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

文|叶缦

林家老大的儿子林光明出生当日,正是台湾光复之时,台湾脱离了日本51年的殖民统治。

林家有四子。长子林文雄,在基隆老家经营一家酒店,主理家中事务。

次子林文森是名医生,战时被日军征军南洋,从此杳无音讯。

三子林文良,战时被日军作为翻译征军上海,日军投降后回来已精神失常。

文良的疯病痊愈后,卷入黑帮勾当,被害入狱,家人想尽办法解救其出狱后,他已被摧残成废人。

老大文雄为救文良,卷入黑帮争斗被杀。

四子林文清,小时从树上跌落致聋哑,长大后在基隆开了家照相馆。

文清的好友宽荣是当时的进步人士。宽荣的妹妹宽美对文清颇为属意。

文清想与宽荣一起,但宽荣拒绝他的加入,让文清帮他照顾好妹妹宽美。

二二八之后台湾戒严,宽荣逃难途中被杀害,文清受牵连被捕,不知去向。

林家四个儿子,在纷乱的世局下无一幸免。最后只剩宽美一人抚养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1)

台湾本岛的林姓一家人在战乱中经历悲欢离合,已遭受了心灵上的重创,满心期待即将到来的光明时代,不曾想是更为黑暗的现实。

这是获得第46届 (1989)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台湾电影《悲情城市》所讲述的故事。

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

晦暗年代下的一家人,故事来龙去脉像一条长河,掰开揉碎能排成至少50集的长篇电视剧,侯孝贤导演只用100个镜头。

侯孝贤说,“我希望我能拍出自然法则底下人们的活动。”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2)

  • 影片成片约150分钟,100个镜头150分钟,平均每个镜头1分半钟,这种长镜头的运用是侯孝贤电影的一大风格。

这是一种写实主义的美学思想,长镜头相对不间断的情节呈现,使观众感受到场景的真实。

这个由新浪潮教父安德烈·巴赞所倡导的长镜头理论学派认为,电影在艺术上的特征就是照相的延伸,强调电影的逼真性、纪实性。"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3)

  • 为表现真实性,影片中的角色操着各种不同的口音,这其中有闽南语、广东话、台湾方言、上海话和日语。

在影片的一开头,有收音机里播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声音,有女人生孩子痛苦的呻吟,有焦急的男人的说话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非常地真实自然,就像是记录一个真实发生的场景。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4)

  • 演员本色演出、表演自然。

梁朝伟饰演文清时才23岁,自带一种忧郁的文艺气息。尽管在很久之后又评论他把耳聋演成了哑巴(观影时刚开始我也误认为文清是哑巴),但在观影结束后,回想印象最深的镜头,就是文清转身时无奈、忧郁的侧影。不得不说,梁朝伟在片中的形象就是这部影片的基调:喑哑、灰调、哀伤、诗意。

饰演宽美的辛树芬,是侯孝贤偶遇发掘出的非职业演员,典型的淑女,本色化的演出清新如水。

演员陈松勇,演技比较生活化,常演黑帮角色,演起老大林文雄这个角色来得心应手

片中宽荣一角则是由外形斯文的编剧吴念真客串,气质与角色非常地符合。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5)

非主流叙事和诗意的镜头语言

电影史上有一种强势的形态,就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述形式。这里叙事的剧情都是以人物作为因果关系的中心,通常故事发展下去的动力是欲望,而且大部分都在片尾有明显的结局。

在经典传统叙事主流之外的电影,很多事情的起因并非有人物所引起,而是有更大的外力,比如社会规范、大自然力量使然。

《悲情城市》属于后者,在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之下,角色的命运是非常被动的。

  • 客观叙述呈现剧情

用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和平视镜头的客观叙述呈现剧情,用深焦镜头透视出画面的纵深感。

这种保持一定距离的克制表达,使影片呈现一种冷静观照的历史感,也给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6)

  • 主观叙述增加故事深度

运用主观镜头让观众进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呈现角色心理活动的情感深度。

例如:影片中文清出现的场景,总是比自然环境更安静的无声场景呈现,间隔以默片时代的字幕,让观众看到感受到就像影片中人物所看到感受到的一样。

宽美在小搁板上写日记时,观众听到的宽美声音的旁白,呈现所写日记内容,展露角色的内心活动。

  • 框里的影像

影片中的影像总是有门框、窗棂将画面分割,人总是活动于框中,意在表现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压抑、不得已。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7)

  • 诗意的呈现

侯孝贤说:“不能件件从头说起,则抽刀断水,取一瓢饮。”

“像云块的散布,一块一块往前叠走、行去,不知不觉,电影就结束了。”

这种跳跃式的段落叙事,结合多重叙事手法,让影片呈现出一种自由体散文诗的节奏

略显暗沉的灰色基调,使整部影片的格调显出苍凉的历史感

空镜头下,伴随旁白或字幕的九份山野外景,就像是一首诗歌段落间回的重复抒情

悲情城市以哪个城市为背景(真切具体的生活实感)(8)

写在最后:

《悲情城市》拍摄时,台湾刚解禁,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在此片拍摄过程中一直保持沉默。

直到影片荣膺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后,当局给侯孝贤发了150万台币的奖金,并决定以此片角逐第6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同年年底,该片获得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7项提名,最终夺得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其后,候导接连又拍了《戏梦人生》与《好男好女》,这两部影片与《悲情城市》一起,被称为“台湾历史三部曲”。

侯孝贤导演语:“我将台湾视为中国的一部分,我认为自己正为所有的中国人拍电影,在这种态度下,我视自己为一名中国导演,而不是台湾导演。”

在《悲情城市》上映30年后,今天再来回顾这部电影,特殊年代里跌宕起伏的故事和诗意的抒情笔调依然令人动容,也让人对台湾的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