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每年七月中元节,俗称鬼节,南宁市郊区一带的村民都喜欢做蕉叶糍粑。当然,市场上也不缺蕉叶糍粑卖,但是一直吃惯自己家里做的糍粑,我觉得市场上的蕉叶糍粑没有妈妈做的好吃,没有任何添加剂,卫生、安全又好吃,而且在家里做糍粑的欢乐情景一直是我所喜欢的,它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1)

或许很多朋友不知道怎样做蕉叶糍粑,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吧。

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2)

首先是钩蕉叶。南国从来不缺蕉叶,房前屋后到处有。拿一把钩刀,去到芭蕉地,选择那些又大又没有破叶的蕉叶来钩。钩好后如果太阳很大,可以用太阳把蕉叶晒蔫;如果太阳不大,就用火烤,把蕉叶烤蔫。

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3)

其次是磨糯米粉浆。以前是用石磨人工磨,现在用机器磨,很快就磨得十几斤。磨好后,把糯米浆装进布袋吊起来,将水沥干。从磨好浆到沥干,一般用十几个小时。如果你想做快一点的,就把装有糯米浆的袋子埋在茅草灰里,茅草灰会很快吸干水分,变成糯米糍粉,这样就可以做糍粑了。

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4)

第三是准备馅料。炒花生,炒芝麻,待它们凉以后就和红糖一起放在石臼里捣碎。捣花生芝麻时,那香味甜味真是叫人陶醉。(用红糖还是白糖由自己喜好决定)除了捣芝麻花生用到糖以外,还要备有几斤红糖、白糖用来掺和在糯米粉里面的。

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5)

第四是包糍粑。备好料以后就开始包糍粑了。掰出沥干水了的一大块糯米粉,放到干净的盆里,放进适当的红糖白糖,然后用手用力搓均匀,待到糯米粉和得合适了就取一小块粉,捏成一个碗状,往里面放馅料,又合起来,摊开成长方形状,用蕉叶包好。因为糍粑样子像我们坐的板凳,所以我们也把这种糍粑叫做“板凳糍”。

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6)

第五步就是蒸板凳糍了。取一口大锅,里面放进竹篾圈,放适当的水(水不要漫上竹篾圈),把包好的蕉叶糍粑放进竹篾圈,然后开火蒸,一般每锅可以蒸30多个,用时在30分钟左右。这样,香香甜甜的蕉叶糍粑就做成啦,刚刚出锅的蕉叶糍是最好吃的,味道真的很不错。

中元节一般做几个菜(增加了节日的气氛)(7)

那么细节该怎么做呢?

将磨好的粉浆放在布袋里滤干水,沥干水的糯米粉,这个过程需15个小时左右,放红糖、白糖,将糖和糯米粉掺和在一起,揉好,和好的糯米粉,取一小块和好的糯米饭,做成碗状,“碗”内放进馅料,然后关闭“碗口”,取一小块糯米粉捏成碗状,里面放上馅料,后封口,做成长方形,犹如板凳,所以我们又叫蕉叶糍为“板凳糍”。

放锅里蒸 每锅可以放30多个,蒸约30分钟,刚刚出锅的蕉叶糍,清香的蕉叶味和刚蒸熟的糍粑香味混在一起,好闻又好吃,把它们晾晒在栏杆上,香甜可口的板凳糍,前两年的蕉叶糍。蕉叶糍要趁着还没有变硬的时候吃,如果变硬了,用来油炸或者放到炉灶里烤来吃,那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小时候特别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