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掘)

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掘

《科学通报》 1955年07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石兴邦)

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达河东岸约800米左右的一个河谷阶地上。这是一个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它的范围南北约200粕东西也在100米左右。1962年冬季,西北文物淸理队发现了这个遗址。1954年秋季,第三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选定了这里作爲遗址发掘实习的地方,训练班结束后,由考古硏究所西安工作队继续进行发掘。直到同年12月17日工作才吿一段落。

这次发掘的范围,只有650平方米左右的范围,仅仅是这个村落的一部分。这次发掘工作,对居住遗迹的揭露或文化遗物的探寻方面,都作了比较全面的注意,因此能够把当时人们突际生活所遗留下的住址和用物,比较全面而正确地显示出来。

在我们发掘的范围内,在新石器时代遗存的上面有汉代文化层,大部分分布在东北部,最厚的层积深达1.4米。出土有大绳纹瓦、圆瓦当、陶绣、陶盆、半两镜等,还混杂了许多仰韶文化系统的陶片、石器和骨器。

新石器时代文化历是生坡村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历,它的厚度和历次,在各部分是不尽相同的,在保存较完好的西部接近断崖的地方,则厚达3米上下。虽然有先后不同的四次堆积,但由出土器物和居住遗迹来说,可分成早晚两个时期,在我们发掘的范围内所能覗察到的,早期是以木构房屋的建筑爲主,晚期则多采用泥土建造房子。在每一唇积中,我们都发现了当时人们具体的建筑遗迹、儒藏东西的窖穴和H常生活用品。现在就有代表性的主要的部分,加以叙述:

一 居住建筑

半坡村新石器时代人们的住宅,我们发现长方形和圆形的两种:

长方形房子(图1、2)是这里当时人们晚期的住所,只发现一处,保存得并不完睡,四部已经破坏,残留的部分南北宽12.6米,东西长仅10米。东、北、南三面都有残留的墙基,以东北内、东南角保存得较好。墙基的折角成弧形,高0.5米,宽1米左右,上有木柱以撑持屋顶。墙面姑灰白色的硬烧面,里而爲坚硬而带紫注色的草泥土。墙基上面30多个柱洞,以东北和东南拐角上最多。紧切南北两壁有附着在盛基内壁旳柱洞10余个,这些柱洞,口径较小,平均约0.2米。在房子中间,有两个用红烧土作成坚硬的“柱圏”,南北相距4.5米,距南边一个以东4米之处,右炭化的残木柱遗迹一个,直径0.45米。由它的大小和位置来看,当初也有"柱圈”,后来爲唐墓所破坏。这种大的柱洞深达1.6米,在居住面以上全爲坚硬的红烧土所作成,下部则插入原来的地面上。居住面是光而硬的灰面,在最初掲露出来时,居住面以上紧切四壁的周闸,堆评很乡的红烧土块。技些土块,有些呈不规则的块状,有些则具有一定形状的碎片,很可能是屋内隔偶、烧灶等建筑损壊后所遗留的。中间爲一个相当大的唐墓所破坏。根据覗察的结果,初步可认爲这个房子可能是东西长的长方形住宅。至于它的长度究竟是多长,很难断定,由西部地购勘察的结果来推测,可能在20米左右。

1953年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掘)(1)

圆形房子,发现了两处,第一号圆屋(图4)保存得最完整,屋顶E经塌下,堆积在居(k面上。由层位来说,它也是晚期附…种住宅。房芯略呈正圆形,直径约5米。用附佰残留的立准,髙度平均0.22米,西南部分保存较好的地方临0.38米。内壁是硬而光的灰面,外切灰土,厚度不均匀,自0.05-0.1米不等。周壁外面竖立长方形或半圆形的短木柱,作爲骨架以撑持屋面的重量。中间有一个匏形的灶坑,灶坑两边有六个对称的柱洞,隔墙的壁中夹有长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的小木柱作爲骨架。两隔墙之间相距0.7米,此处的居住面较屋内其他部分爲高,与南边接界处倾斜而上,似爲出入门户的过道。从淸理屋面下塌的过程中,应察到屋面大体成圆锥体,下面用木椽排列起来,上面涂一层或数层硬的烧红的草泥土,厚在0.05-0.1米之间,木椽直径平均0.1米。根据发掘的材料,我们能够复原这个房子的原形。

除了上述的两种具体的房子外,在早期的文化层中,还发现了200多个柱洞。这些柱洞,当然都是木构房屋花址的遗存。它们有的在一条直线上,有的则围成弧形,因此可以推测出它是圆形或方形的房子,但有很多找不出它们之间结构的联系,因爲这些柱洞在发掘时已经残破了,有些仅留底部的痕迹。上述这些柱洞,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有泥圏的柱洞,它的特点是,柱孔周围有一圈坚硬而纯细的白土,和周围的灰土分别得非常淸楚,它的功用和我们今日的柱础一様。第二技是没有泥圈的柱洞,表面也较坚硬,冇些洞壁所留的木理痕迹还很明显。

毎个房子都有一个或数个灶坑或烧火的灶面。最普通的灶坑是匏形的,表面是靑灰色的硬灰面,周围和底部是相当厚的一层纯细的红烧土。灶而只是-•片烧红的灰士面,这种灶面往往不止一层,每层厚度不一,皆坚硬如石。

半坡村新石器时代人们住宅的旁边或者附近,有一个或数个储藏东西的窖穴,共发现22个,可分成两种不同的形状:第一种是圆形的袋状坑,有大小不同的两颓,皆圆形口小底大。小型袋状坑是早期的,坑底直径平均1米左右,深度平均不到1米。大型袋状坑,较前者往往要大一倍,是后期的遗迹,在这些坑中都出有陶片、陶器、骨器和石器。第二种是圆角长方形坑,只发掘了一个,坑口作长条形,坑的底边都是圆弧状而不是直角,也是早期的遗迹,里面包含物中,陶片较少而兽骨特多。

此外,在早期的文化层中,还发现了用细的木柱围成,的圆圏的遗迹,这种圆圈,我们暂时叫它爲“圈栏二第一号圏栏,几乎成正圆形(图3),直径6米。距一号圈栏东北约6米的同一文化层中,发现第二号圈栏,略呈半圆形,形状没有前者规则。这两个圆圈的功用,我们现在还不能十分肯定,从我们所能获得的遗迹覗察:(1)在圆圏里面没有炉灶的痕迹,(2)有些木柱太细不足以撑持房屋的重量,(3)没有烧土壁或偏篱涂泥的痕迹3因此我们推测它可能当作圈养家畜的圈栏使用的。

1953年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掘)(2)

二 埋葬习俗

这次发掘的地点,恰巧在当时人们的居住区,没有发现他们正式的墓葬,仅仅在居住面下的灰土层中淸理了3个埋葬小孩的亳棺葬,其中一具还保存着头骨碎片和牙齿。这种赛棺葬是埋在一个小坑里面,瓮棺是一个大口小平底的夹砂粗陶瓮,上面盖一相当大的细泥红陶蛛,底部穿一小孔,上面再盖一小的细泥红陶碗,其中一个小碗中还涂有薄薄一层很细的红色颜料。这种葬法对我们硏究当时人们的埋葬习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三 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

我们在半坡村新石器时代人们遗留下的房屋里,窖穴中和垃圾堆里,发现了很参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计有石器、陶器、骨器和其他的装饰品。

石器共有200余件,以磨光器爲主,打制石器也占着相当大的比例。以类别言,有斧、锛、凿、锤、环杵、铁、笄、圆球和磨石等。石斧里面最普通的是扁圆刃带肩的一种,横剖面成长的椭圆形。石鳞多是小型的,石鑛发现不多,主要是宽扁而短的一式,有打制的和磨制的两种。石球基石器里面比较特出的一种,不但数量多,而且磨制得光滑而规则。直径约1.5—6厘米,很可能是弾丸的东西。

陶器发现的数量最多,使我们对陕西境内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的这一文化系统的陶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容器在陶器中占的比重最大,不论其陶质、器形、颜色和纹饰都很复杂。就陶质说,有粗砂陶、细泥陶和细砂硬陶三类,形制有20种以上的不同类型,主要的有钵、盆、杯、碗、皿和尖底器。鼎特别少,是値得注意的。在纹饰方面,最普通的是绳纹,多饰于器物的外表而,线纹多饰于细硬陶的外面,弦纹一般饰于罐形器的颈肩部分,蓝纹和编条纹仅在圜底钵的底部才有;附加凸饰也是很普遍的,尤其在夹砂粗陶器上最多;并揑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此外还有锥刺纹,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叙饰。有三角形和圆形的两神,皆饰于细泥陶器的颈肩部分,它的特点是锥刺得很规则。所有这些器物,都是用手制的,有些器物还显然遗留有盘条法的痕迹,不过在晚期出士的器物中,有些口部有用慢轮修整的印说属于这一文化系统的最突出的细泥彩陶,发现的数量虽然不多,可是它的纹饰是相当复杂的,在盆、钵和大口圜底器上文饰最多,以谷叶纹和几何形花纹最普遍。有这些纹饰的器物在晚期文化层中发现得较多。最特殊的是象生物的纹饰,有人头形、鱼形和植物枝叶等种类,尤其人头形花纹,非常逼眞(图6)。此外还有同心圈纹、篱笆纹等。白衣彩陶,只发现了几块平底钵的残片,但在硏究陕西和河南这一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有一点是値得特别注意的,在大口圜底丝口边着彩的地方,往往刻有很规则的符记。这种刻符和半山马厂随葬陶器上所彩绘的符号不同,它是器物烧成后或使用相当时期后所刻的,因此它是代表有一定的意义。

1953年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掘)(3)

其次,关于当时人们使用器盖的问题,器盖的使用在龙山文化遗存中巳经发现过,我们这次所发现半坡村文化的器盖计有两种:第一种是用器物来作器盖,盖在其他器物上面,属于这类情•形的最多。第二种是专门作的器盖,上面有手把,形似圈足,有透底和不透底两种。

此外,陶器里面还有环、锉、纺轮、刀等类,其中以陶环的数量为最多。

骨器发现300多件,有针、锥、鋬、刀、镞、匕、鱼钩等不同的种类。骨针泼现4个完整的,小尖有孔,制作得很精巧。骨锥也很多,多用自然的骨片和骨节加以磨尖即行使用。骨鎌勲量不多,但型式很复杂,有三楼式、圆头式、三角形扁平式等不同的型式。此外仃一利特殊的骨器和骨笄相似,一端爲尖圆形,而另一端爲扁平的。这种骨器出土得相当多,可能是常用的--种工具。骨刀足发现中比较完整的-•件,表面光滑而无刃,很可能是修禁陶器的一种工具。

我们没冇发现--件帮蚌器,值发现了许多残破的蚌片和用这些虾片作成的城饰品,多呈圆片形或环状,有些上而还钻有小孔。

除了上面所叙述的遗迹溃物外,値得特别提出的,是在原来地面下的一个小土坑里面,发现了一个小口大平底的夹砂粗陶雄,上面葢着一个夹砂粗灰陶皿。罐中盛了已成空壳的粮食粒,绅河北农学院鉴定爲粟(图5)。之一发现,对我们硏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情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材料。

1953年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掘)(4)

四 结语——文化及其相关联的问题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亟次f坡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的丰富收获,明顒而具体地给我们提供了探讨屮国新石器时代这一主要文化系统的内容及其相关问题的资料。从文化逍物的包含来讲,这次发掘充突了陕西境内渭水流城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容,使我们对这一地区这一文化的遗物及居住遗迹,有了比帙全向而系统的认识,同时对于我们硏究河南、山四、甘肃各地区同一文化系统的关系问题上,具冇Bi大的意义。其次根据我们这次发掘出来卜居I印勺建筑遗迹及其相关联的生活用具和生产丁具,R我们能够描绘出当时人们实际生活活动1的图;;丄他们住在河谷的阶地上,过着定居K村社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畜养家畜和比较质始茂采集与狩猎经济也占有一定的成分。当时人们是以石器作爲主要的劳动工具,并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用以烹煮食物或储藏东西,寛大的长方形房子,听官就是氏族成员的共同住宅。从这种种迹象及原始时代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的规律来推测,半坡村文化时代的人们,他们已经过肴共同劳动的相当发达的原始氏族制度的社会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