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在古代是多少(半斤八两一词的由来)

在汉语日常表达中,“半斤八两”是一个我们经常用到的词语我们常用“半斤八两”这个词比喻双方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但是,你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吗?按照现行的计量规则,一斤等于十两,半斤等于五两,半斤与八两相比,足足少了三两,难道少了三两的“半斤”真能和“八两”相提并论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半斤八两在古代是多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半斤八两在古代是多少(半斤八两一词的由来)

半斤八两在古代是多少

在汉语日常表达中,“半斤八两”是一个我们经常用到的词语。我们常用“半斤八两”这个词比喻双方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但是,你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吗?按照现行的计量规则,一斤等于十两,半斤等于五两,半斤与八两相比,足足少了三两,难道少了三两的“半斤”真能和“八两”相提并论吗?

据说,这一词语的来历有二。一说东汉时期,流通有三种货币:黄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中五铢钱简称钱,一千个五铢钱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钱。在互相兑换方面,一吊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而七十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而当时的一斤等于十六两,也就是说半斤即是八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之一。

另一说法认为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丞相李斯负责起草文书。李斯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有拿定主意,于是便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提笔写下了“天下公平”以作批示,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数目参考。李斯为了避免以后遭到罪责,决定将“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一共16画)作为重量标准,于是确定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规则,半斤自然就是八两。

十六进制确定之后,这一标准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当时的十六两秤叫做十六金星秤,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秤星,以此告诫做买卖的生意人要诚实守信,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十六两制在折算中有诸多不便, 才改成了现今的一斤等于十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