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底色)

在2022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作了深刻阐述:“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开创,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与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创造性地继承、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基因与鲜明底色。

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底色)(1)

  家国情怀深厚绵远。一个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离不开民族优秀分子的个体自觉与智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执着于救亡道路的求索,并为此开启了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建立了新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处境,独立自主地走上向现代文明转型的道路,既源于党的初心使命,也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念,“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家国情怀,经由千年历史积淀而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优秀基因,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的精神标识。五四运动时期,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用行动彰显家国情怀。凭借这一家国情怀与精神动力,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在此过程中培育的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执着探索革故鼎新。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执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勇于革故鼎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家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式现代化日渐成型,逐步走向完善。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新高度。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前无古人的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最终寻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继承“不法古,不循今”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诗经·大雅·文王》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思想表达,《周易·系辞下》中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上》亦言“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体现出鲜明的变革精神,阐发了变革与活力的内在辩证关系。而体现中国人民智慧的“摸着石头过河”,也被创造性地运用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事业所彰显的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精神,推动和实践了蕴含传统文化基因和文明智慧的改革开放事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并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过程中,不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且在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和新的战略环境中,应对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坚持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不断以中华文明智慧的创造性运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理论提供智力支撑。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适应人类文明进程面临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中国共产党提出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理论更加科学与完善。中国古代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中华文明独特生态观,老子的“道法自然”、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阐发了自然生态的内在规律性。这些生态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有了全新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深刻揭示了生态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的辩证思想。“地球生命共同体”概念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当代中国生态智慧的世界意义。新时代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拓展与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了更为强大的生机活力。

  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加凸显的今天,我们应更加坚定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自觉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绽放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璀璨光芒。

  (作者系福建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管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