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什么时期叫金陵(阅南京一)

南京在什么时期叫金陵(阅南京一)(1)

紫金山色

南京做为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建城史。2000多年来,南京城的名字很多,秦汉称秣陵、三国东吴时称建业,西晋时称建邺,东晋及南朝时改称建康,隋称蒋州、丹阳,唐时称江宁、升州、金陵府等,宋代称建康、江宁府,元代称集庆,明代改应天府,清代称江宁,......以上只是南京众多名字中的一部分。这么多名字中,最美的应是“金陵”。那南京为什么叫金陵呢?我查了一些资料,包括南京旅游的一般介绍说是来自于战国时楚威王,说是“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埋金于南京城东郊钟山,所以钟山又名金陵山,又于石头城(今南京市区内清凉山)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其中钟山和石头城又被称为“龙蹯虎踞”。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指京口,今镇江),因睹金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南京在什么时期叫金陵(阅南京一)(2)

紫气东来

对以上常规的说法,笔者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未经考证,仅供参考。金陵,从字面理解:金是指金子,或金色;陵,小山。中国古代称陵的地名很多,如广陵(今扬州)、兰陵(今枣庄)、江陵(今荆州)......大致因为这些城市附近都有些小山。钟山又称紫金山,是南京附近最高的山,但海拔也只有448米。那金指的是什么?“楚威王埋金说”只是传说,无从考证。楚王为何要埋金于此?很多南京的导游说是镇南京的王气。可是不怕后人去挖吗?关于紫金山的来历常规的说法是:“东晋初,元帝渡江之时,发现紫金山顶峰常缭绕紫金色的云彩,故称之为“紫金山”,简称“金山”。这种自然现象当时已被人们神化,也许与东晋初建,需要稳定人心有关。其实,紫金色的云彩是因山的北坡广泛出露的红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的紫金色光芒所致”。个人对此说法也持有怀疑:紫金山因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植被丰富,绿化很好,现在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岩石裸露甚少,且此山位于南京城(包括历朝历代的南京城)的东北面,山的北面离城较远,且北坡是阴面,也不可能有阳光照射,何来紫金色光芒?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期,黄金并不普遍,甚至可以说很少很少,也不是什么货币。而那时主要的金属是铜、锡、铁等。铜的单质存在于自然界,称为紫铜,熔点达1000度以上,商周之际大量的青铜器是铜锡合金,熔点在800度左右。当时的青铜器在君王及贵族的用品中非常普遍,同时还是战争武器的主要材料,如剑、戈、矛等,所以那个时候,铜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朝代,铜都被称为金,且大量用于铸造钱币(合金的主要成分)。笔者查过一些资料,在东汉、三国东吴时,南京钟山大量产铜,因笔者查找的资料有限,并不能确定钟山最早产铜的朝代。如果紫金山产铜,那么很多疑问就顺理成章了。铜在古代早期被称为金(形容珍贵和重要),后来才慢慢称为铜,因紫金山大量产铜,所以此山被称为金山、紫金山(纯铜为紫色)、金陵山,而山边的这座小城(三国东吴之前南京只是一座小城)便被称为金陵,所谓金陵邑。

南京在什么时期叫金陵(阅南京一)(3)

秋天南京最金陵

这么看来,南京被称为金陵,其实称铜陵更准确,当然如果当初称铜陵,那就显得太普通了,远不及金陵来的美和雅。顺便说一下,今天安徽的铜陵市(在南京西面100多公里处)是951年(五代十国时)才被称为铜陵县,且是昇州(南京)的辖地。类似的地名还有南京的邻居无锡,无锡的锡山在古代(大约也在周代和春秋战国时产锡,所以无锡在当时的名字称“有锡”,和铜一样,锡在当时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政府大量开采,用来和紫铜合炼成青铜。后来因大量开采,锡很快就开采完了,于是“有锡”便被改称为“无锡”了。民间流传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老百姓把“有锡”改成“无锡”,也是希望天下太平,不希望兵矛争斗。

笔者不是历史专家,因职业关系,爱好文史。以上纯属个人推断,望专家拍砖!不胜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