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门相声辈分(相声清门的来历)

张三禄是有记载的最早相声艺人,张三禄一开始是八角鼓的丑角艺人八角鼓表演的时候分为岔曲;群曲;单弦(自弹自唱);双头人(一人八角鼓击节演唱,一人三弦伴奏);拆唱八角鼓(演员分饰正、丑脚色,唱时以丑脚为主,相当于相声的逗哏)五种形式。八角鼓的演唱艺术为吹、打、弹、拉、说、学、逗、唱八部,相声演员常说的“我们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口技”就来源于此,有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丑角以抓哏逗乐为主

清门相声辈分(相声清门的来历)(1)

八角鼓

张三禄因为技艺高超,再加上性情怪僻,不容易搭班,一气之下愤而撂地去演出。人们问他演的是什么,张三禄不愿说是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

八角鼓在嘉庆的时候仅由八旗子弟中喜欢曲艺的票友,做非营业性的演出,大家在一起热闹,如有邀请必须正式下帖子请,叫“耗财买脸不要钱”。因为都是八旗子弟,家境相对好一些,所以一般文化底蕴比较好,表现儒雅唱功也特别好。因为他们不撂地演出,不以营业为目的,最后慢慢就成了清门相声的前身。

清门相声辈分(相声清门的来历)(2)

朱绍文

所谓清门相声,第一因为它表演的时候用词文雅清新,没有脏口(粗俗的话语),第二表演者清高属于自娱自乐,不算卖艺。

代表人物有:

钟子良,是清门相声的代表人物。清末“黑公爷府的额父(女婿),精通音律,喜欢相声,著名相声演员陈涌泉的外祖父,先后编写了《八大改行》、《卖五器》、《都门记略》等著名的清门相声段子。

陈子贞(1891-1941)北京人。年轻的时候曾跟恒月川学京剧,在一次唱堂会的时候,觉得 钟子良的相声说得好,便同钟子良学说相声,钟子良觉得陈子贞是个好苗子,于是倾囊而授,给他捧哏,还把自己的儿女嫁给了他。

清门相声辈分(相声清门的来历)(3)

李德钖

技艺日臻成熟后建议他“下海“加入了双簧老艺人莲花落名家徐狗子(马三立的外祖父恩绪的徒弟)组织的“全顺堂班”,与广阔泉(马三立的外祖父恩绪的徒弟)搭档说相声。因为一次救场李德钖(即万人迷)。在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张小轩的帮助下,李德钖(即万人迷)代师收徒,把他从“清门”拽入“浑门”。成为老前辈恩培的徒弟,同时谢芮芝(谢天顺的爷爷),高玉峰和华子元也被万人迷收为师弟。从此几位有名的“清门”相声演员有了 “门户”

陈子贞的代表作品有《八大改行》、《窦公训女》、《夸住宅》、《开粥厂》、《八扇屏》、《倭瓜镖》、《穷富论》、《卖五器》、《八猫图》,《牛头轿》、《俏皮话》,《羊上树》等。

清门相声辈分(相声清门的来历)(4)

谭伯儒(如)(1892年—1976年)蒙古族,出身于八角鼓票友之家,他的兄弟是八角鼓演员谭凤元,他的父亲(宝寿田)后来下海,艺名宝全,立堂号“福雅堂”,一家专门四处跑堂会。后来拜郭瑞林(郭荣启的父亲)为师。与王长友及佟大方搭档。代表作品有《当行论》,《白字会》,《转文》,《文章会》。徒弟有:陈涌泉、赵世忠、王春和、张春旺、王嘉琪、寇连荣。

陈涌泉,1932年出生,陈涌泉不论是家世还是师承都是清门相声,可以说是清门相声的传人中学毕业以后拜谭伯如为师学习相声。因为有文化,解放以后在“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担任文书。特殊的历史时期被迫离开舞台,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与李金斗搭档先后获得“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表演和创作一等奖”,“全国新曲目比赛表演一等奖”,“第一届全国电视大奖赛捧哏二等奖”。

清门相声辈分(相声清门的来历)(5)

陈涌泉

陈涌泉的嗓音洪亮,口齿清脆,台风正,和李金斗合作可以说是做珠联璧合十分的默契,二人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和《老鼠密语》相信大家会印象相当的深刻。陈涌泉的单口相声《君臣斗》,《抬杠铺》也十分出色。

另外从1983年陈涌泉就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曲艺相声课程,(侯宝林曾被北大聘为聘为中国语言文学兼职教授,辽宁大学中文系讲学)。

清门相声辈分(相声清门的来历)(6)

结束语:随着清门相声演员逐渐拜浑门为师,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清门相声演员”这一词汇了,尤其是解放以后对于相声的净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的浑门也变得清门了。希望相声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