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守护者主页在哪里(熊猫守护者的初心与使命)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从本科学习生态学开始,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西华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杨彪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十余年。

“最开始选择生态学只是偶然,时间久了还是很喜欢,和动物打交道也很有趣。我主要研究大熊猫等大型动物,也做过竹子和一些其他植物的研究。”他说。

“保护野生大熊猫的关注点和目的,不仅仅是在熊猫本身,通过保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可以实现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他介绍,近年来,保护地制度体系逐渐完善、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整个生物多样性发展是朝着正向的趋势在增长。”

熊猫守护者主页在哪里(熊猫守护者的初心与使命)(1)

杨彪在野外开展工作。受访者供图

保护大熊猫物种和区域生态系统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其范围横跨川、陕、甘三省,面积达两万七千余平方公里。这为杨彪的研究带来新的方向和思路。他说道:“过去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往往是单独存在的,通常一个县里有一到两个,只能由每个地区各自独立管理。但国家公园将很多个保护区连在一片,扩大了保护区面积,意味着大熊猫种群的数量会增加很多。”

“就像不同地域的人类有着不同居住习惯和生活环境一样,不同种群的大熊猫可能有不同的栖息习惯和偏好,而且面临质量参差不齐的栖息环境。”因此大熊猫国家公园改变了大熊猫保护的形式,也带来不同的问题。

在此前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中,杨彪参与了技术规程、调查方案的编写。在四川参与栖息地植物部分的调查和后来的报告编写。在该调查的基础上,他进一步进行学术研究,分析大熊猫种群的分布面积、数量、密度、面临的人为干扰等方面的情况。

熊猫守护者主页在哪里(熊猫守护者的初心与使命)(2)

大熊猫。杨彪 摄

栖息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我们实地调查时会去寻找大熊猫的存在迹象,如粪便、皮毛、爪印等。过去山里的环境比较恶劣,走路会比较辛苦,经常一天要走八九个小时。研究周期也比较长,每十年会有一次大型调查,其中报告初稿编写通常需要一到两年。”杨彪介绍,研究重点主要是大熊猫的保护问题。

杨彪还说,在三四月份大熊猫的交配季节,还可能看到野生的大熊猫。“有一次我和团队一起做调查时,一只野生大熊猫就从我们身边不远处跑过。”

四川野生大熊猫数量不断增加,栖息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杨彪表示:“通过保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可以实现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所以保护野生大熊猫的关注点和目的,不仅是在熊猫本身,而是从以熊猫为核心的点,辐射到区域内同一分布的所有生物的面。”

熊猫守护者主页在哪里(熊猫守护者的初心与使命)(3)

川金丝猴。杨彪 摄

他介绍,近年来,保护地制度体系逐渐完善、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整个生物多样性发展是朝着正向的趋势在增长。”

熊猫守护者主页在哪里(熊猫守护者的初心与使命)(4)

杨彪在野外开展工作。受访者供图

为野生大熊猫保护提出方向

2022年7月29日,杨彪刊发了景观尺度下大熊猫集合种群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分析了大熊猫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大熊猫出现地点距离发达地区的平均距离,还指出大熊猫更倾向于选择太阳辐射、竹子覆盖面积较大的环境。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岷山、凉山、邛崃山、小相岭、大相岭中的不同区域给出了六个具体的方案。

方案中包括改善栖息地的生态因素、调整离开发土地距离、调整基础设施、人口隔离、增加连接等措施。比如在大熊猫个体数量过少的地方补充个体、增加多样性、扩大种群;在环境不好的地区让栖息地远离工厂、铁路、建筑,减少人为干扰等。每个区域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建议。

杨彪的研究为未来野生大熊猫的保护提出了方向,此外也为全球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他表示:“一个研究的结果可以由其他学者参考,去做其他物种的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除此之外,对于大熊猫保护的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杨彪表示,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栖息地的改善修复和植树造林不一样,还需要开展许多其他的保护措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