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猜灯谜的故事简短(猜灯谜由来的故事)

关于古代猜灯谜的故事简短(猜灯谜由来的故事)(1)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彩灯,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出去观灯。这时候就有一些文化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彩灯上,供人猜,称之为“猜灯谜”。

关于古代猜灯谜的故事简短(猜灯谜由来的故事)(2)

关于猜灯谜的由来,有个传说故事。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财主叫胡来的财主非常势力,见到比自己富有的就溜须拍马,拼命巴结;而对那些穷人,他就像饿狗见了骨头——恨不得啃几口。

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有个叫王少文的穷书生,来到胡来家借钱过年。胡来瞟了他一眼,见他衣衫破烂,就骂到:“你个穷小子,给我滚开,瞅你那熊样,谁会借钱给你!”

王少文被轰出了门,受了这样的委屈,他气得要命,“士可杀而不可辱”,他要报仇。由于他是文人,自然没动武,而是用文化羞辱这个势力小人。

不久,元宵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彩灯。王少文也做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灯笼,上面写着一首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

论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

只认衣冠不认人。

元宵节这天晚上,王少文把灯笼提得高高的,来到胡来门前,引来了许多人围观猜测。

关于古代猜灯谜的故事简短(猜灯谜由来的故事)(3)

胡来看到王少文灯笼上的诗,认为这是在骂他,气得哇哇大叫,叫人上前去抢王少文的灯笼。

而王少文确笑着说:“老爷,您多疑了,这四句诗是个谜语,谜底是针。”

胡来想了半天,也确实像针。还是人家文人,挨骂也得干瞪眼,于是灰溜溜的回家了,引得围观的人一阵哄堂大笑。

这事不久就传开了,第二年元宵节,人们把谜语写在灯笼上,称为“灯谜”,让别人猜。就这样,猜灯谜的活动越来越盛行,一直流传到现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