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队亮相古城元宵活动(老少齐舞河头落子)

曾经一度面临失传的河头落子,如今不但发展起来了数百名徒子徒孙,在河头小学和河头中学舞得风风火火,更是新区甚至天津市民间花会、对外交流会上一张代表地方特色的名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秧歌队亮相古城元宵活动?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秧歌队亮相古城元宵活动(老少齐舞河头落子)

秧歌队亮相古城元宵活动

曾经一度面临失传的河头落子,如今不但发展起来了数百名徒子徒孙,在河头小学和河头中学舞得风风火火,更是新区甚至天津市民间花会、对外交流会上一张代表地方特色的名片。

这一切都得益于河头落子第三代传人周庆玉在六七年前的未雨绸缪,他寻传人的想法与河头小学一拍即合,周大爷便成为学校300多名学生的师傅。

■ 非遗落子舞 如今在小学遍地开花

河头落子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拥有100多年历史,是新区河头地区特有的民间花会表演,以前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村民们才能有幸目睹。

现在,在河头小学里,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舞上几个动作,因为这是学校的校本课程,课间最流行的活动之一。而舞得出色的学生就被吸纳进学校的威风落子队,成了河头落子第三代传人周庆玉的徒弟。每周二、周六两次集中练习,那是周庆玉永远不变的日程安排。

周二下午,在河头小学的操场上,周庆玉和他的老年落子队成员已经顶着烈日忙碌开了。他们都是教练组成员,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2名锣鼓师傅,2名指导教练,72岁的周庆玉最年轻,担任总教头,掌握着整场演出节目的编排和衔接。为了让老人轻松点,河头小学给周庆玉准备了一支无线话筒。排练场上,他总是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拿着红色的落子棍,跟着学生们的脚步满场跑,还不断提示:“圈子绕大一点,注意队形!”为了参加接下来的演出活动,周教头要把以前一场15-20分钟的落子舞浓缩到5分钟,“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最精华的动作展现出来,跑场的速度和节奏都要加快!”

在紧密的锣鼓点中,20多名学生分成男女两队,男生手持落子棍,不停挥舞的落子棍,动作来自于武打中的单刀招式,或旋转或挥舞,更有武术对打。而女生们则右手持竹板儿,左手持节子,随着动作击打出“咵、咵、咵……”的节奏,在队列中穿插跳跃。红色和绿色的丝绸被系在道具上,上下左右飞舞起来,煞是好看。

■ 老年落子队 爷爷奶奶跳出年轻节拍

由于天气炎热,学生们奔跑几圈下来已经汗流浃背。休息时孩子们喝着矿泉水解暑,可一些贪凉的孩子却打算将水浇到头上冲凉。周教头一看急了:“谁也不许浇头!得病你爸就该找我了!”孩子们一听,哄笑着停止了浇头的动作。随着体力消耗,学生们的动作有点变形。周教头开始有点着急,比赛的日子已经接近了,不容耽误时间。他趁着孩子们休息的时间,拿着落子棍便在徒弟们面前舞动起来,别看是70多岁的人了,一招一式灵活有力,一点不输于年轻人。

而年轻与活力正是落子舞给人们带来的福利。80岁的夏庆珍老奶奶已经是老年落子队元老级队员了,现在不仅给学生们当教练,还跟着周教头到处演出。她笑着说,跟着周教练跳落子舞的人,个个都身体倍儿棒,看着年轻。带着时髦墨镜的夏奶奶满面红光,确实很难看出已经80岁高龄了。而同样看起来只有70岁左右的赵瑞田爷爷已经82岁了,锣鼓敲起来,声震八方,他已经打落子50多年了,“我们都跟着他练,跟着周教头演出,让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周庆玉老年落子队和少年威风落子队的演出中,河头落子逐渐走出了河头村,到处参加天津市群众艺术表演、新区中小学阳光体育展演等活动。在今年市级的农民花会比赛中,河头落子获得了二等奖,成为本市唯一一个以落子形式参加比赛的项目,代表了新区河头地区的特色。

■ 周教头心愿 让传统落子舞走出天津

看着周教头的示范动作,落子队的正式成员跟着一遍一遍练习。旁边的10多名候补队员更是不敢松懈,更加刻苦地练着。13岁的刘春雨已经上六年级了,即将毕业,他从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落子舞,四年级时加入到了威风落子队,成为周教头最欣赏的徒弟之一。他告诉记者,旁边的候补学生将来都是要顶替毕业生的。即便走进中学,他还想跟着周爷爷跳落子舞。

刚刚练出来的种子选手就要毕业,这是周庆玉很郁闷的事儿,却也很无奈,只能一波一波地不断传授着。他说,他在河头的第一批徒弟有的都已经是大学生了,希望他们在大学里也能舞一舞。

河头落子舞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如今已历经了5代传人。周庆玉回忆说,以前落子舞一直都是村里的年轻人舞弄,一到农闲的时候就开始练习,男子手打霸王鞭,女子踩寸子,手持花扁和小竹板儿。

那个时候的落子,大多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爱情故事或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憧憬。落子舞得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打才好看。可十多年前的河头村孩子们得上学,年轻人要工作,为了不让这门艺术失传,周庆玉只得让老人们重新捡起来。而大爷们又不愿意“露面”,只能由中老年妇女组成女子落子队,男子部分女扮男装。但是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却因为队员年龄太大而难以做出。现在有了河头小学和河头中学两所学校共同传承,老传统又重新找到了春天。

对于周庆玉来说,河头落子就是他一生坚持不懈也难以割舍的情结,已经融入了骨血中。他不断地向记者讲述着河头落子的点点滴滴,像是在提醒自己,更像是提醒大家都不要忘记。他说,落子舞很大程度上和京剧的武生对打很接近,主要表现的是乡间的喜悦生活和节日欢庆。为此,他将传统动作融合了民间舞蹈,更加入了龙盘尾、转八字、四路纵队等队形变化。既有生龙活虎的武打场面,又有温文尔雅的内容,刚柔并济,即便是小学生舞起来也是虎虎生威。

看着落子在学校里遍地开花,孩子们跳得热情高涨,周庆玉说:“目前河头落子已经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要申请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家乡的好东西不仅要让后世子孙知道,还要走出天津,走出中国。”

新报记者 王祖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