时反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周副主席出来打圆场:“主席,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和朱老总给他写一封信,再给他好好强调一下。劝劝他”

唐国强转身挥手制止,不耐烦地说: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6)

“不必写信。道理早讲清楚了。”

“严辞回电:东北野战军必须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限令十日拿下锦州。”

“命令就是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声嘶力竭地发号施令颠覆观众的印象。

整个领导班子对下属这样吐槽,那这个下属可真够呛。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7)

南昌起义,黄埔四期的连长101跟着朱军长上了井冈山。

从此跟着毛主席、朱老总闹革命,他所率领的队伍,一直都是主力中的主力。

井冈山上曾有说法,就是毛主席有匹好马,有支好枪,也得先送到101部队上去。

领袖对101的信任和器重可见一斑。

抗战胜利,临危受命,从苏联养伤回来的101带着全国抽调的10万干部队伍到东北,短短几年时间,不仅抗住了国民党军几大王牌主力,而且反败为胜。

东北野战军发展到了105万,可谓兵强马壮。

101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不明白?

和蒋介石一味强调“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不一样,共产党人讲究实事求是。

中央让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按照中央军委的要求,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

中野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全国战略反攻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央让华东野战军渡江,到国统区作战,调动中原国民党军主力,减轻老解放区压力。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8)

粟裕一边积极按照中央要求准备渡江,一边据理力争,“斗胆直陈”渡江利弊,说服中央,同意华野暂不渡江,在中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有《大决战》的“淮海战役”。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在战役指挥上,中央多次给粟裕指示,遇有紧急情况,可临机专断,不必事事请示。

事实上,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对101攻击锦州的决策中,也是频繁电报往来,既有严厉批评,也有谆谆善诱,更多的则是根据全国战局和东北战场的详细分析和沟通交流。

在军事指挥上,中央一贯坚持政治统一、战略引领、战术指导和自主决策相结合。

这份苦口婆心,101又岂能不知道呢?

再看电影和电视剧对101、102、103不同的表现。

电影版《大决战》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9)

1991版《大决战》马绍信塑造的101,除了冷峻的面容,最突出的是冷静、冷漠的眼神。

平常几乎不苟言笑,沉默不语,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神情忧郁。

指挥作战的时候一言九鼎,不怒自威,可以说做到了神情兼备。

电影首映就得到了很多当年熟悉101的高层领导的一致认可。

101做事,严谨细致,从来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这也让他对重大的战役决策慎之又慎,这种谨慎,决不是优柔寡断。

打起仗来,少言寡语的101语出惊人,电影里面几句经典台词充分代表了他的性格: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建制乱了怕什么,找到廖耀湘就行。”

这样的一针见血,杀伐果敢,哪里有一点点优柔寡断?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10)

电影版的102,荧幕形象和真实罗帅非常相像。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11)

当年,为随时掌握前线情况,东野总部乘专列从双城出发。为迷惑国民党特务,专列先向北开往哈尔滨,接上102,然后南下开赴锦州前线。因此在辽沈战役里,身体条件很差的102,一直和101、103并肩战斗在一线。

102对辽沈战役的后勤保障做出了细致调度,在后方人民生活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筹集了3000万斤小米,10万斤大米,还有百万军队的冬装和坦克、车辆的油料。

这才让101对南下攻打锦州增添了信心。

作为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兼东北野战军政委,102除了统帅东北全军的政治思想,对东野、包括101,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指示同样肩负重任。

在处理八纵丢失阵地等一些棘手的问题上,不失原则的温情弥补了101的冷淡和严酷。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12)

而103则不同,103虽然是参谋长,和两位首长比却好像晚辈。

车站上101对103直呼其名,布置到:我做如下调整。

烂熟于心的一连串的部队调动说完,101:复述一遍:

103清清嗓子,像一个小学生对老师背课文一样,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这一大段一口气不停地说出的部队番号和作战部署,相信很多观众都记忆深刻。

在谈论攻打锦州还是长春的决策上,102坚持中央的决策,101说出自己的顾虑。

这个时候,103小心翼翼地插了一句:“问题是军委的指示——”

101闻听,毫不客气地打断:“问题?问题是我准备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怎么吃?”

“我的决心不变,先打长春。”语气斩钉截铁。

电视剧《大决战》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13)

于和伟塑造的101形象,脸色红润,态度和蔼,台词很多,看起来一点都不难接近。

在和102、103讨论决策的时候,沟通充分,交流顺畅,侃侃而谈,显得很有耐心。

台词不少,给观众的印象就是话多。

从这场戏里看,赵刚提拔得有点太快了。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14)

给李云龙当个独立团的政委非常称职,文武双全。当个军政治部副主任,做俘虏的思想转化工作也卓有成效,但是现在一下子干到野战军政委,和101搭档,明显感觉分量不够档次。

戏里的102不温不火,既没有什么睿智高明的战场分析,也没有什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工作,简直显得有点多余。

电影版大决战评价(电影大决战经典巨制无法超越)(15)

而更诡异的是103。在这几场戏里,103不仅像是两位首长的副手,平起平坐,没大没小,更像是101的兄弟,说话随意,甚至对101的安排不理解的时候,有明显的表示不满意的小眼神。

然而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103,虽然也是101的亲密战友,但是却从来不会像剧中这样造次的。

电影《大决战》里可以看出,103随时谨慎,说话都怕打扰101休息。

对101布置的工作,就像一个老兵随时领命,闻风而动,义无反顾,决不会有半点怀疑和迟疑。

当然,更不可能会有电视剧里对101安排参谋做预案的不理解和犹豫,转身走的时候脸上还有一点埋怨。

这可能是一个资深副总经理对不服气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态度,而绝不可能是103对101的态度。

而电视剧里,在101犹豫不决的情况下,103竟然逼问:“你就不能痛快点下决心么?”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103会这样和101说话。

不仅当年不敢、不会,就是以后,也不敢、不会对他一生崇拜的一个人这样说话。

历史上的102,在专列上可没闲着。

101以林、罗、刘的名义向军委发出考虑回师长春的特级电文,是1948年10月2日的晚上10时。

10月3日凌晨,102带着103去找101。

102建议,按照中央军委要求,依然执行打锦州的计划。

101征求103的意见。

103表示同意102的意见。

注意:在这样重大问题上,场景可以脑补,文艺作品的剧情可以虚构,但是历史就是历史。

101同意追回电报,问机要处,电报已经在凌晨四点发出去了。

102建议,不等军委回电,重新表态,说明仍然要打锦州。

101同意,于是三个人研究后又重新发了新的电报。

军委收到这封电报后,毛主席回电:“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野总部迁到沈阳。102拟定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作战情况综合报告,提到蒋介石飞临沈阳亲自指挥,调集大量部队增援,“这曾使我们攻击锦州之决心一度发生顾虑。但这一过程共两三小时即确定仍按照原来之决心不变。”

报告刚起草好,101进屋来了。

102于是把草稿给101看,指着这段话问:“你看怎么样?”

101正因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兴高采烈,看了102递过来的报告稿,一声不吭,把稿子放在桌子上,转身走了。

这份报告以101、102、103的名义,于11月8日签发上报。

真实的103在101、102面前没有电视剧里的自由随性。

真实的102没有电视剧里的清闲和懦弱。

真实的101更不是逢人就敞开心扉的话痨。

要说段子么,倒是有一个。

一个小战士在拉炮,兴高采烈,牛皮哄哄。

101路过身边,问他:“你是哪一部分的?”

小战士头都不抬:“老子是101的四野。你是干什么的?”

101嘿嘿一笑,回答到:“老子是四野的101。”

插图来自网络剧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